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高龄Evans-Jensen 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1-10-27 01:00候德明
宁夏医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股骨螺钉髋关节

候德明,张 磊

随着我国社会逐步步入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发病率日益增加,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而高龄患者作为主要发病群体,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其在改善髋关节功能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2]。但选取何种内固定术当前尚无定论,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高龄Evans-Jensen 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三种内固定治疗方式,对比各方式临床疗效,从而为高龄Evans-Jensen 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0年9月于本院收治的102例高龄Evans-Jensen 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1.1.1 纳入标准:①经X线、CT及临床症状等检查确诊为Evans-Jensen 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②年龄≥75岁;③均符合手术指征且接受相应内固定治疗;④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加。

1.1.2 排除标准:①合并影响髋关节功能疾病者;②合并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③存在开放性、陈旧性、病理性骨折;④长期卧床者;⑤严重出血性疾病;⑥手术禁忌症;⑦精神疾病及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⑧术后进入ICU治疗。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HS组(34例)、PF-LCP组(34例)、PFNA组(34例)。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受伤原因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所有患者经确诊后立即住院,术前均进行股骨X线、心肺功能等基础检查,择期分别进行DHS、PF-LCP、PFNA术式治疗。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骨牵引或相应皮肤牵引,给予抗生素治疗,采用全麻或连续硬脊膜外麻醉。

1.2.1 DHS组: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在骨科牵引床,常规消毒铺巾。首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牵引闭合复位,在大转子顶向下行适当纵行切口,将大转子、股骨外侧充分暴露。随后将导针插入颈干角130°位置并在透视下确保位置适当,后将钢板置于股骨干正外侧并进行扩孔、螺钉固定,并使用加压螺丝进行合理加压。最后行X线机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逐层清洗并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1.2.2 PF-LCP组:患者取仰卧位,患侧将臀部垫高约13 cm。首先在大转子上方2~3 cm处沿股骨纵轴向外侧向下切开,长度适中,并逐步分离皮肤、皮下组织、显露筋膜与股外侧肌群,将大转子与骨折断端充分暴露。随后持续牵引患肢,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观察复位良好后,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根据实际断端复位情况放置LCP于股骨大转子顶部远端1.0 cm处。最后选取适当螺丝钉拧紧并固定,逐层清洗并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1.2.3 PFNA组: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为内收伸直位,并将患侧臀部垫高。首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患肢行外展、内收15°、稍内旋复位,并在股骨大转子顶端1.0 cm行4.5~5.0 cm纵行切口,有效分离周围软组织、肌肉,充分暴露大转子。随后在大转子顶点处插入导针置于髓腔,待充分扩髓后,将髓内钉沿导针置入,并将股骨颈螺钉放置在股骨颈中下1/3左右部。再行空心钻孔,将外侧皮质钻开,并打入螺旋刀片,置入合适螺钉,拧入髓内钉近端尾帽。最后在透视下完全满意后逐层清洗并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所有患者术后均行采用抗生素治疗2 d,当24 h引流量<50 ml时可将引流管拔除。若术后麻醉感消失可进行适度肌肉收缩练习,术后随访经X线检查无异常可行非负重下地活动,根据恢复程度负重行走,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拄拐辅助下地)、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其中术中失血量为总失血量,包括纱布、敷料及引流瓶中出血量,并应用Gross方程计算隐性失血量。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且获得100%随访率,评估各组患者术后1、3、6个月Harris得分[3],该量表包括疼痛(44分)、关节功能(18分)、关节运动(5分)与行走能力(33分)4部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③观察各组术后髋内翻、感染、固定物断裂、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对比各组患者临床指标: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FNA组各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DHS组与PF-LCP组(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2 对比各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各组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FNA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DHS组与PFNA组(P<0.05),见表3。

表3 各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分,

2.3 对比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4。

表4 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作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其中Evans-Jensen Ⅴ型骨折是指大小转子均发生骨折,临床治疗更为困难[4]。当前治疗主要以加强早期固定,以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为治疗原则,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6]。DHS、PF-LCP、PFNA为临床常见的内固定方式,临床选用何种方式尚未有统一定论。

DHS作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传统方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采用轴向加压以有效固定骨折,还能保持良好颈干角,在抗内翻、抗螺旋等方面作用显著,降低钢板受力,承受较大负荷,利于患者更好愈合[7]。但也存在治疗缺点,如切口较长会引起术中失血量增多,进而损伤机体,或可增加手术失败风险,影响预后[8]。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及不断改进,PF-LCP与PFNA作为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器而受到骨科领域广泛关注。其中PF-LCP根据股骨近端解剖设计使钢板与大转子相匹配,稳定性明显加强、抗螺旋能力也有所提高,且切口较小,符合微创特点,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同时存有多个钉孔,可降低髋内翻发生几率,利于关节功能恢复。但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如对骨质疏松者不宜用PF-LCP治疗,因螺钉未能反复置入而致固定不牢靠,或发生螺钉切割,需审慎应用。PFNA作为髓内固定系统的一种,更符合解剖学,能够明显降低剪切应力,具有加压与抗螺旋的双重作用,相对于PF-LCP,更适合骨质疏松患者[9];另采用螺旋刀片可减少骨量损失,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此外,为提高治疗效果,临床还应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使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使骨折部位有效愈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DHS组与PF-LCP组,表明PFNA治疗高龄Evans-Jensen 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加快骨折愈合速度。观察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显示,PFNA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DHS组与PF-LCP组,可见PFNA手术方式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操作简便,能够避免损伤骨折周围组织,改善髋关节功能。结果还显示,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各内固定方式具有较高安全性,但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也充分证实该治疗方式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预后恢复,临床价值明显优于DHS组与PF-LCP组。

猜你喜欢
股骨螺钉髋关节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对比股骨开窗技术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股骨侧翻修术中的疗效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