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平,聂宪梅,李旭娟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量和骨密度下降,造成骨微结构破坏,骨头更加脆弱,易发生骨折[1]。OP的主要人群为中老年人,且女性较多[2]。目前OP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唑来膦酸是常用药物的一种,其药效较强,因此,将其用于OP治疗具有用药剂量少、疗效稳定、作用时间长等特点,但该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多,应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3-4]。预见性护理是指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该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5]。本文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唑来膦酸治疗OP效果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OP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6]中OP的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①确诊为OP;②首次接受唑来膦酸治疗;③经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检查确诊;④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治疗;②心、肝、肾功能不全;③严重精神疾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男12例,女40例;年龄45~75岁,平均(56.87±7.34)岁。对照组50例:男9例,女41例;年龄45~75岁,平均(57.16±7.4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经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方案,进行药物指导,讲解注意事项,并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2.2观察组 接受预见性护理。(1)健康宣教。向患者家属讲解OP的发病原因,疾病发展,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后的注意事项等。(2)心理干预。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心理评估,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了解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3)不良反应预防护理。①发热干预:药物治疗前备好退热药物,用药治疗后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对发热患者采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拭等,无效时采用药物降温[7]。②饮水干预:用药前后3 d叮嘱患者大量摄入饮用水,每日大于2 L,定期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8]。③疼痛干预:服药前先服用止痛药再进行唑来膦酸治疗,服药后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4)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一般以有氧运动为主,年轻人可以进行跑步、游泳等增加肌肉力量的运动,减少对骨骼的受力,中老年人可以选择慢跑、散步、打太极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以改善肢体功能,同时加强钙的摄取,提高患者骨量。
1.3 观察指标
1.3.1骨密度 采用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仪对护理前后腰椎正位骨密度进行测定。
1.3.2不良情绪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估。以SAS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情绪,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越焦虑(≥50分即存在焦虑情绪)。以SDS量表评估患者抑郁情绪,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53分即存在抑郁情绪)。
1.3.3服药依从情况 根据患者配合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完全依从、一般依从和不依从,主动进行服药的患者为完全依从,经提醒后服药或偶尔忘记服药为一般依从;未按医嘱服药或经多次提醒仍未服药的为不依从。依从率为完全依从率与一般依从率之和。
1.3.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关节痛。
2.1 骨密度值护理前,两组患者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骨密度值提高,观察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骨密度值比较
2.2 心理状态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2.3 治疗依从率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比较(n,%)
2.4 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OP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近年来O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OP患者的骨量和骨密度低,轻微的碰撞就容易造成骨折[9]。OP病因复杂,在骨折发生前,通常无临床症状。唑来膦酸是治疗OP的主要药物之一,但该药物会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10]。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于该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无明显作用[11]。为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选用预见性护理对不良反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本文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唑来膦酸治疗OP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
本研究在不良反应发生前,对患者提前采取心理干预,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骨密度值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常规护理对于改善骨密度无明显作用,而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值。OP患者正是由于骨密度较低导致,而预见性护理中适当的功能锻炼能够降低患者血钙水平,抑制骨吸收有利于骨的合成,提高骨密度;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减少对骨骼的压力,另外户外运动日光照射能够促进钙的吸收。经过1个月的预见性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率。分析原因为预见性护理中的心理干预,能够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治愈的自信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该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护理方式能够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好预防措施,如发热干预、疼痛干预等,以减少患者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反应,与华雯[12]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OP患者骨密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