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聘环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510225)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学校在做好学生管理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教学管理来约束教师的行为,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联动整合。尤其是在“双一流”的背景下,学校更应该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对高校建设所提出的要求和期望,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力争做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双一流”高校,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均采取平行开展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两部分工作虽然有较多的交集,但是并没有形成交叉联动。学籍、课程等内容是目前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心理、政治等思政教育是学生管理的侧重点。如果能够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在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减少教职工的工作量,实现高效教学,提升学生整体素养。尤其是在建设特色教学风格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更是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学校现存问题,推动特色教学项目的发展。另外,通过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联动,两方面的教师能够进行深入的交流,让教师对高校教育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
目前,很多高校仅仅将“教书”作为主要办学目标,忽略了“育人”对于学生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学生往往会陷入“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只注重专业成绩的提升,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往往很难适应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难以为自身成长以及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很少有学校能够实现管理资源的共享,因此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学生管理,都存在沟通低效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另外,学校没有结合各个部门工作内容制定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具体工作的情况难以通过考核体现出来,再加上日常工作中缺少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就会导致管理措施与实际问题不匹配,影响工作效率。部门之间不能形成有效沟通,甚至存在不配合等问题,导致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目前,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交叉。但是,部分学校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权责进行有效划分,并且普遍存在“事少人多”的情况,很多工作人员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工作态度,“踢皮球”问题严重,很多计划难以得到落实。这就导致很多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师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不利于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首先,学校高层应该认识到统一高效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目标的统一与联动。让教学管理部门能够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意义,在保证学生学分修满顺利毕业的同时,为学生个人素养以及政治觉悟的提高创造良好环境。对于学生管理部门,则应该积极思考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专业素养的方法。
具体来说,学生管理部门需要与教学管理部门沟通近期工作目标,明确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同时针对学生发展方向,明确教师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进而保证“两目标”的统一性。
承担教学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自上而下为教务处、教办、各班学习委员,这中间还需要系部、教研室、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协助;承担学生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自上而下为学工部(学生处和校团委)、学办(院团委)、各班班长(团支书),其间同样需要班主任等人的协助。不难看出,两支队伍在人员上存在交叉和重叠。在人员上将两支队伍有效整合、强化队伍建设,可以将原本松散的平行关系转变成紧密的协同关系,畅通信息渠道、理清工作思路、扫清工作盲区。例如,将部分青年教师安排为兼职辅导员或兼职教学秘书;让辅导员承担部分思政课的授课;将教学秘书安排为班主任等。
好的制度设计是成功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具体说来,可尝试制定以下几点:定期召开两办工作通气会,对一段时间的教风、学风、班风、学生成绩、学生实践实习等工作一并在会上进行信息共享;遇到特殊情况,由分管领导商议后召开专项会议进行讨论;会议的开展需要班主任、教学秘书、各个系部负责人参会,对具体制度提出优化建议;对兼任班主任、教学秘书等工作的教师,需要适当减免工作量的考核,并在考核评教时给予其适当的加分。
在坚持落实科学制度的前提下,保证相关措施得到充分落实,才能有效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效果。所以,高校可以在以下工作领域内推动措施的联动:
校园社团活动往往是学生工作的核心所在,一般来说学校的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会主要承担这部分的工作,一些大学生实践技能比赛、创新学分审核等工作则由各个院系教学管理部门承担。由此可见,在社团工作、实践活动等方面,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有一定的重叠。学校可以将两者进行优化融合,让学生能够在获取学分的同时,参加内容更丰富的社团活动,并提升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在学风考风建设方面,学校可以将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整合起来,对学风考风进行联合检查,实现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的全方位考察。通过观察学生状态反观教师教学状态。
部分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游学项目、奖学金评定工作。学校则可以优先将奖学金评定给几级参加游学项目并有优异表现的学生,同时在学生参加游学项目的过程中,奖学金的评定也可以作为其成功的参考因素。
在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并且很多学校实习、就业工作已经落实到学院,因此如果能够实现实习资源与就业资源的联通,让学生能够在对口单位进行实习,并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工作机会,能够为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打通良好循环。
教职工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是决定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高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管理能力培训,对高校教育工作发展方向、先进管理理论进行培训,从而丰富教职工的管理手段,提升其管理能力。与此同时,高校也应该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培训效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培训结果进行优化。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包括没有形成全面的培养目标,工作效率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权责划分不明确。高校需要保证培养目标的联动性,保证工作队伍上的联动,通过优化调整保证制度上的联动,保持措施执行时的良好联动,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高校也需要积极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