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美小镇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归属感

2021-10-27 18:50王佳鑫王晶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7期
关键词:二宝归属感小班

王佳鑫 王晶

幼儿归属感概述

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他们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害怕孤单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一个或者多个群体,这样可以从中感受温暖,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感和寂寞感。获得归属感可以使人具有安全感、舒适感,还能增强责任感和成就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4岁幼儿归属感目标为体会自己是家庭的一员、依赖长辈感受家庭温暖,知道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小区,认识国旗、国歌。由此可见,培养3~6岁幼儿的归属感是重要的目标和任务。

通过小镇活动培养幼儿归属感的意义

小镇活动特性 和美小镇是我园园本课程,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开放性、混龄的方式进行活动,实现让每个幼儿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从容地体验,自主真实地学习,享受成长的快乐。在各种不同主题的畅游日中,幼儿通过应聘、打工、宣传、开放的方式进行活动,在活动中有益于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同时和美教育认为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和发展特点,并运用多元的途径和方法来帮助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和实现全面发展,和美教育强调幼儿是在集体中成长、发展,要学会尊重欣赏他人,更要学会尊重自己、欣赏自己,共同创造和美人生。

小班幼儿开展小镇活动的特点 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刚和班级教师建立起依恋关系,刚刚熟悉自己所在的班级和教师,小镇活动中常会出现需要教师陪同的情况,如果教师不在身边则会出现焦虑、不安、无助的情况。同时幼儿在小镇中容易受外界新鲜事物的刺激,对小镇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进而激发想参与到活动中的欲望。而且小班幼儿自制力较弱,容易冲动,在活动中自我中心化明显,时常会出现团体游览时个别幼儿驻足欣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现象。

通过小镇活动建立小班幼儿归属感的策略

优化环境,在互动中体验小镇带来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必要条件,通过优化室外欣赏环境、优化室内互动环境,能够使幼儿更专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幼儿在第一次被小导游带领游玩小镇后,我发现我们班的宋雨桐小朋友一直是眉头紧锁,一脸焦虑,眼眶中还有一些泪水。于是我通过和宋雨桐谈话了解他焦虑的原因。原来他在小镇游戏中害怕找不到老师,同时他也不太清楚小镇活动的内容,所以出现了焦虑不安的情绪。为了安抚宋雨桐的情绪,我们创设了和美小镇互动环境。幼儿通过前期对小镇的了解、观察以及讲解,在微缩的小镇环境中将小镇各商铺的活动内容放到墙面上的模型中去。通过和环境的互动,幼儿渐渐了解了每月小镇的活动内容。在以后的小镇活动中,我们发现宋雨桐焦虑不安的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

角色扮演,在微社会情境中体验小镇带来的成功感 成功感又叫成功体验,它对幼儿实现自我价值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意识到自己的潜能,进而产生归属感。通过在和美小镇畅游日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最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直接感知,在亲身探索中体验小镇带来的价值感 我们班的二宝在去年九月份入园期间有很严重的分离焦虑,具体表现为午睡每隔五分钟就要上卫生间大便,但实际上并沒有大便。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二宝特别崇拜解放军叔叔,他穿的衣服、帽子都是迷彩花纹。因此,在十月份小镇畅游日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让他和解放军接触,并合影留念。自此,二宝的分离焦虑明显有了好转。此次小镇活动让二宝有了独特的体验,通过不同途径学习到的有关解放军的知识让二宝在班级中体会到了自己在小镇中的价值,从而产生了积极的情感,实现了自己在小镇活动中的价值感。

观察反思,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小镇带来的秩序感 秩序感是人生命中的基本情感需求,表现形态为安全感、归属感。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会利用照片、视频等直观形式进行回顾小结。记得在一次回顾小结的过程中,我们出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内容是崔雨潼小朋友在跳蚤节活动时的情况。平时崔雨潼小朋友十分乐意参与小镇活动,但是这次他却没有参与。仔细询问下,崔雨潼说道:我想去外面,这里不一样!原来由于小镇水吧等活动场所搬到了室内,破坏了小镇活动原有的秩序感,原有的小镇环境是他理解的小镇活动秩序的一部分,在他看来是不会改变的。而当已经习惯的室外小镇活动格局被打破时,他破坏了室外小镇带给他的秩序感,就会出现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感到不安,这成为他不参与活动的原因。我们首先安抚幼儿不安的情绪,并且和他商量下次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们会陪伴着他,帮助他消除不安的感觉。

总之,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利用小镇微社会活动培养小班幼儿的归属感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形成参与感,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幸福感,更为做好一个社会人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和美、至雅的幸福儿童。

本文系通州区2019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微社会实践活动促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tzky201916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教工幼儿园)

猜你喜欢
二宝归属感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发光的河蚌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大宝二宝做衣服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爱情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