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欣,朱俊义,张东鸣,宋 伟,邵信儒,王 瀚
教育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1].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吉林省出台了《吉林省普通高校分类评价实施方案》[2],建立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型、职业技能型四类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型指标体系旨在引导高校重点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主动服务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可见应用型高校育人的重点应与地方产业需求相吻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3].而“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在帮助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同时,其在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方面,也具有“1+1>2”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强化实践技能水平,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第二课堂是指在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活动(即第一课堂)之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包括知识性的、学术性的、文艺性的、健身性的、公益性的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4].第二课堂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并且与学习满意度起着部分中介作用[5].
2018年,团中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要求紧紧围绕思想素质养成、政治觉悟提升、创新创业创造、实践实习实训、技能特长培养等内容,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开放包容、协同育人,合理设计好课程项目体系[6].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作用,使其成为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新模块,不仅有助于解决第一课堂“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弊端,还可以使第二课堂管理走向科学化、精准化、制度化,使依托“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有章可循、有序开展,效果的评价有据可依.
按照《吉林省普通高校分类评价实施方案》的要求,作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单位的通化师范学院,自2018年以来,以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重点,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大力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落实,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和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成熟规范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可以通过较为灵活的方式育人,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第一课堂提供必要的、有效的补充.学校通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把实践技能训练作为“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推动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训、赛、创”一体化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模式.该模式以“实践育人”为出发点和目标,以“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点校”和“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评价指标为根本遵循,突出学校“一魂、一师、一山、一城、一族、一史”的“六个一”办学特色,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抓手,通过“第二课堂”形式,对师范专业学生开展基础从教技能训练、专业从教技能训练及非遗技能训练,在师范专业构建起“写、说、讲、练”四个维度的“六级”训练体系和非遗学堂“一生一技”的特色训练模式,将弘扬靖宇精神的红色文化和师范文化内涵融入师范专业技能训练,形成了互融互通的“大思政”格局.在非师范专业学生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方面,以学校“六个一”的办学特色为引领,以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通过制定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路线图,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保证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有效促动了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训、赛、创”一体化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图1).
图1 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精准的办学定位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能否踏上发展快车道的决定性因素.但地方本科高校在应用型大学建设实践育人的道路上面临着目标不清晰、动力不足、制度不完善、资源不充足、育人不彻底等现实问题,学校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标导向,成立学生创新与实践训练中心,联合教务处、团委、学工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出台了《通化师范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定及实施办法》,自上而下,积极探索出了“训、赛、创”一体化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模式.
以全体学生为本体,通过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精准有效的技能训练,注重思政育人,强化学校特色,创新性提出了“技能训练路线图”的管理理念.学校针对目前应用型大学建设中存在的学生生涯规划不明确、专业实践能力不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对应性、吻合度差等问题,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抓手,对师范专业学生和非师范专业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基于其生涯规划的实践能力训练.
(1)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以学校“一魂”“一师”办学特色为引领,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教育情怀,以“第二课堂”为平台,突出技能、讲求系统、强调全程、追求创新,按照“学中训、训中学、学训互促、以赛代练”的训练理念,通过“学院导练、班级齐练、学生自练、竞赛代练、过关促练、抽测督练”的六级训练模式,以弘扬红色文化、靖宇精神、师德师风为主要内容,着力强化师范生的钢笔字、粉笔字、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试讲等综合教学能力.以“四年逐级递进”的训练模式,即大一学生开展普通话、钢笔字和粉笔字训练,大二学生开展PPT制作和教案书写训练,大三开展说课和试讲训练,大四开展“映山红”顶岗支教活动.最终实现了95%以上的师范生达到“说好一口普通话、写好一手粉笔字、写好一个教案、做好一个PPT、讲好一堂课”的“五个一”目标.同时,结合学校“一师”“一族”的特色,针对长白山地区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线上线下选修课、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非遗技艺培训,打造了师范生“非遗学堂”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努力践行着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既传承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又厚植了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逐步形成了通师学子特有的人文底色.学校通过开展满族撕纸、剪纸、刺绣、乌拉草编、山核桃拼接等培训项目,年培训学生2 000余人次,形成了“一生一技”的良好格局,极大促进了非遗技艺传承、长白山地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设,以及非遗技艺传承人队伍的梯队建设.
(2)非师范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对接社会、产业需求,以学生生涯规划为导向,通过制定和实施非师范专业学生“技能训练路线图”,扎实开展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秉持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基础,以能力叠加为目的,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融于一体,采用实践、创新、创业“一体化”训练模式,将实践技能训练有效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对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生涯规划,引入科技管理领域的“技术路线图”的理念,明确划分专业能力培养的技能训练模块,结合学校“一山”“一城”“一史”的办学特色在模块下设立特色训练项目,形成了各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总体框架,依托16个非师范生技能训练平台,制定了31个非师范专业学生“技能训练路线图”,扎实开展了非师范专业学生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路线图”的实施,完善了训练内容体系、创新了训练模式、丰富了训练资源、充实了指导教师队伍、完善了保障体系.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通过学科竞赛“促学、促教、促创”,以校赛为基础,注重各学科专业融合,鼓励学生冲击省赛、国赛,培养其追求卓越的精神.学校通过制度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参与和教师指导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依据《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白皮书》,将学科竞赛分为A+、A、A−、B和C五大类,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A类比赛,开放省级、校级各类教学、科研实践平台,加大对实践设备和专用材料的资金投入.以“训”作为基础,重点打造了“卓越杯”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匠心杯”非师范生实践技能竞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等一批学校学科竞赛品牌,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夯实专业能力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在举办高级别竞赛校级选拔赛时,积极鼓励相关的多学科共同参加,促进各学科知识技能的交叉融合,鼓励跨学科组队,为跨学科组队创造条件.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反向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选拔培养竞赛指导教师,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导师库,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动态模式,搭建校—企联动的竞赛项目平台,整合资源优势,合理助推面向行业企业的创新竞赛设计,带动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创业.
通过组织、教学、师资、服务、项目、孵化“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有效推动第一课堂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和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之间的有机融合,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学习课题化、课题项目化、项目产品化,对接产业、融入专业、贯穿学业、引领创业、促进就业”的“三化五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课程建设,夯实创新创业基础,建立了课内与课外结合、必修与选修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四结合”课程体系,融入大量学校“六个一”特色的实践实训案例,出版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师范版)》.以实践技能训练和学科竞赛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方法改革.依托大学生科创园,采用体验式实践,开展跨专业学科的小组合作实践,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小组演示”等各类学生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搭建校、政、企三方协同平台,以促进长白山地域相关产业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项目的跨专业融合,重点孵化地域特色鲜明、可直接对接产业的项目,以项目的孵化带动学生创业.
学校“训、赛、创”一体化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模式实现了“第二课堂”的强大育人功能,将实践技能训练、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进行了有机地衔接和有效地融合,丰富和创新了学校的育人途径,提高了实践育人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通化师范学院作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点校”,通过实践育人环节,厚植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教育情怀,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学生深刻理解了学校“靖宇精神”建校育人及“质朴的教育”理念内涵,将“六个一”的办学特色牢记于心.积极认真地参与本专业的实践活动,明确了实践技能训练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更要为教育事业发展、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在2021年通化市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通化师范学院学生结合专业特点,通过不同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师范专业学生成立了线上学伴团队,为父母在一线抗疫的孩子辅导功课,传媒专业学生结合专业实践制作抗疫宣传片,美术专业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展现出一幅幅众志成城、全民抗疫、团结一心的热血画面.通过“第二课堂”实践的思想引领,使通化师范学院学生一直通过最“质朴”方式,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上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训、赛、创”一体化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模式,实现了师生沟通方式的更新,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推动了“教”与“学”的互动,促进了“教”“学”相长;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开放的培养时间和空间,更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团队精神;结合专业开展丰富多样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通过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可将知识在实践中活化,缩短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帮助学生有效释放学习和就业压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增长社会经验,增强团队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第二课堂”专业技能训练,为学生搭建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极大提高了学生在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方面的参与度.2017年至2020年,通化师范学院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从1项增至35项,获高级别的省级竞赛奖项的数量从349项增至529项,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以大学生科创园为平台,通过特色双创团队引导、激发师生参与双创热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在历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省级奖励56项,并在2020年的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16项,实现了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
学校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项目中,结合了“映山红”支教计划和通化地区得天独厚的中药材(人参等)、葡萄酒、冰雪、旅游、红色文化等优势资源开展系统化的实践技能训练,紧密对接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注重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教育,增强了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意愿和能力水平.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技能训练,提升了学生的从教技能和专业技能,为“映山红”支教计划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为长白山区培养了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教学技能过硬的能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优秀教师.据统计,长白山区基础教育的骨干力量有近50%是通化师范学院毕业生.依据通化“医药城”“葡萄酒城”等相关产业发展需要,学校相关专业逐步形成了学科专业融合,校、企、政协同育人的联合培养体系,为通化市支柱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高质量人才,用人单位对通化师范学院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通化师范学院的“训、赛、创”一体化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模式实现了与第一课堂的融会贯通,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该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充分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特色,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育人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