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介入护理流程对提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效果

2021-10-28 12:07王君娅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成功率心电图入院

王君娅

(周口市中医院 急诊科,河南 周口 4660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为胸痛中心常见心肌梗死类型,症状表现以胸闷、胸痛为主,若持续时间长达20 min即可确诊。临床针对冠状动脉堵塞面积较大的患者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旨在短时间内畅通病变部位,解除濒死心肌缺氧及血液供应不足状态。欧洲心脏学会STEM1管理指南中,推荐在STEM1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处于稳定状态时,应用介入治疗方案,促进患者血运重建,治疗时间越早则效果越佳[1]。指南意见下,针对急诊科收治的STEM1患者必须第一时间给予抢救治疗,降低心肌细胞坏死率。经验表明,常规急救流程下在一定程度上延误患者的治疗时间,进而影响急救效率与效果。对此,本研究在常规护理流程基础上以病变发展特点为主,设计了急诊介入护理流程,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优化组,各43例。参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2~74岁,平均(53.26±5.27)岁;发病至入院用时0.5~10 h,平均(4.57±1.43)h。优化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1~75岁,平均(52.39±5.61)岁;发病至入院用时0.4~9 h,平均(4.62±1.57)h。两组患者一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STEMI,且符合中华医学会有关ST段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要求[2];②入院后直接接受冠脉介入治疗;③家属或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认知、语言沟通及意识障碍;②合并心肝肾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③不配合本研究。

1.3 护理方法

1.3.1参照组 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可为病情危急者开辟绿色通道。步骤为:到达急诊门诊→医师会诊→转运至导管室→转运至CCU。到达急诊门诊前,应在接诊患者20 min内完成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参数采集、心电图检测等。

1.3.2优化组 接受急诊介入护理流程,具体方案如下。整体救治思想:先抢救,后挂号缴费,通过介入绿色通道进入抢救室的患者不必等待医嘱,由护士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即刻救治。护士按照“定位、定时、定岗、定人”的模式进行抢救。(1)电话接诊并派急救车出诊:电话中快速询问患者具体病史,并了解其一般状态,并迅速将患者病情情况上传至院内急诊工作站。(2)快速评估:入院接诊后在10 min内快速评估患者一般状态,抽取的血液样本由护工护送,即送即检。同时通知主治医生及心内科主任联合会诊;5 min内完成各项给氧、监护工作,10 min内未完成各项评估工作,20 min内完成心脏超声检查。(3)平稳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平卧接受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控制症状,对生命体征严密监测,此过程应于30 min内完成。(4)检查转运:由医护人员通知导管室相关器械及手术相关材料的准备,减少衔接用时,此过程应于60 min内完成,且导管室在接到通知后,应于15 min内完成导管室的术前预备。(5)构建介入治疗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到院后第一时间接受介入治疗,短时间内做好血管再通及病变血管造影准备,按照流程开展手术,此过程应于90 min内完成。(6)转入CCU:介入手术即将完成后,导管室护士通知CCU护士做好床位准备,患者家属可做后续住院治疗护理及缴费工作,不必等待住院手续。图1为护理流程。

图1 急诊介入护理流程

1.4 观察指标

1.4.1抢救结果 (1)抢救成功率:介入抢救成功标准为心电图显示原抬高ST段心电图于溶栓后2 h回落至抬高状态的50%,出现再灌注式的心率失常,心肌酶峰值提前,且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并顺利转运至转移科室接受治疗;(2)再行介入术率:统计抢救后3个月再行介入术患者数;(3)复发率:统计抢救后3个月STEMI复发患者数。

1.4.2护理流程优化情况 统计从接诊开始,直至心电图室、导管室、给药室、介入室及转移科室耗时。

1.4.3住院情况 统计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

2 结果

2.1 抢救成功率、再行介入术率及复发率优化组心脏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再行介入术率及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再行介入术率及复发率比较[n(%)]

2.2 流程优化相关指标优化组接诊至心电图时间、接诊至导管室时间、接诊至给药时间、接诊至介入时间及接诊至转移科室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流程优化相关指标比较

2.3 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优化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比较

3 讨论

STEMI发病与患者心肌供血不足或冠状动脉急性堵塞有关,当侧支循环无法充分建立,血液无法顺畅流通时,易发生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早期纠正堵塞状态可减少对生命安全的威胁[3]。近期研究表明,STEMI患者1 h内心肌梗死发生率为50%~60%,可能与心律失常状态未得以及时纠正有关[4]。心肌细胞对缺氧缺血极为敏感,持续失血长达20~30 min后心肌细胞将发生大面积坏死,1~12 h后可出现凝固性坏死,丧失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数据显示,超过50%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到达医院后即发生死亡[5]。可见,缩短患者入院时间,早期接受介入治疗可最大限度提升患者存活率及预后。

国外的治疗急救模式广为借鉴了治疗时间窗这一概念,通过简化各流程工作内容,保留必要环节,并做好各环节间的衔接工作,可缩短急救准备时间,为介入治疗赢得更多时间[6]。通过总结临床急救护理经验,发现问题主要体现在护理责任分配及分工相互混淆等两大方面,部分经验不足的护士多存在操作遗漏、重复操作及分工不明等问题,因而在本次研究中优化方向将集中于救治与接诊两大方面,并辅以相关护理操作措施,形成抢救-转运-介入治疗无缝衔接的院内院外一体化工作流程[7],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8]。从接诊员接到急救电话的第一刻起,迅速询问患者基础病情,并录入信息,告知事发现场人员对患者做相关处理,尽可能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品缓解其不良症状;待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由一人快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另一人做心电图测试,并采取对应措施稳定患者临床症状。转运途中,医护人员持续做心肺复苏操作,另一名随车人员与院方急诊科取得联系,详细告知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体症状及病情数据监测结果,嘱其提前备好药品及救治器械。此过程中应注意安抚患者家属情绪,减少因情绪因素对救治造成的影响。此外,护理流程中着重强调急救流程优化,急诊交接及首诊负责制度等内容,尽可能多人同时开展多项抢救内容,对各环节进行优化,使整个抢救用时缩短至最短,延长溶栓治疗时间。当患者进入院内抢救时,需保证在入院90 min内完成介入治疗,并对各环节用时做详细规划,在进入下一工作流程时,事先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做好预备。

本研究表明,介入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并可严控各流程用时,缩短入院至介入治疗时间,对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效果显著。此外,参照组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均长于优化组,且住院费用花费更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参照组患者接受治疗护理不及时,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心肌细胞坏死数的提升,影响其恢复速度,进一步加剧治疗难度,延长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增加住院花费[9]。上述介入优化流程的应用成效显著,首先在护士接诊患者后,可直接做心电图检查,描计全导联心电图,待会诊医生到达抢救室后,即可节省医嘱等待时间,迅速判断病情;导管室人员在接收到消息后,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介入术前准备工作,尽可能抓住衔接环节同步开展准备工作,并简化不必要治疗护理步骤,减少重复操作,缩短抢救用时[10]。

综上,急诊介入护理流程可提升STEMI患者急救中的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花费,减少疾病复发。

猜你喜欢
成功率心电图入院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基于DRGs的云南某医院COPD患者重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4》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