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CT诊断在椎体成型术中的应用

2021-10-25 03:42肇启萌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穿刺针套管椎体

肇启萌

(华君医院—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济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OVCF)属于老年人群十分常见的一类骨折,骨折发生与骨质疏松引发的脊柱骨量明显减少、既往骨折史以及跌倒有着密切关系[1]。患者临床特征是腰背疼痛、后凸畸形、背部肌肉抽搐与痉挛、椎管狭窄以及腰椎滑脱等。以往开展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无法迅速减轻患者疼痛以及矫正畸形,老年患者受疼痛剧烈影响,导致活动量明显降低,长时间卧床,使得骨量更进一步丢失,出现再次骨折现象。老年患者常伴随一系列基础疾病,骨折的发生会造成其合并症迅速恶化,使得并发症出现概率大大增加,从而导致畸形、残疾与寿命缩短等不良后果。因此,为OVCF老年患者开展有效合理的治疗措施对改善其临床症状意义重大。椎体成形术(PVP)属于OCCF治疗中的常用术式,有研究发现[2],PVP术中加用CT诊断能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感,防止出现畸形改变。为此,本文就OVCF患者行CT诊断于PVP中的应用价值开展分析,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OVCF老年患者共78例进行研究,其中包含男性30例,女性48例。年龄在61-88岁,均值(72.56±2.35)岁。病程3-30天,均值(16.45±3.26)天。骨折原因:28例为交通伤,39例为摔伤,7例为重物砸伤,4例为其他。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纳入标准:(1)均经CT以及X线检查明确诊断为OVCF。(2)年龄≥60岁。(3)与手术适应证相符。(4)均取得患者和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排除标准:(1)椎体压缩程度超过III度及脊柱肿瘤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病理性骨折者。(2)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疾病者。(3)造血系统存在功能障碍者。(4)存在精神类疾病者。(5)妊娠或哺乳期女性。(6)拒绝参与或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于CT指引下开展PVP治疗,选择螺旋CT(飞利浦256排),设置参数如下:管电压120kV,层厚度及层间距在2-3mm,管电流20-30mA。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悬空其腹部,在闭合复位的基础上,于背部的正中线黏贴金属线当作参照,于CT指引下确定进针的路线及穿刺点,给患者开展常规消毒铺巾,后用1%利多卡因开展局麻,于CT指引下缓慢进针,当到达病椎大约0.5cm位置时开展CT扫描,对穿刺针的穿刺点、患者头足和前后方向进行合理调整,穿刺针进入到椎体后的1/3时,缓慢抽出穿刺针内芯,植入导针,沿导针植入工作套管和扩张套管,使其前端处在椎体的后1/3左右位置。通过工作套管置入精细钻大约2cm,选择CT横断面测量至椎体前缘距离,常规情况下在3-4cm时取出精细钻,将带有造影剂扩张球沿工作套管置入椎体中,压力至合适范围则拔出球囊内芯,能使球囊往骨质疏松位置扩张,注入2-3ml造影剂,合理控制注入压力。调配骨水泥,选择带芯的骨水泥注射器注入1.5ml左右骨水泥,结束注射后,经CT仪开展快速扫描,对患者骨水泥分布进行观察,当无显著骨水泥外渗情况,需再次将1.0-1.5ml左右骨水泥注入,后再次开展CT扫描,观察骨水泥分布情况。注射骨水泥期间,不断旋转注射器和工作套管,等5-10分钟后,外界骨水泥全部凝固后。将注射器和工作套管同时拔出,手术结束。

3 观察指标:(1)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前与术后1天及3天选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对所有患者开展评估,0分:无痛;1-3分:较度疼痛,机体可以忍受;4-6分:中度疼痛,机体感觉疼痛明显,较难忍受;7-10分:极度疼痛,机体不能耐受。(2)日常生活能力。分别在术前与术后1天及3天选择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4]对所有患者开展评估,重度依赖:≤40分;中度依赖:41-60分;轻度依赖:61-99分;无需依赖:100分,分数和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3)椎体高度。分别在术前与术后3天经X线检查对所有患者椎体前缘、中部和后缘高度的变化情况开展测量。(4)并发症情况。

5 结果

5.1 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对比:术后1天及3天,患者的VAS评分比术前有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比术前有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 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对比分,n=78)

5.2 术前术后椎体不同部位的高度改变情况:术后3天,患者椎体前缘、中部以及后缘几个部位的高度和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术前术后椎体不同部位的高度改变情况

5.3 并发症情况:本组78例患者(共86椎)中,8例出现骨水泥往椎体前方或者侧方渗漏,5例往椎体后方渗漏,3例注射骨水泥时感到胸闷气紧,予以5mg氟美松静滴联合吸氧后明显好转,均未产生肺栓塞与神经损伤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讨 论

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日渐加剧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发生改变,OVCF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其具有较高致残致死率,已对患者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如何选择与老年患者的病情发展及身体机能相适应的治疗手段,并于短时间中促使其椎体功能恢复,已逐渐成为临床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临床治疗时多选择复位后手术,而PVP的应用对提升手术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均有着积极作用。

本次研究发现,术后1天及3天,患者VAS评分比术前有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比术前有明显升高,说明在CT指引下开展PVP能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这和黄约嘉[5]等研究中结果一致,证实了CT诊断在PVP治疗OVCF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传统PVP治疗中常选择C形臂X线进行辅助操作,但X线是二维成像,不能对患椎的正位和侧位开展监测,需对透视机方向进行不断调整,以得到穿刺针位置信息,操作较为繁琐,会延长手术时长,术后的疼痛风险更高。但通过CT扫描能避免上述缺点,不仅能精确模拟出手术路线,经三维成像功能与角度测量工具,能准确测量出穿刺点位置,避免盲目穿刺;经实时采集三维图像,能避免体位改变造成的误差;清晰展示出椎弓根上穿刺针的位置,减少患者和术者承受的X线辐射剂量;成功穿刺后,能清晰显示穿刺针在椎体中所处的位置,确保骨水泥顺利灌注[6]。利用上述优势,CT诊断能保障PVP顺利开展,减轻术中及术后患者的疼痛感。严志民[7]等对PVP中应用CT诊断的患者椎体形态变化开展观察,发现术后的椎管大小以及椎体高度均能维持超过1年。本次研究显示,术后3天,患者椎体前缘、中部以及后缘几个部位的高度和术前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CT指引下开展PVP能维持椎体的高度,避免畸形改变。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考虑原因可能是术者于CT指引下严格依据操作规程开展操作,能防止操作失误造成的并发症。

总之,OVCF老年患者PVP中应用CT诊断可增强其椎体力度,降低其术后疼痛感,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采用。

猜你喜欢
穿刺针套管椎体
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模拟研究
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治疗“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无菌棉签按压法拔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针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