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征一
摘 要: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设计普遍从以技术层面为主导向以商业效益为主导发展,从而忽视了终端少儿读者的阅读感受,也束缚了图书设计者的创新思维。本文从设计者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实际出發,通过文字、图像、色彩和材料等元素,对少儿图书设计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少儿图书 美术设计 阅读体验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儿童有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儿童没有把客观事物当作外物,而是将内在的感受投射到事物本身,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儿童经常处于世界围绕自己旋转并不分主客的状态。儿童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他们经常把事物看成是有生命的,通过自己的想象让宇宙万物都充满灵魂,这就是儿童特有的“泛灵性”心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泛灵性的心理特征范围也逐渐缩小。
那么怎样设计出符合少儿审美心理的图书?这需要设计者以儿童审美为基础,把大量的文字、图片进行梳理,用多维度艺术语言进行加工,使其看起来有秩序、有逻辑、有趣味、有美感。引导少儿感受、欣赏和追求美,从而调动少儿的兴趣,在之后的深度阅读中获得美学享受和文学感动。
一、少儿图书美术设计现状
随着少儿图书市场销量的不断增长,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出版社对少儿图书的美术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因为这关乎少儿心理的发展、思维的引导和审美的培养。
1.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得到了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该代代相传。特别是对于少儿来说,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中国灿烂的古文化尤为重要。皮影戏、版画、剪纸等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少儿图书设计中,表现手法多样,如线装书脊、函盒等,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以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三十六声枪响》为例,该书讲述了王二小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名小英雄的感人故事。正如封底文字诠释的一样:“悲壮之美、忧伤之美、本真之美、崇高之美。”封面大胆地采用了王二小在山上放牛,把敌人带进埋伏圈的剪纸图像。两大色块——白色是天、黑色是地,产生了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黑山上缩小的人物拉伸了远处的视觉效果,同时将黄金分割比例运用其中,增强了画面的舒适度。总体来看,整个封面运用简单的剪纸图像,流露出复杂、悲壮的氛围,给少儿带来恰如其分的情感体验。
以竹堂文丛《读白蕉》为例,该书的封面采用秋草一样的绛黄色云萱纹,设计者为了使纹路更加立体,用的是纸的反面。这铅华洗尽的黄,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无论是触觉还是视觉上,都给人一种古朴雅致的感觉。腰封用的是雅白色新美感纸,给人一种轻巧空盈的感觉,这与白蕉的书法所表现出来的闲适疏淡、宁静致远的情怀是相得益彰的。封面右上角用压凹印出黑色的标题“读白蕉”,其余则为大量留白,这种隽永的设计风格赋予了全书明净、温和、纯粹的意境之美。设计者通过中国传统元素的纸张,搭建了作者和少儿沟通的桥梁。
2.沉浸式设计加强了多维度阅读感受
当代少儿图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二维平面的范畴,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以《大闹天宫》为例,是用300多个零件组成了震撼的想象空间,呈现出了精美的动画效果,让少儿在阅读的同时也完全沉浸在了视觉的享受和文学艺术的熏陶中。再以“爱旅行的小兔菲利克斯绘本系列”为例,让少儿穿越历史,收到小兔寄来的一封封真实的信件,而且在每本书的封底都设计有一个旅行箱式的口袋,里面装满小兔从各地旅行带回的礼物,使少儿不仅与小兔菲利克斯有了互动,还学到了地理历史知识,体验到了沉浸式阅读的乐趣。
3.新媒体艺术的融合使设计变得更多元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艺术也应用到了更广泛的传播领域。少儿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更强,他们有着更高的互动需求。其中在科普知识领域,单纯用平面图画表现有些受限,AR技术可以全面地展现立体影像和音响效果,特别是太空、火山、恐龙等少儿很难亲身感受到的场景。这种个性化的智能人机交互阅读方式,给图书设计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相比传统的艺术创作,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本身就具有无限可能。
以金羽毛·世界获奖绘本《斗年兽》为例,该书阐述的是中国传统年俗的故事。图画作者莫斯科伊戈尔·欧尼可夫巧妙地运用了中国红,突出了整本书和“年”有关的主题。封面是一个被传统“福”字框框住的蓝色毛发、白色皮肤的年兽,背景是大面积的红色。开头几页运用了大量的冷色系,渲染了一种神秘紧张的气氛。紧接着的后文中,又零星出现了中国红,如垫在一碗饺子下的榴红色纸、老人的枣红色披风、门上贴的朱砂红色纸,到了书的最后“年”兽被赶跑,中国红元素骤然增多,一个关于“年”的故事便结束了。除了纸质版,还通过B站、腾讯视频和喜马拉雅等新媒体平台,用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全面展现了这本书,让少儿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祖先的智慧,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少儿图书设计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少儿图书的发展势头良好,并带动了整个图书市场的发展。但是从内容看,缺乏选题创新和设计创新,跟风现象尤为严重。
1.设计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在商业文化和少儿图书市场扩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参与其中。但是部分设计者缺乏对少儿心理的研究和对儿童兴趣的关注,设计出的图书粗制滥造、乏善可陈。
2.设计风格缺乏创新
少儿图书设计内容有待创新,风格有待多样化。以公版书为例,许多出版社选用的都是同种设计风格,甚至连配图都很相似,缺少辨识度,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少儿是人生中审美感知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图书是他们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介。形象生动、色彩诱人、充满童趣和积极向上的美术设计对少儿的成长有着正面的导向作用,这就对少儿图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了使正处在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少儿受益,图书设计者需要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和设计理念来实现图书形态的美感,国内外许多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笔者通过整理收集资料有以下发现。
1.赋予文字情感
鲁迅认为汉字不仅“形美以感目”,而且“意美以感心”。图书创作的流程是交融的,文字不仅是文字编辑的工作范畴,美术设计者也应参与其中,按照美学原理,对文字进行图形化的设计。文字图形化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当代图书设计中,它是设计者对文字进行重组、排序、变形等再加工,对象可以是一个标题、一句话、一段文字或是一整版文章。
2.用图像叠加成多维空间
图像语言是一种轻松而又直观的视觉文化传递方式,它包括绘画、摄影、图表等,是辅助传达文字内容的重要元素。设计师通过对图书内容的了解和对市场需求的判断,拟定图书设计主体风格,选择合适的作者绘图或摄影图像配图。同时给图像赋予形态、大小、颜色以及角度上的多维空间感,这种多维空间感可以利用图像的面积、肌理、重叠和色彩来演绎。这就打破了少儿读者仅仅在二维空间阅读的概念,使图书设计延伸到多维空间。
3.让色彩学会表达
色彩作为图书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元素,能使少儿读者最直接地感受到书中表达的情感和个性。色彩就好像人的性格一样,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感情倾向,它们有的活力四射,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朴实稳重,有的浪漫温馨。
色彩语言通过颜色自身的亮度、色相和饱和度,以及在版面中的位置和上下左右的顺序关系,在图书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个整体里,如果想让各种颜色自然融洽地相处,设计者既要注重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要调和它们之间的对比。但仅仅以此为目标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为文字主体找到最契合的色彩以及如何恰当地组合色彩,才是对艺术至高境界的一种追求。恰当地运用色彩是一门学问,这需要设计者具有敏锐的色彩感觉和扎实的美学研究功底,才能对色彩进行准确的判断,有效地控制少儿的联想方向和情绪,产生有韵律和节奏的视觉效果。
4.给材料赋予生命
日本图书设计师杉浦康平认为:“纸是设计的生命。”在当代设计中,纸张作为图书表达创意和审美的物质基础与载体,直接影响了少儿读者对图书的视觉、触觉、听觉甚至味觉的感受,这就需要设计者熟悉纸张的属性,比如克重、厚度、颜色和质地等。在设计环节中,正确选择纸张——从其形态、肌理、色彩等众多因素考虑,准确地实现图书设计的主旨和价值也是考验设计者的一项重要技能。
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的评比中,材料与工艺已被单独列为一个项目进行考核。所以,当代图书设计者不仅要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和设计理念来实现图书形态的美感,还要不断探索材料与工艺方面的实验与突破,给当代图书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新元素和发展空间。
四、结语
图书设计是富有情感的工作,它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反映,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在当今的图书设计中,设计者要探索创意的、多维化的设计方式,使图书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以达到使少儿过目不忘的审美感受及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就是说,少儿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书对话与交互,从中感知智慧、顿悟生命、充满想象。
参考文献:
[1]J.皮亚杰,B.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務印书馆,1980:33.
[2]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高淑君.当代艺术观念视野下图书设计实验性解读[J].中国出版,2017(18):53-56.
[4]史江莹.图书设计的多维化空间形态与表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5]李宇辉.论杉浦康平图书设计语言共同体的理论建构[J].中国出版,2015(10):45-48.
[6]郑艺.图书设计中文字排版的视觉流程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7]秦叶青.浅析陆智昌图书设计语言的风格[J].今传媒,2015,23(12):132-133.
(作者单位系海燕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