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化模式”审美特征

2021-10-25 00:43何镇国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审美

何镇国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发展,流行音乐在题材、表演方式、创作形式等诸多方面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自20世纪以来,民族音乐一直是流行音乐人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社会中各种具有民族文化及特色的流行音乐不断衍生和出现。而音乐创作者为使流行音乐与国人视听要求更为相符,在日常创作中也逐渐向民族化模式进行发展,并有意识的在作词、作曲、编曲制作等方面将文化元素进行融入。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化模式;审美

引言:改革开放发展以来,流行音乐已然进入繁荣时期,该类型音乐节奏感明快、节奏多变,因此广受当代人们所喜爱。而在当今华语乐坛中,民族化的流行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发展角度讲,当代流行音乐主要以情感为基础,以传统审美为出发点,对本民族的传统音乐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利用,与此同时,也对各种传统音乐文化语言及手法也积极借鉴,进而形成特色十足的流行音乐表现形式。经过民族与流行音乐融合后的具体实践,最终形成了全新的民族化流行音乐方向。

一、民族化模式概念

民族化模式并非单一性的民族方式特征,而是在某种特定生态文化环境影响下,由多种民族化系统特征联合而构成的稳定体系。该类型模式不仅意味着民族化方式存在,更强调民族化因素构成的有机联系,并以持续稳定的状态呈现,一旦该模式形成,将会使自身作用充分发挥。此概念定义主要强调民族化模式主要构成要素及各要素关系之间的立体性和稳定性,由此也可发现民族化模式的各个构成要素必须自身具备稳定性文化特征,并且不同要素之间必须具有相互影响的互动有机关系。

二、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发展关系

对当代流行音乐进行分析和鉴赏发现,民族风格是当前流行音乐中的常见风格,并且该风格受广大年轻人所喜爱。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依托于流行音乐这一形式,通过该渠道将民族特色风格和文化快速传播,并将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感染整个民族,也由此将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固,极大程度的推动民族发展和进步,而流行音乐生命力也因民族化模式使之发展更为长久[1]。当前社会中音乐形式众多,而流行音乐能够成为音乐文化生活中极受欢迎的形式之一,其原因则是其表现形式更为贴近群众音乐审美意识。流行音乐题材内容较为新颖、旋律节奏较为多变。此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语言,通俗易懂、词句优美,再加上融合了民族风格的演唱,可进一步强化观众感官意识,由此调动听众情绪,使之与音乐产生共鸣。民族与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对流行音乐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更有利于民族音乐的广泛传播。民族音乐发展历经千年,其作用不仅反映了各历史时期民族文化和精神面貌,同时该特殊方式更承载着不同时期、文化影响下的人文背景和日常生活。在长时间发展历程下中国民族音乐已然形成自身特有的音乐体系,其审美特征鲜明。而流行音乐则是西方文化冲击下的音乐派别衍生物,尽管当前众多音乐创作者可通过流行音乐表现形式将自身情感及生活加以体现,但从音乐实质角度来说,部分流行音乐超越性藝术价值在逐步消退,反之所呈现的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及使用价值在增强。此外,当代流行音乐中部分歌曲创作阶段也会更倾向于人类情感世界和生活,但在精神特征本质上却显得较为盲目和极端,因此为保证流行音乐核心品质音乐创作者应将民族化元素及特征加以融入,并且从发展角度讲,流行音乐也是民族音乐的延伸和扩张。

三、中国流行音乐中"民族化元素"审美分析

(一)古典词语运用之美

民族性所具备的鲜明外在特点从某方面而言更具有世界性特征,也正因为将民族元素融于流行音乐中,才使中国流行音乐一直保持特有的艺术魅力。从古典词语运用角度分析,在流行音乐中将传统诗词语句进行适当引用,能够使音乐曲目更具民族特色。以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这一首歌曲为例,该音乐演唱及作曲风格为当代流行音乐典型代表,但歌词却选用宋代文学作家苏轼的《水调歌头》的词句,通过该歌曲可将当代流行音乐与古代传统诗词融合的美感和艺术感充分展现,并且也正因为此歌曲的特殊创作形式从而使其大受欢迎。周杰伦、方文山是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们合作的音乐作品中的歌词极具古代词赋特点。《菊花台》中“朱红色的窗、雨轻轻弹”以及《青花瓷》中“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等系列歌词皆体现出中国古典词语之美[2]。除此之外,也有众多古装影视剧插曲为带动剧情发展,也经常在创作过程中融入古代诗词,以经典影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该剧主题曲《知否知否》就是谱曲于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该歌曲在演绎过程中极尽古典婉约之感同时也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审美中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境界,进而该歌曲出现后一度成为网红代表作品之一。由此即可发现,任何一种艺术文化都需要传统民族元素和文化进行支撑,当代流行音乐对传统古诗内容及风格加以借鉴,在某种程度上也将流行音乐民族性得以充分体现。

(二)民族传统乐器在作品编曲制作中使用之美

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种类较多,且发展历史极为悠久,因此民族乐器不仅具有独特音色,其表现力也是十分丰富。因此,在流行音乐编曲制作中,通过合理使用各项民族乐器,以此丰富流行音乐多样性的手法大为存在。信乐团的作品《离歌》在前奏、间奏以及尾声处皆使用二胡作为主奏乐器,也正因二胡这一乐器的自身音色特点与歌曲词句意境十分呼应,从而使该歌曲在具体演绎过程中将具有浓郁中华民族审美特征的落寞之情展示得淋漓尽致,并使中国特色在流行音乐中得以进一步强化。周杰伦作品《青花瓷》中则大量使用中国传统乐器,如琵琶、扬琴和二胡等,也正因不同乐器特点使得该作品将现代时尚与传统古典的审美充分融合,进而营造出一种古今结合、浓郁淡雅的歌曲意境。除抒情音乐外,部分节奏轻快的流行音乐风格通常也会将民族打击乐器加以融入。通过在当代流行音乐创作环节广泛使用民族乐器,使其音乐表现更具抒情性和歌唱性,而在个性表现方面也为流行音乐增加更多活力和色彩,从而推动当代流行音乐逐步呈现民族化创作风格[3]。

(三)中国戏曲应用之美

当代流行音乐创作中也有部分音乐人会对传统戏曲风格及唱腔进行借鉴,例如刘欢的作品《情怨》,作曲和演唱过程中刘欢多采用京剧甩腔特点,进而使该作品京剧韵味十足;陈升的作品《 One night in 北京》,将西方摇滚音乐与京剧唱腔完美结合,在突出流行音乐魅力同时也将国粹京剧特色充分弘扬,可见通过对戏曲化元素借鉴能够使流行音乐更具民间和民俗性,并且能够将民族元素多元化在音乐作品中充分展现。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中国流行音乐已经迎来全新的发展时代。因此通过将民族化模式审美特征进行融入,可使流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更具民族化多元性特征。与此同时,因对古典诗词、民族器乐及传统戏曲等文化及表现形式加以借鉴,可促使流行音乐更具时代魅力。

参考文献:

[1]关欣.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化模式审美特征解读[J].青春岁月,2021(13):53-54.

[2]屈慧文.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多元发展研究[J].百花,2020(04):81-83.

[3]崔戈.论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的民族化思潮[J].牡丹,2019(32):35-36.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审美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流行音乐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