李 晶,刘明明,李远珍
(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称“复原力”、“抗逆力”,指的是个体能良好适应生活中的重大压力,如创伤、重大压力、逆境、悲剧或威胁等,反映的是某一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其面对重大生活事件的“反弹能力”。多项研究表明[1-2],心理弹性评分越高的人群适应能力越好,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能有效进行自我调节,维持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由于领域不同,其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也有差别。因此,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学业任务所具有能力的判断与自信。就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学习动机就越高[3]。从健康心理学角度出发,适应性指的是在一定环境中处理相应问题的应对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心理弹性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能够帮助人们采取有效的适应策略。进入大学,学生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人际关系处理、未来的学习方向及就业选择等等,这些事件均给学生带来一定压力,良好的适应可以恢复心理平衡,改变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水平,探索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的相关性,为提升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水平提供新视角,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学习潜力及适应学校生活,使护生更好的进行理论与实践学习,今后更好的服务于医疗事业。
1.1 研究对象2019年8月至10月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三年级在校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一般情况下,主量表条目与样本量之比为1∶5~1∶10,本研究中按照1∶10比例抽取,考虑到10%的无效问卷量,本研究中共发放310份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97份。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20.35±0.94)岁,研究对象的其他相关资料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
1.2 研究工具
1.2.1 自编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居住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等。
1.2.2 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I) 该量表共包含25个题目,采用5级计分法,分别记0~4分,该量表共包括韧性、乐观、力量三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好,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4]。
1.2.3 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本研究中采用的是梁宇颂、周宗奎[3]翻译修订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共包括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两个维度。包含22个题目,采用5级计分法,分别记1~5分,得分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7,两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0.752。
1.2.4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SAI) 本研究中采用的是由国内学者卢谢峰[5]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该量表共包含66个题目,7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法,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适应性越好,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
1.3 调查方法调查前向调查对象介绍研究目的,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由研究者本人统一发放并现场收回。每次时间大约15 min。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录入并分析,主要统计分析方法有: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高、低心理弹性组学业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校适应各维度间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1 本科护生心理弹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得分情况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总分为(62.94±8.07)分,其中坚韧维度得分(31.66±4.67)分,力量维度得分(20.85±2.68)分,乐观维度得分(10.13±6.77)分;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为(67.70±11.34)分,其中学习能力自我效能维度得分(34.02±6.11)分,学习行为自我效能维度得分(33.67±5.89)分;本科护生学校适应总分为(205.39±23.33)分,其中学习适应性维度得分(27.84±4.65)分,人际适应性维度得分(38.07±5.37)分,角色适应性维度得分(30.94±4.42)分,职业选择适应性维度得分(29.02±3.05)分,生活自理适应性维度得分(22.44±3.78)分,环境的总体认同维度得分(21.93±3.31)分,身心症状表现维度得分(35.15±6.21)分。
2.2 高低心理弹性组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得分比较根据27%的划界原则[6],将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得分进行排序,取最高得分占总人数的27%作为高心理弹性组(81人),最低分占总人数的27%作为低心理弹性组(85人),结果显示,高心理弹性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得分明显高于低心理弹性组(P<0.001),见表2。
表2 高、低心理弹性组学业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得分比较
2.3 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的相关性分析相关分析显示,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总分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见表3。
表3 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的相关性分析
2.4 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的回归分析结果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学习能力和职业选择适应性进入回归方程,(F=52.026,P=0.000),可解释总变异的25.6%,见表4。
表4 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1 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水平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总得分为(62.94±8.07)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这与吴曼、邓力[7-8]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多项研究[9-10]表明,大学生心理弹性得分越高,调节与适应能力越强,越能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维持。本研究中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总体水平、坚韧维度水平、乐观维度水平和力量维度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以上,说明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均有较好的适应与调节能力,能有效抵抗挫折与解决困难,缓解压力,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坚韧指在身心遭遇困难、压力时坚持而不放弃的忍受力,本次调查对象为护理本科大三的学生,学生们经历过高考以及两年的大学生活,此时的心智更加成熟,有较强的抗挫能力,面对困难能够得心应手,面对压力能够理性应对。乐观指的是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此研究中学生们总体呈现出积极乐观的心态,此阶段的学生们已经完全融入大学生活,活动丰富,可以在不同平台较好的展示自己,使他们更加自信,经历两年的学习,学生们也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学习压力相对来说更小些,因此,他们才有更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力量指的是在遭遇困境、压力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此研究中,本科护生力量维度水平较高,可能与学生都已成年以及离开父母独立面对生活与学习,他们的身心均已趋于成熟,此时学生们还未踏入工作岗位,也无需面对工作问题,因此力量普遍较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护理本科生,由于其专业具有特殊性,且今后工作对象是病人,需要足够的爱心和责任心,加上现在社会对护理这份职业的认同感普遍较低,还有很多关于护患关系紧张的相关报道,使部分学生认为这份职业是责任大、付出多、社会地位较低,而且护理工作是临床工作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风险也较高,因此导致学生对这份工作的职业环境的认识比较片面,在校学习期间也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不利于今后向实习生及护士角色的转换。但是,心理弹性的增强有利于应对各种状况的发生,有效维持心理健康。因此,在学校教育方面可以增加忍受力、乐观的态度以及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抗挫折教育[11]、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团学活动、结合积极心理学的团体心理活动建设[12]以及调动社会支持[13]等方式来提升心理弹性水平。
3.2 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得分为(67.70±11.34)分,略高于唐建[14]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略低于程美琦[15]等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总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心理弹性得分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效能感得分越高,并且学习能力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这与王安妮[16]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学习能力指的是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能力组合,此维度主要是对自我学习能力的判断;学习行为指的是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此维度主要是对这些行为进行评价;此研究中两维度得分差异不大,说明学习能力与学习行为相互影响。此阶段的学生正接受多门护理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习,学习任务繁重,期末还需进行多门课程的理论与操作考核,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焦虑和畏难心理,杨丹[17]的研究表明,心理弹性水平可以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来影响考试焦虑水平和学业成绩,心理弹性高的学生更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有利于学习能力与学习行为的建立与提高,从而更加合理、科学的做好学习规划,能够轻松应对学习与考试,减少学习中焦虑情绪的产生和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同时,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更强,对学习充满乐趣,在学习中更加自信,更能积极的面对困难与挑战,形成更高的心理弹性,从而更有利于从压力中实现自我恢复。王陆侠[18]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拖延呈正相关,与学习动机及满意度呈负相关。因此,在大学学习中可以增加学习能力及学习行为的培养。可以通过正念团体练习[19]、团体心理辅导[20]、PBL教学[21]、导师制等方法来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李德志[22]的研究结果表明,医学教育环境感知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教育环境感知包括学生自我、教师和环境三方面;护理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培养的是热爱护理专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操守,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护理人才,必须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中通过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利用榜样的力量和引导学生合理制定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教师通过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学校通过改善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教育环境感知,进一步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在这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肯定,从而提升心理弹性水平,拥有更强的抗压能力。
3.3 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学校适应总得分为(205.39±23.33)分,略低于大学内地生的常模,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心理弹性得分越高学校适应得分越高,说明较好的学校适应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这与王勤勤[2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并且职业选择适应性能正向预测心理弹性。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对今后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是否良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以及今后的社会适应和职业发展均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学校适应能够促进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业和顺利踏入工作岗位。多项研究表明[24-25],学校适应能力不良,学生能体验较多的学习倦怠及不良情绪,学生持续性伤害行为也会增加。学习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大学后随着学习模式的改变,更多体现的是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学生时间管理培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26]等促进学生自我规控,提升学习成绩,减少学习倦怠感,从而提高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同时,可以针对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加强社会支持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其不良情绪的宣泄,从而使其适应周边环境的改变,提升心理弹性水平,有效缓解不良情绪。职业选择适应性能正向预测心理弹性,说明此阶段学生的职业选择是学校适应中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日常授课中也要根据学生对专业认识现状进行护理专业认识教育,提高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使学生对这份职业有所憧憬,同时协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解除学生困惑,均有利于提升心理弹性水平。
综上所述,在护理教育中,应当意识到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校适应的相关性。护理教育者与管理者应该根据本专业特点,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通过上述多种方法提升其水平,挖掘学生自身的优势及能力,为培养出心理健康、知识水平高的优质护理人才提供依据,使学生们能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工作,同时,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建设,提高适应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向实习生及护士角色的转变,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医疗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