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更新,让城市焕发新生

2021-10-26 06:14刘红伟
中国勘察设计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

■本刊记者 刘红伟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坚持划定底线,防止城市更新变形走样”“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持城市记忆”“坚持量力而行,稳妥推进改造提升”三方面,提出了11条城市更新实践要求。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飞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日渐显现,比如新建城区、公共建筑趋于同质化,一味追求大和新;老城区大规模、成片拆除现有建筑,城市的历史文脉及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大规模新增建设规模,老城区交通、公共服务等设施成长压力不断加大……

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下,设计师也开始重新思考,并积极投身到城市更新的实践中,很多基于“有机更新”与“微更新”理念的项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是这些“微更新”的项目,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让生活更加美好。

老城微更新

打造古朴宜居“美丽院落”

里屋住着大哥大嫂,妈妈、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挤在外间,两张上下铺分别安置弟弟和妹妹,箱子上铺着席梦思当作妈妈的床。20多年前,一部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充分展示了北京胡同居民局促的生活环境。

老胡同,不再只是四世同堂和城南旧事,更有着居民对基础设施短缺、公共空间缺乏、居住空间狭窄的烦恼。“老城不能再拆”,生活也要改善。“新生于旧”“有机更新、整体保护”代替“老城拆改”,成为老城区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北京推出创新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申请式退租等政策,以应保尽保为目标,以更严格的措施、更常态化的制度深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特别是老城平房区城市更新,推动老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持续推进老城整体保护。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各街道选取试点平房区院落进行“微整治”,按照一院一策、分步推进的原则,打造了一批风貌古朴、环境宜居的“美丽院落”。草厂头条3号院便是其中之一。

改造前,规划师、设计师和专家在勘查中发现,草厂头条3号院采用了传统建筑的门廊结构,入口走廊处使用了完整的“堆灰掸浆”老工艺。如此精细的工艺非常具有保护价值。为此,设计师在对草厂头条3号院进行改造时,保留并沿袭了“堆灰掸浆”老工艺。房屋外立面修缮延续使用青砖青瓦,入户院门由红色改为古香古色的原木色,使院落整体更符合传统建筑风格。

设计师还重点对院内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梳理公共空间,增设公用储藏柜,便于居民储存零碎生活用品;优化院内绿植摆放位置,打造宜人的绿化景观;规划自行车停放点,引导居民有序停放车辆;整修坑洼路面,修复破损窗框,规范散落电线,增加入口照明和无障碍扶手。

两间闲置房屋被改造装修为老年活动室,老人可以在这里进行读书、绘画、唱歌、打牌等多种娱乐活动。穿过古朴雅致的门廊,青砖灰瓦的四间房怀抱一座小院儿,院中央的杨树虬枝盘曲,居民悠闲地晒着太阳,话着家常,曾经四合院里的风貌又展现在眼前。

住宅微更新

打造“大隐于市”的精神天地

城市更新,如何才能既不破坏老建筑,又能满足现代化的生活需求?

广州海珠区海幢街道蒙圣社区,因传说秦朝名将蒙恬后裔在此定居而得名。在该社区的一条幽深的小巷内,有一栋仅80余平方米的极小独栋住宅,其改造堪称“城市微更新的样本”。

原建筑是1985年房主自建的一座三层半砖混结构小楼,单层建筑面积仅有22平方米,四周为密集的房屋所包围。改造后重新铺设的建筑外墙选用了褐红色天然纹理的小片石材,颜色与周边的老旧建筑相近,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那细碎的纹理会与环境愈加融合。改造后的建筑低调地融入社区,坐享大都会中“大隐于市”的一方精神天地。

改造设计由内及外,在极小的空间内重新组织生活空间,用雕镂的方法使建筑内部上下贯通,小中见大;顶层引入天光,明暗开合有度。施工由整体结构加固着手,拆除原楼梯,将原先陡峻的单跑梯改为舒适的折返梯,形成新的垂直流线。南北两侧外墙上特殊的采光斗将天光引入底层,墙面不同位置开辟出一系列独特的景窗,不仅为各层带来极佳的自然采光,也将周边风景借入斗室之中。

位于成都锦江区的四分之三旅宿项目,也是城市微更新的一个样本。

该项目原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栋7层建筑,系电力局职工宿舍,历经30多年的风雨,原有砖及混凝土预制结构存在诸多隐患,电气设备已严重老化,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承担设计任务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团队,通过一系列看似复杂实,则更加复杂的操作,将结构一点点人工清理、强弱电线序化整理,对墙体进行加固并隐蔽机电设备、增加功能性及装饰性照明,增配全屋智能化家居,寻遍市场上55个小尺寸电梯样本,从6个可操作的方案中,选定一个接近极限的电梯安装方案……将年久失修的民宅,逐渐升级成具有质感及美感的套房民宿。

自2020年7月落成至今,项目团队曾数次回访并居住于此。在这过程中,他们发现建筑与老街坊们又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一楼的张阿姨在院子里搭建了遮阳棚,并且开始经营起两桌麻将生意;爱花的王阿姨和母亲,在院子里种上各种花卉灌木,悉心打理,缤纷宜人;旅宿的店长和本地咖啡品牌共同经营周末快闪店,在招徕顾客的同时,也邀请上阿姨们一同品尝。端午节时,街坊们邀请客人一同包粽子,共度佳节团聚……

老厂区微更新

让工业遗存焕发新活力

“很难想象在二环里有这样一个地方,听说这是‘网红打卡地’,我和朋友过来拍拍照。”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77文创园,一位游客说。

77文创园的前身是有着60多年历史的北京胶印厂。随着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不少工业企业陆续外迁,在此背景下,北京胶印厂也面临厂房搬迁和产业转型升级。

不同于798那些德国精英血统的雄伟工厂,“蜗居”在美术馆后街的北京胶印厂更像是个工业化的四合院,带着北京胡同的市井气息。几栋工业楼房分别建于1960、1970、1990年代,除了层高稍高并无特别,但四面围合之间,曾经有过幽静的院落。可惜,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之后,原有产业陆续衰落停产,厂区也日益破败面目全非;管线老化裸露,闲置厂房被杂乱分割、零散出租;无序的加建使整个厂区拥塞填堵,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工厂所在的东城区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一街之隔有中国美术馆、三联书店,往西有北大红楼旧址,往南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往北有中央戏剧学院,是艺术人才高度密集的地区,尤其是戏剧资源得天独厚。在此背景下,北京胶印厂厂区被改造为77文创园,2014年正式开园,并形成了如今以影视和戏剧为核心内容的主题性文化产业园区。

改造后,厂区内的老烟囱、烫金模切机等工业遗迹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红砖墙面的小楼,迂回旋转的钢梯延展至园区楼顶,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北京剧目排练中心是园区内的重点项目,由原北京市文化局在2016年打造而成,在戏剧圈内有着戏剧界的“横店”之称。中心总面积3500平方米,被设置成18个50 ~90平方米大小不等的排练厅,并配有1间110平方米的剧目彩排合成厅。

老厂房打造成排练厅,戏剧团体找到了质优价廉的排练场地,制作成本有了大幅下降,观众能以更低廉的价格欣赏戏剧艺术。2020年,77文创园依靠成功的改造与出色的运营管理,成为北京市首批市级文创园区之一。

沿北京西二环向南过复兴门桥,人们会看到一座古塔与一座大烟囱并肩矗立。它们一边是有着900余年历史的天宁寺古塔,一边是有着40年历史的“北京第二热电厂”。如今,古塔还是那座古塔,而烟囱所属的工厂已经变身为了“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

北京第二热电厂筹建于1972年,是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唯一热电厂,曾承担着长安街沿线重要单位及500万居民的供热任务。2009年,厂区燃油发电机组正式关停,主要生产厂房闲置。2015年,“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宣告成立,对原有闲置厂房进行功能性改造。

改造过程中注重对其工业风貌予以保留,在传播工业文明价值的同时,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创建形式丰富、功能多样的空间场所,满足各类文创科技类企业的发展创新需求。

景观微更新

小小的岛屿连成绿洲

“小桥、流水、人家”,这种场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江南水乡的风景。如果说,北京的城市中心区也有一个这样的景区,你相信吗?这个地方就是北京前门正阳门外的三里河公园。

据《北京历史地图集·明北京城》图上标绘,前门三里河流经打磨厂、长巷头条西、穿芦草园、北桥湾、南桥湾、金鱼池、红桥,流入左安门护城河。现如今,前门三里河公园凭着一泓清流,成为了前门东一带最有灵性的地界儿。

这条曾深藏于老北京大片平房胡同深处的三里河,最早于1437年形成,到清末湮没,由于既没开通为漕运,也没有加强疏濬,到了清末,三里河就成了一条臭水沟。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初,始对三里河进行治理,将臭水沟改为地下暗沟。老舍先生还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歌颂人民政府为人民整治臭水沟,帮助老百姓改善居住环境,这“龙须沟”就是前门三里河的一段河道。

历时半年多的重修,三里河终于在2017年重现前门:四合院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让老建筑焕发新生机。景区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河道曲折蜿蜒,小桥、流水、廊亭、人家,展现了胡同、院落与三里河“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成为城市街区微更新和生态环境治理的范本。

走进三里河公园,人们会立刻感觉“很不一样”——刚才热热闹闹的街区,突然“转变”得异常清净。入口处有个铜牌,讲述着三里河的历史。小公园的河岸边有古色古香的灰墙灰瓦小院落,是一个临岸而建的茶饮店,走累了可以坐下喝杯茶饮发发呆,听听音乐。

相比其他公园,三里河的游人很少,景色却带着江南水乡的美感。即便到了万物凋敝的岁末,三里河水系依旧风姿卓绝:曲巷,游廊,流水,芦苇荡以及石板路,在亦静亦动之间,韵味悠长。

不仅如此,曲径通幽的景观沿途还有不少文物保护建筑,江西新建会馆、江西丰城会馆、安徽泾县会馆、福建汀州会馆南馆等,游人在行进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前门历史中的会馆文化和独特的胡同文化。

在广州,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公园分散在各处,它们有的是令人瞩目的城市地标,还有的是藏匿在老社区里的小公园,东山少爷南广场社区公园便是其中一例。

依托树木的位置,公园里设计了很多有趣的曲线,增强了空间的流动感,这里的草坪被抬高,被捧到人们眼前,让平时容易被忽略的植物终于和人类有了眼神交流。

2021年1月,武汉汉口塔子湖附近的一个巴掌地块通过众筹设计,变身成为一个“口袋公园”。三角形地块被巧妙布局,划分为功能各不相同的3个圈:第一个圈设有圆形广场,可作为市民的活动空间;第二个圈贯穿步道,可以作为运动空间;第三个圈由三个花坛构成,可供市民围坐,定位为休闲空间。

城市微型景观,把城市边角空间变为最近的远方,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体验,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活力与生机,一个个设计巧妙的微景观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岛屿,连在一起,就是绿洲。

城市更新,是永恒的主题。更新除了规模化改造外,更多的应该是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每一个微小的更新,不仅蕴含着设计的智慧,更传达着建筑师的人文思考,只有保持理性、温度与敬意,才能让人们不在急剧变化的家园中迷失。我们希望这样小而美的项目未来能越来越多,最终拼凑成美好的未来图景。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国外城市更新的经验对我国老旧小区改造的借鉴意义
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
城市更新,时空“生长”
TOD/城市更新
广州“三旧”改造政策反思与城市更新方向探索
城市更新与城市特色空间塑造——以包头北梁老城区城市更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