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
(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 外科,河南 商丘 476000)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病死率较高,早期的原发性肝癌并无明显症状体征,随肿瘤进展,可逐渐出现肝区疼痛、进行性乏力、营养不良、黄疸等症状,使患者生存质量低下,需及时治疗。肝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可切除癌变组织,抑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周期。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切除术分为常规入路肝切除术与前入路肝切除术,其中常规入路肝切除术是在肝脏游离后切除肿瘤[1]。前入路肝切除术是将肝脏血供进行阻断后并在肝脏不完全离断的情况下切除肿瘤[2]。两种不同入路方式的肝切除术均可切除肿瘤组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目前临床上关于两种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存在争议。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入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7~76岁,平均(61.72±5.29)岁;病理分型肝细胞癌23例,胆管细胞癌5例,混合细胞癌2例。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45~76岁,平均(60.89±5.33)岁;病理分型:肝细胞癌21例,胆管细胞癌6例,混合细胞癌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原发性肝癌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3]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接受肝切除术;③预计生存期>6个月。(2)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②合并肺癌、结肠癌等其他类型恶性肿瘤;③存在肝血管瘤、肝脓肿、继发性肝癌等。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入路肝切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麻醉,进腹后,探查肝脏、肝门淋巴结情况,游离肝周韧带、镰状韧带,探查门、肝静脉与肿瘤组织间的解剖关系,离断肝周韧带后,采用Pringle法阻断第一肝门,阻断15 min,开放5 min,分离胆道,结扎出入肝脏的重要血管,充分止血后,切除病灶组织。
1.3.2观察组 接受前入路肝切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麻醉,进腹后,探查肝脏、肝门淋巴结情况,明确肿瘤部位、大小等情况,并探查肿瘤组织与门静脉、肝静脉的解剖关系,鞘外法解剖第一肝门,标记肝实质劈离线,暴露第二肝门,显露肝右、上、中静脉,左上方牵拉肝蒂,提起尾叶下缘,显露肝后下腔静脉并进行游离,离断肝静脉,沿肝后间隙缓慢向上推进,经下腔静脉沟穿出并设置阻断带,拉紧阻断带阻断肝局部血供后,离断肝实质,结扎门静脉及肝右静脉,断肝后离断肝周韧带,分离肝实质,切除病灶。
1.4 评价指标
1.4.1手术指标 比较两组总出血量、输红细胞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1.4.2肝功能指标 术前及术后3 d采集两组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1,15 cm半径离心10 min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重庆润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证号渝械注准20192220175,型号RC-680)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
1.4.3并发症 统计两组出血、感染、发热并发症发生情况。
2.1 手术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出血量、输红细胞量均降低,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肝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术后3 d对照组与观察组AST、ALT、T-Bil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并发症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肝切除术可完整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并保留足够体积肝组织,以维持患者残余肝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不同入路方式的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4]。因此,探寻高效、安全的肝切除术入路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常规入路肝切除术是先分离肝周韧带,阻断出入肝血流,游离肝脏后再离断肝脏手术[5]。前入路肝切除术是先阻断出入肝血流后横断肝实质,分离肝周韧带后切除肿瘤组织的手术[6]。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出血量、输红细胞量均降低,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缩短,提示相较常规入路,前入路肝切除术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及输红细胞量,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常规入路在游离肝脏时,可能存在部分结构位置深度、横膈肌制约等影响,增加手术难度,进而延长手术时间,且在游离肝脏过程中,对肝脏的翻动操作较多,可能会压迫肝脏内肿瘤组织,使其发生破裂出血风险,增加患者出血风险,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输红细胞量及住院时间[7]。前入路肝切除术先阻断肝脏血供,且在切除肿瘤组织过程中对肝脏的翻动操作较少,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破裂出血风险,缩短住院时间,且在切除肿瘤组织时,经下腔静脉沟穿出并设置阻断带,可以减小管道结构深度,提高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对照组与观察组的AST、ALT、T-Bil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相较常规入路,前入路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小。常规入路在切除肿瘤组织时,对肝脏的翻动操作较多,这可能会压迫肝脏,使肝脏细胞出现缺氧、缺血情况,影响肝功能,且常规入路在切除肿瘤组织时,由部分肝脏结构位置深度、横膈肌制约等,增加手术切除难度,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肿瘤的切除效果,可能也会影响患者残余肝功能。前入路肝切除术在切除肿瘤过程中对肝脏翻动操作较少,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反复翻动引发的肝蒂扭转情况,保障肝脏血供充足,降低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8]。
综上所述,相较常规入路,前入路肝切除术可减少出血量及输红细胞量,且对肝功能损伤更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