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君智课程”框架下“智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追求学生“问、读、思、做、简、厚”之“六义”智慧发展为指向,以追求学生“活动、互动、生动、智动”之智慧“四动”为目标,为学生构建情境化、智能化、互动化、生本化的智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最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动发展、智慧成长。
【关键词】君子文化 君智课程 智慧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038-04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特色的标志。课程改革包括国家地方课程的科学高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了在课改大背景下,讓学校文化构建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机结合,既让学生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感受到现代文明的魅力,南宁市凤翔路小学以“君子文化”为导向,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构建起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君智课程”。本文以“智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例进行阐述。
一、课程背景
自2011年建校至今,学校以“君子文化”为导向,进行系列课程改革,构建了极具办学特色的“君智课程”,效果显著。该课程围绕“立君子品行,树君子风范”的总目标,以“君子课程”和“智慧课程”两大课程模块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合,将“君子文化”贯穿在课程之中,在所有的学科学习和活动中引领学生“立君子品行,树君子风范”。“君智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背景如下:
(一)国家政策背景
从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到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国家从政策层面明确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内涵化发展,课程建设是学校内涵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传统文化背景
“君子文化”古已有之,历久弥新,影响深远。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概念,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君子理想与追求,高尚的德行已成为君子必备品质。
(三)学校文化背景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积极的文化担当,从2011年建校伊始,南宁市凤翔路小学便将君子文化定位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基于此,学校以“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办学理念,以“立君子品行,树君子风范”为办学目标,以“仁爱自信,博艺儒雅”为校风,以“博爱敬业,博学精业”为教风,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学风,以“准备 起飞”为校训,构建以“君子文化”为导向的校本特色课程——“君智课程”。
二、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一)课程目标
在“立君子品行,树君子风范”总目标的指导下,“智慧课程”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1.行为目标: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聚焦素养、总结提炼、有效整合、开发潜能、拓展迁移、厚植课堂、厚积薄发。
2.过程目标:站在课堂的中央,引导学生学会参与、融入、对话、发现,自主探究、实践、创新。
3.表现目标:能够大胆发问、以问带思、以问求学、活跃课堂,打破时空界限,拓展阅读、静心思考、拓展思维、创思结合、深度学习,在合作探究中知行合一、且行且思。
(二)课程结构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探究、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人生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只注重统一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或只注重特色的校本课程,无法满足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实际需求。应运而生的“君智课程”的“君子课程”“智慧课程”拆除了阻碍学生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贯通的藩篱。以“君子文化”为导向的“君智课程”将统一要求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结合起来,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努力处理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与特长发展的关系,真正做到了课程的社会工具性价值与内在性价值的统一。
其中,智慧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将地方性课程融入其中,重在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我校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彰显君子“六义四动”教学生态,提出凤翔“六义”(问、读、思、做、简、厚)和君子“四动”(活动、互动、生动、智动)。“六义”具体指向于:问起来——大胆发问,以问带思,以问求学,活跃课堂;读起来——内外链接,打破时空,拓展阅读,快乐悦读;思起来——静心思考,思维拓展,创思结合,深度学习;做起来——合作探究,高度参与,知行合一,且行且思;简起来——聚焦素养,总结提炼,简明简约,有效整合;厚起来——开发潜能,拓展迁移,厚植课堂,厚积薄发。君子“四动”则强调以生为本,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指的是“活动、互动、生动、智动”,具体指向于:活动——参与、融入、对话、发现;互动——合作、交流、沟通、体验;生动——自主、探究、实践、魅力;智动——唤醒、启智、多元、创新。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各学科“六义四动”生态智慧课堂教学范式,并开展不同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三、课程实施
在实施“君智课程”的过程中,“智慧课程”以“六义四动”教学生态为主要特征,以追求学生“问、读、思、做、简、厚”之“六义”智慧发展为指向,以追求学生“活动、互动、生动、智动”之智慧“四动”为目标,为学生构建情境化、智能化、互动化、生本化的智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最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动发展、智慧成长。
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同时,基于“君子文化”理念,创新实施国家课程,形成“六义四动”生态智慧课堂教学范式。
(一)课程类别
智慧课堂基于国家课程,从五大类入手实施课程。
1.人文类
人文类课程着眼于创设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围绕语文、英语、书法学科核心素养,将“六义四动”生态元素渗透其中,多向融合。
2.科技类
科技类课程围绕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体会真理的严谨性、精准性,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艺术类
艺术类课程以真、善、美为核心,通过音乐、美术学科,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健康类
健康类课程通过体育与健康、心理学科,着眼于健康知识、行为、情感、品格、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5.社会类
社会类课程发挥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民族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六义四动”教学生态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放在课程的中央,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奋点,聚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智慧课堂成为学生的独特生命体验,学校倡导“六义四动”教学生态。
1.六义
真正的课程是鲜活的。“六义”期待将人文情怀与智慧育人融入课堂,因此,学校秉持课堂六大要义:
(1)问:大胆发问、以问带思、以问求学、活跃课堂
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师以生为本,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方式或手段)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逻辑性、发展性,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积极投身于问题解决的尝试和探索行为之中;学生结合教学主题,运用发散性思维,提出创新性、生成性问题。
(2)读:内外链接、打破时空、拓展阅读、快乐悦读
教师提供读、思、问的平台和支架,教授读中思、读中问、读中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根据教学主题和要素,用“1+x”模式拓展阅读的广度;给予学生多种形式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乐读善读,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3)思:静心思考、思维拓展、创思结合、深度学习
学生能进行深度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善于多向思考,在思维上闪现出灵活性和开放性,生成不拘泥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
(4)做:合作探究、高度参与、知行合一、且行且思
教师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平台开展有效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供教学支架或工具,给予学生充分的合作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有效、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体现个性差异。
(5)简:聚焦素养、总结提炼、简明简约、有效整合
即聚焦单元主题或目标,教学主线或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教学活动意图明确,知识或能力的培养系统化、网络化、科学化、有序化;聚焦学科素养,有效地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及学习策略提炼。
(6)厚:开发潜能、拓展迁移、厚植课堂、厚积薄发
课堂聚焦单元主题或目标,抓好落脚点,深层次、创新性地挖掘教材资源,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拓展知识容量;以点带面,深层次地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聚焦学科素养,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开发和生成教学资源,提供活动平台,将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向课外和生活迁移拓展,厚积薄发,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能力。
2.四动
课程是生命的情态,是智慧的相遇。学校以“四动”涵养学生智慧,让“君子之智”得以华丽绽放。
(1)活动:参与、融入、对话、发现
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多种感官协调作用下主动探索,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发现、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互动:合作、交流、沟通、体验
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活跃、和谐、有深度;对于不同的思考和表达,能给予尊重和鼓励,能进行平等多向的思维交流和对话;在交流和对话中彼此共赢。
(3)生动:自主、探究、实践、魅力
学生懂得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知识,并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展现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并尝试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
(4)智动:唤醒、启智、多元、创新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多维度地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思考和见解,并对学习的拓展延伸有促进作用;能对学习和创新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
(三)“六义四动”教学范式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学生是涌动活力的生命个体,是教育的起点与归宿。在全面实施“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教学必须回归生命,关注生命,承担起让生命飞扬的责任。下图是“六义四动”生态“智慧课堂”教学范式:
1.生动引入,以问带思
说明:生动,即具有活力,能使人感动,起积极作用。自主、探究、实践是生动之要义。教师鼓励学生在生动的引入中大胆发问、以问带思、以问求学、活跃课堂。
实施方法:生动引入是在引入环节,充分发挥教师之智,关注教学原生态、关注师生共同成长,创设必要的情境,生动引入,挖掘无限生机和活力,把智慧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在教师的智慧引导下,以问带思。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导入中静心思考、思维拓展、创思结合、深度学习、体验情感、规范行为,呈现出焕发生命活力的状态。
实施案例: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一课,教师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以实验探究活动为主要载体,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在本环节的设计中,首先以南宁市高峰公园的游戏项目“彩虹滑道”视频入手创设情境,生动引入。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相机提问:“视频中滑道建设在什么地方?”“生活中,我们在哪儿见过类似的斜坡?”“关于斜坡,你有什么特别想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智慧引导下,由“面”到“点”,通过有针对性、有梯度的提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与提问:“为什么斜坡会一端高一端低?”“为什么起点在高处、终点在低处,高度逐渐降低?”“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滑下来,有些物体则是滚下来?”使学生思维不断拓展。
2.活动参与,读做结合
说明:活动是实现预定目的的行为。在“智慧课堂”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认知活动为突破口,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精心设计具有探索性、教育性、创造性,读做结合的学生主体活动。
实施方法:为学生提供参与、融入、对话、发现的教学情境,注重外显行为活动与思维内化活动的结合,重视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教师主导活动与学生主体活动、学生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的协调。让学生在活动中读做结合、内外链接、合作探究、高度参与、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得到发展。
实施案例:接力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教师依据《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抓住一个“美”字,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读做结合中表现美、创造美。首先,教师通过发声活动,将歌曲出现最多的1234567七个音化身为黄鹂鸟的歌声,让学生在模唱中感受歌曲的旋律音高关系,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为了让发声练习“活”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在练声时把手轻轻地放在小腹,感受黄鹂鸟轻快跳跃的歌声及唱歌时的气息。其次,教师通过节奏练习,结合课本中提到的切分节奏型与附点节奏型,通过“蜗牛 慢慢 慢慢 爬”这一简单易读二节奏明显的儿歌形式引导学生掌握两边短中间长的切分音,以及前八后十六节奏型。最后,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律动模仿蜗牛爬行动作,以肢體诱发学生音乐潜能,用动作唤起情感体验。如此一来,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黄鹂鸟的叫声配上旋律成为生动的发声练习,黄鹂鸟和蜗牛的儿歌成为有趣的节奏练习,学生得以充分参与、融入、对话、发现。
3.互动交流,删繁就简
说明:互动强调的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课堂拒绝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崇尚删繁就简,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主动思考,促进高质量教学生成。
实施方法: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教师突出引导与交互,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聚焦素养、总结提炼、有效整合,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增强自主学习体验。
实施案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学生学习本课前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会画直线并明白直线可以无限延长,但由于年段认识水平有局限,理解概念中的“同一平面”“互相垂直”“永不相交”有困难,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有待提升。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注重经历图形抽象、操作、性质探讨等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平行与垂直的知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因此,在本环节中,教师重视学生从互动交流中构建概念的过程,通过“汇报交流—操作探究—分组精练—概括总结”四大流程,删繁就简,逐步概括几何图形的特征,形成空间观念。
4.智动拓展,厚植课堂
说明:教师构建“智慧课堂”需要在拓展环节唤醒、启智、多元、创新,厚植课堂,满足学生课后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分层、分类、综合,使学生智慧持续增长。
实施方法:注重潜能开发、拓展迁移、厚积薄发。课后拓展紧扣目标,注重适切性;挖掘教材,注重针对性;考虑生情注重灵活性。将普适与个性并重,穷理正心,支持学生的深度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学以致用,提炼升华,做到有形、有效、有度,从而激发学生课后探索精神,树立慎终追远的信念。
实施案例:如外研社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2 Dont shout,please!一课,经过“生动引入,以问代思”“活动参与,读做结合”“互动交流,删繁就简”三环节后,教师以快速出示图标的游戏让学生迅速利用本课重点句型描述图片,大声说出图片呈现的规则。接着“趁热打铁”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提问:“Can you say more rules?”智动拓展,互动问答,说出更多表示规则的祈使句。在此基础上,播放校园不文明行为视频,让学生用祈使句描述不文明行为,制定不同场所的规则,学会规范自身行为。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学校文化背景下构建‘智慧课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B26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惠娟(1980— ),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全国实验教学能手、广西“十佳”科技辅导员、南宁市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科学教育。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