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宽,王伯勋,周峻岭 Liu Kuan &Wang Boxun &Zhou Junling
(1.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筑师事务所,美国纽黑文 CT 06510;2.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中国澳门 999078;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260)
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攀升以及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很多高校都进入了整体建设更新迭代的新阶段,对于新型教学空间的需求变得更加凸显。在环境艺术专业规模扩大和生源扩招的时代背景下,师资和教学空间都面临巨大膨胀下的压力,加建、改扩建的教学楼一栋栋拔地而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设计类的主干学科,随着专业本质需求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学科,学科内容的需求、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理念的更新都使得现代教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建筑作为空间容器,是学生最初接触场所,在功能和形式上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更加趋向多元性和开放性。
教学空间作为承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物理空间,它既是教学的场所,也是学生们最初感知和接触的第一空间媒介,通过现场教学,空间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教材资料,是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的最理想的载体[1]。入口、过厅、廊道、中庭、中心广场等围绕着常规模块化的课室,形成教学空间中的共享、开放空间。设计教学内容的铺展和课程成果的展示都在这些节点空间上开展,每一次的成果展示,学生们通过现场展示、汇报和交流,产生专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进而形成对该场域的认同,形成“新场所精神”。
教育革新理念是影响教学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和市场接轨紧密的专业,项目化的需求和导向,促使其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和交叉越来越紧密[2]。相对于过去,由于经济和时代的局限,教学空间仅仅是满足基本的“听和讲”的功能需求,严重制约了创新思维教学的开展。开放性教育理念的引入使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都趋向变革,从单向接收到多样性的积极互动,学生从客体转化为主体,老师成为协助者和辅导者。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多元化教学空间的潜力挖掘成为探索创新化教学和提高办学层次的重要核心。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从最早的布扎体系(Beaux-Arts)到ETH包豪斯体系、伦敦建筑协会AA London、美·德州骑士Texas Rangers等,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模式一直在建筑学的影响下,持续地演变。从包豪斯现代主义宣言的校舍到阿尔瓦·西扎的波尔图建筑学院,教育体系一直在带动着教育空间的转变。国内外的许多高校的教学空间也由原来的封闭单一向注重共享互动,复合多元空间的布局应用发展(如同济大学的C楼),体现教学中“教研一体”的办学特色。通过空间起承转合的有序组织,内外空间的渗透,以及移动展板形成的隔断灵活变化,结合设计教学课程,衍生出一个一个精彩的新场所空间,成为展示和交流的最有活力和感染力的空间。
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1979年系统地提出了两种场所精神:定向感(或导向感)和认同感。定向感就是能够感知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空间的情感认知与文化移情相关,通过情感共鸣,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空间认知,产生归属感的共鸣。由此观之,场所精神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建筑设计风格上的一种突破,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类精神上的期许[3]。空间中充满了人群活动的频发、偶然、潜在着各种可能性,《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的作者意大利的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指出:空间是人们行为的载体,尽管在教学活动中,空间有可能被忽略,但是人们身处不同空间的序列、形式、构型会激发出不同的情绪,也会影响在这些空间里的教学效果。空间不仅仅影响着学生们的精神活动,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不再局限于图纸,开始走出教室拓展到门厅、过厅、中庭、庭院等更广泛的空间中去。开敞、交融的公共空间,蕴含了无限的学习和创造精神,成为设计创新思维风暴的孵化器。在此,设计思维转变带来的新范式塑造了教学空间灵活使用,促使教学空间被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4]。原本局限在教室的讨论、展览、评图等,都更加活跃地展现在这些空间里面,多元化的功能渗透叠加在一起。多中心、多方向模式成为学生的向往所在,这里是学生们展示自我和肯定自我的场所。封闭和开放,教学空间直观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空间不断地衍生和发展,反映了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的变化,反映了教学培养方式的演变,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最终体现[5]。
本文选取国内某设计学院教学楼为例,探寻教学空间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之间的衍生与共生关系。该建筑属于旧楼结合,整体布局呈现“L”型,开敞的通廊和中庭等适应岭南地域气候的空间结构成为教学活动的活跃平台(图1)。环境艺术专业因势利导,各个主题专业设计课程结合现有教学楼场馆空间展开,通过对现有功能使用中的优劣分析,展开针对性的设计,在丰富了开放共享空间同时,也体验了实际解决专业问题。在这个“大型实物教具”中,设计、使用、展览、传播等一系列的体验叠加,使学生们的学习收获更为丰富。在教学学习中,充分开发出了更具实际应用的灵活组织安排,具有以下四类特征。
■图1 新旧教学楼的“L”型空间布局
设计学院周边绿地、广场,成为天然的开放式课堂。设计基础的课程往往具有实验性,开放、自由的外部空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思维发散更具引导性,同时营造的过程有助于吸引和促进人们的相互交流和停驻[6]。教学楼周边绿地也被利用起来、庭院以及围合广场等节点空间,既为大型课程作业提供了施展的场地,又为人们提供集散停留、休息交流的场所,更加促进了设计主题内容的传播,激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起到了对于专业的广泛讨论和交流(图2-图3)。
■图2 教学楼建筑外观及周边环境
■图3 自由、开放的开放式课堂
在《城市意象》中,凯文• 林奇从心理学领域提出“空间感知”,形成了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在建筑空间中也是一样,节点,成为序列空间中的重要部分,往往形成焦点,引导朝着下一个方向探寻,成为建筑内部空间叙事性的有效引导[7]。多样化的空间节点,自发形成了观展流线,结合固有的课室,增强空间的层次性。产生了“动与静”之间良好的渗透,营造了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空间,并为人们的各种活动提供了可能。结合空间流线,营造出具有新的场所精神的内部秩序,在开放创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空间组织方式趋向多变灵活,教学空间可以组成不同的空间形式来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关联丰富,层次多元,对人们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多元复合的空间节点,以学习活动为导向,将一系列空间节点,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有序列、灵活多变地组织起来,从而营造出能够满足多重需求语境下的教学空间,可以更加充分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活力。
入口、过厅、走廊、连廊、楼梯等,这些原本担负着建筑空间中的交通功能,具有连续感和方向性,可以对于空间内部人流流线进行引导、过渡、分流。设计学院通过强化交通过厅和中庭之间的走廊,结合两侧展陈橱窗,设计了一条通过式的展览空间,并结合中庭,提供了流动观展和短暂休息交流的设计通廊。走廊的两边是各个专业课室的橱窗,展览不同课程时段的设计作业,定期更换。走廊净宽有2.8米,空间宽敞,学生在平时的行走过程中,沉浸在设计的场域氛围,可以随时停下来驻足观看,充满了探究研讨的可能,形成了建筑空间功能的深度拓展和挖掘。在不知不觉的学习和影响下,加深了对于专业知识的积累,激发了创新创造的灵感[8](图4)。
■图4 线性空间的设计通廊
共享中庭,作为整栋建筑的交通汇集中心,承载着各类活动的空间构架。在学习流线里面,形成了空间序列的高潮。中庭空间属于静态特征,属于向心型空间,人们更愿意聚集在这里。与流线性空间相比,中庭不管在线性序列还是在垂直方向,都是整个建筑空间中的高潮,有着强烈的空间集聚效应,容易形成中心和焦点,带来人群的瞩目和广泛的活跃度。中庭空间是整个教学楼最具活力的核心点。环境艺术专业的许多大型作业展览、讲座和评图活动都频繁地展开,中庭空间极具张力,可以最大化地凸显教学活动内容主题,反映课程设计活动鲜明的特色和理念,并且满足大量人流汇集的需求。利用活动展架和展台,可以在中庭组合出多个复合空间,适应各种环境艺术专题课程作业展示,同时成为同学们聚会、交流的魅力场所空间。多媒体的介入,大大提升各方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可能性(图5)。
■图5 中庭的垂直共享空间,成为活动主导的核心
“空间”一直被视为建筑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基本的形式表达语言,是现实生活中显示的物体的自然特征和形式[9]。教育理念与教育空间联系密切,教学楼作为建筑教育的物理容器,其场所精神总在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传递着对于建筑空间的解读,教学楼不但提供了教学活动所需场地,还加深了师生对于开放式教育理念的体验,为教育行为的实施提供更好的实践支持。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因其专业属性,更加提倡开放性教育理念,在工作室化教学中,实际项目更加激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创意交流,对于创新和实践,开放多元的教学空间更容易触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忽略。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不断发展,教学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场所——教育空间作为不断发展的有机体,也在不断成长与更新。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变,教学空间和开放公共空间之间弹性变化和复合利用也频繁而紧密。打破了人们心目中教室才是学习的主要空间的固有思想,原来公共空间也可以作为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它的开放性更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学空间和公共空间相互渗透,通过灵活的分隔,进行功能重组,进行讨论、评述、展览、交流等多种活动。这些充满可能性的空间吸引着学生自发地拓展每一个空间新的活力,每一个空间都得到了深入的拓展。
教育空间对于公共开放空间的侧重,引发了教育空间的活动内容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从封闭空间的“传道”,到开放空间的“思辨”,从被动的学习到主动的求知,兴趣和创新思维更容易被唤醒和激活。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开放式点评,建筑空间的改变,形成新的场所精神,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勇于思辨、独立创新的能力。建筑空间的改变为进一步教学模式变革积累力量,每一次改建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和隐语性的场所精神,从而总结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培养创新创意拓展型人才。
环境艺术教学和教育空间的共生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是在一次次探索、尝试的过程中积累产生的。值得关注的并非仅仅结果本身,而是这一过程中引发的思考和争论,对未来教育空间的合理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基于不断发展的教育理念,从开放的教学空间转化为开放的教学过程,促进了环境艺术教学空间和空间教学的衍生和共融,为高校设计教学的创新创意教学开拓更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