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分析

2021-10-25 01:20梁梓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内涵课程思政

摘要:教育是民族發展的基础,现代教育发展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主导,实现育才与育德双重目标。而课程思政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政教育创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寻找教育新渠道提供了条件。课程思政是原有思政教育的升级发展,是根据潜移默化的手段,来强化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本文基于对课程思政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解读,而后总结出具体开展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教育;内涵;途径

引言

在课程思政时代下,各大院校教育应将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作为入手点,将立德树人作为主要教育任务,完善思政工作,强化“实践养成”与“教育引导”,推动高等教育得以更好发展。从本质角度而言,课程思政主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发掘专业课程中蕴藏的育人价值,充分调动各专业和思政课程存在的联系,扩充思政教育的深度,发挥三全育人的价值和作用,提高思政教育成效和教育质量。基于课程思政时代下,发掘思政教育具有的新途径及新方法,可以贯彻落实课程思政,从而推动学校得以健康发展。

一、课程思政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根据相关研究得知,课程思政时代下思政教育问题主要呈现在教师这一主体上,具体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认知层面。一些教师未能明确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互间创建协同育人体系具有的现实意义,也没有把立德树人作为本职工作进行推进,甚至一些思政任职教师存有心态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在实际教学中选择敷衍了事,在育人工作中经常出现失职。另外,还有一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在其思想层面上缺少对思政教育的认可,在实践行动上缺少积极性,并呈现出思政教育与自身无关的态度,这些教师觉得思政教育工作应当由班级辅导员和思政专业教师来承担,认为课程思政不属于本职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身需要承担的育人职责,缺少课程育人意识。其次,能力层面。不管是专业课程教师,又或是思政专业教师,均普遍存有教学能力欠缺的问题。针对思政教师而言,主要呈现在教育理论薄弱,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难以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甚至一些教师缺少理论基础,利用高深形象为大学生打造学术性语言,将简单问题复杂化。针对专业课程教师来讲,尽管有一些教师具备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然而其知识储备量较少,即便敢于挑战,但是却因对课程思政内涵缺少全面理解,只是将思政内容盲目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极易引发学生形成反感心理,从而对课程思政教育成效和教育质量形成不利影响。

二、课程思政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一)优化师资力量建设

各大院校设置思政理论课程,主要是为了对学生展开思想层面的教育和引导,根据价值观的正确导入,为现代学生构建一个新型理论基础,从而确保学生思想能趋于纵向拓展。教师身为思政课程教学知识的主要传输载体,根据理论性、标准性、规范性、科学性教导,让学生知识体系和思政教育体系有机融合。据此,应当对思政教师职业素养进行全面培育,将立德树人作为己任,提高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思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以真情实感的流露向学生传输理论化知识,从而提高思政教学的渗透性和引导性,确保对学生思想体系展开规范化指导。基于课程思政时代背景下,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展开思政教育,能够确保高等院校教学体制为思政理论建设提供重要载体,从而对思政价值展开全面渗透。基于此,必须注重提升其他专业任职教师思想储备能力,确保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构成一个“共生式”教学体系,使思政理论知识能够在学生知识体系中展开自然过渡,从而加强思政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具有的耦合性价值。

(二)完善思政教育内容

在课程思政时代下,思政教育工作应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而且每个学习阶段体现的渗透价值要具备过渡性特点,根据支持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有效延伸,让学生对自身思想展开正确定位,以此转变自身价值观。针对各大院校思政教育教学而言,一般均是将理论特性作为主导,根据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从而为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扎实保障。为了有效强化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思政教学内容的衔接性,要注重对思政教学理论实行变革,根据完善课程教学环节,让理论建立在学习导向上,从而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另外,从现代社会发展形势来讲,时代的改变对学生原有思想体系形成一定冲击,尤其是外国文化囊括享乐主义、金钱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严重影响。据此,思政教育内容的制定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吻合,以课程内容导向为基准,制定出和专业教学相契合的教学特性,全面剖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实际开展进程中存在的差异性,保障基础学科和思政思政课程在内容与思想层面能做到有效衔接,以此提高学生思政知识储备量。譬如,传统理论教学逐渐向生活化和趣味化教学转变,摆脱传统单一乏味的知识教育,而是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构成一种自主接受知识、学习知识的思维,从而为后续思政教育内容的合理融入提供扎实保障。

(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重视价值引导,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中的效用和功能,以过程、目标和源头为基准,根据教学管理、运行、建设的手段,将立德树人观念渗透到专业任职教师、思政任职教师和辅导员教育思想中,让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能够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下,迸发出全新生机。第一,将网络思政教育作为媒介,整合专业理论知识、完善思政资源,使思政教育资源变成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的主要抓手,尽最大程度降低不良言论和错误价值观对现代学生产生的影响。第二,将大数据技术作为抓手,明确学生思想状况与行为规范,把思政教育领域扩充到学生现实生活中,及时有效调整思政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育方式和教育体系,使课程思政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第三,将网络文化作为外衣,将社会案例作为手段,将网络技术作为媒介,使思政课程教育更具有生动性、趣味性,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失重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推动学生日后更好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以思政课程存在的弊端及问题为基准,演化出立德育人观念,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而且,在课程思政不断推进中,亦为思政教育开辟出新的育人途径,让思政教育更具有特色化、浅显化,提高思政教育成效与质量,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良.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华东纸业,2021,51(04):120-123.

[2]张楠.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4):43-44.

[3]赵伟.高校课程思政的运转逻辑与推行策略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4):76-78.

作者简介:梁梓(1992.8.26-),女汉族,籍贯:山东东平,学历:本科。就职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课程思政。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内涵课程思政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