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的意义探索与实践优化

2021-10-24 20:05:33何巍
高考·下 2021年9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实践创新

何巍

摘 要:关于群文阅读,王林、于泽元等认为,“所谓群文教学,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教学模式逐渐僵化、师生交流出现了信息交互中的阻碍的教育困境阶段,我们以群文阅读本身的原理和实践现状为基础,对群文阅读的实践路径优化方案和进一步发展空间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群文阅读;实践;价值;优化;创新

一、群文阅读的可行性

(一)群文阅读的出现与发展

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关注的部分,阅读能力的培养正在教育中心方向延伸发展。21世纪以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和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简称PIRLS)等多次开展全球范围的阅读素养测评。多文本阅读成为一个重要培养目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命题。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一个简称,产生的背景为多重模式的语文教学改革层出不穷。语文教育模式改革受到了很多关注,开放性、综合性,以及对多向度信息的归纳处理能力成为了关注热点。这些年的发展,群文阅读基于其可行性,很好地适应了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需求。当下许多问题随之产生,亟需给出解决方案。教学方式的拓展、教育水平的提升,是群文阅读最终关注并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二)群文阅读的实践现状

这些年来,群文阅读走过了多个阶段,已经推广普及,惠及全国千万师生。

第一階段,群文阅读的理念逐渐建构起来。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命题,群文阅读面临着教育模式理念的赋予,以及全新概念的叙述。这一阶段结合了我国“一篇带多篇”“主题阅读”等阅读教改成果,借鉴了以往教学案例,编写确立成群文阅读基本理论。

第二阶段,群文阅读开始在区域进行试点,以科研理论与具体案例引导教改实验,努力培育生成实践样本案例,不断检验群文阅读教学基础理论的实用性,调整和优化群文阅读及推广行为,在不断深化中逐步形成一套便学利教的群文阅读实践体系。

从第三阶段开始,群文阅读已经走到了深化推广阶段。在这一阶段,实践优化仍在继续,率先在四川、重庆、河南三省(市)开展全面深化实践,成果辐射全国20省(市、区)100多个实验县(市、区)3000余所实验学校,推广趋势愈加明显。

由以上阶段可见,群文阅读走过了较长的道路,经历了理论建构、教学试点以及深化推广阶段,已经走到了一个较成熟的阶段,这也可以作为证明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的一点。

二、群文阅读对于语文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群文阅读的原理

在不断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中,单元整合、教材整合等形式已经有所发展,但缺乏系统性。群文阅读的定义包括了师生双方、议题、单位时间(通常为两节课)、文本阅读、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等诸多要素。群文阅读是一种结构化的阅读模式。看似群文阅读将不同文本放在一处进行分析,有东拉西凑的问题之嫌。但实际上将不同文本放在一起,主要目的是确立一个核心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发散开去,在不同文本中搜集相关信息,梳理出一个清晰的理解结构,以获得更为全面的结果。

语文阅读本来在文本中就是打通的。例如:思想情感,一般一种思想情感统摄全篇,在不同作品中品读情感,定然有“同”与“不同”的部分,更深一层理解语文世界的情感交织与内涵。再如将文本中的同一种写作技巧(如反复写法)放在一起,进行比对综合分析,比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中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渲染离情,“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中强调意义、增强语势情感等。

(二)群文阅读的教学意义

1.拓展学生的阅读与知识体系层面

在群文阅读的实践教学中,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不局限于字句之间,不断提升。阅读共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阅读;第二层是检视阅读;第三层是分析阅读;第四层是主题阅读。在基础阅读中,主要局限于字句语言之间,或是内容的粗略了解,不需要文本的梳理、深度理解和总结。第二层检视阅读是指系统地略读——书名、评语、序言、目录、相关章节、最后数页,以及粗浅、不停顿的阅读。这两层属于阅读中最易于达到的层面,同时也是阅读提升之前最基础的环节。群文阅读主要在于提升和拓展第三、第四层面,将书中的重要篇章列出来,说明它们是按如何的顺序组成一个整体复杂性的结构,发现作者的意图;这两个层面是对文本的分析以及对主题的提炼,内涵的挖掘和外延的拓展。那么在群文阅读中,结合不同文本,提取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将视点放开,脱身于某个特定篇章,获得自由的读者视角与开放性的解读空间,在分析层面和主题层面提升并深化。

2.增强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

整合是个不断思考、相互关联、系统化的过程,笔记和总结是种方法,但要注意整体的过程。阅读时就系统化地阅读,内容才利于整合。不同类型的信息要多想想它们之间的关系。思维尽量系统、结构化,如这种思维树形结构,将一个主题有结构、有顺序地整合在一起。信息整合能力细分为三个小方面: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信息的拥有和获取是两个概念,获取信息是一切阅读深化的基础。在群文阅读中需要获取许多来源的不同文本,需要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作为信息接受者而理解各文本中的信息。面对杂乱无序的信息,我们必须具有信息识别能力,要能够正确分析、判断信息的质量及利用价值,要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无效信息。我们通过对信息的获取、鉴别、筛选后,将这些有用的信息与我们自身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再经过我们的认真分析、综合判断、深度加工而转换成新的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群文阅读正是要求在复杂文本元素中提取可以分析的精华内容,减少之后阅读中的干扰和工作量。比如:对于某方面描写的理解,搜集相关文本后排除不相关的语句,脱离语文教学之前模式化的限定性理解。

3.创新拓展学生阅读的方式,提出更多可能

群文阅读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定式,包括内容情节与写作形式等方面。比如:文章开头的设置,在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中常常是“很久以前,……”的思维模式,而结合古希腊神话的阅读,我们会发现他们重视一个精神根脉的空间性强调,比如:从“奥林匹斯山”开始讲起。这就是一种与思维方法结合的阅读方式。

阅读方法是理解读物内容,从中接受信息所采用的手段或途径,有不同的类别和层次。比如:按文体阅读,有散文阅读法、小说阅读法、诗歌阅读法等;阅读笔记方法,有画重点、写标题、编写读书提纲等;与思维方法结合方法,有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和演绎阅读法等。在群文阅读中,为了获取有效信息、提取主要内涵、升华总结主题,我们在教学中创新拓展学生阅读的方式,提出更多可能。

4.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在群文阅读后,必然出现的是学生的阅读面变宽变广,即要求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又要保证教学质量,这对于教师来说需要综合性的提升,对于整个语文教育质量也将有一个质的飞跃。更有利于打造学生、教师“双中心”,营造“学生的课堂”,同时打造“探究的课堂”“讨论的课堂”,重化阅读教学中探究、讨论的环节,在“群文”中加强师生互动,将课上课下时间有效利用,获得最高效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5.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开放性

学生学习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这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格外重要。高中语文教育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核心目标,通盘考虑,综合开发。在群文阅读中,文本容量增大、阅读空间拓展,提倡自主阅读、经典阅读;借助课内资料,促进课外延伸;展示阅读示范、引领同伴互读;这些都是群文阅读对语文阅读课堂的促进方面。群文阅读引领灵活、开放的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训练,针对学生的阅读文本选择、学生理解思维的拓展、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方面。

三、群文阅读的实践路径优化方案

(一)对于高中学生群体的群文阅读探究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高度,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信息接受和归纳总结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这时进行群文阅读的语文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一方面来说,高中生面临高考,应试需要硬核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避免刷题、硬性死记强背的僵化语文教学的弊端。另一方面,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与高等教育相衔接,优化阅读路径,拓宽语文教学视角,向更强逻辑思维和学术视野方面靠近,做好语文阅读教育的衔接。

(二)群文阅读的发展空间

1.增加语文阅读中组元的可能性

“以一带多,精学一篇”,例如:思维方式的组元、文化背景的组元、写作虚实手法的组元、情感基调与理性抒发的组元……语文阅读中可以有各种方式的组元,从文本主题、结构等方面增加层度交织,更能够深化理解,锻炼阅读思维。培养高中学生辨识与提取、比较与整合、评价与反思、应用与创意这四项最基础的能力,发现异同,之后有效整合。从单元体例来看,有以能力训练组元的,有以文章题材组元的,有以文章主题组元的,有以写作项目组元的,还有以方法指导组元的,以知识系统组元的等。

2.拓展群文阅读活动平台

2018年11月22日,第八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暨全国第六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在重慶开幕,旨在搭建专业的阅读教学交流平台,向全国教育同行全面展示这一年来群文阅读研究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和丰硕成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群文阅读活动平台搭建起来,例如:学习交流论坛、教师体验式研训活动、教研活动中心、优质课堂评选活动等形式,全国范围内的各级群文阅读研、赛、评、展活动,搭建群文阅读交流共享的平台,研讨优秀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成果,探求群文阅读飞跃提升,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3.在更多教学方面综合借鉴

群文阅读的提出、发展与推广值得语文以及其他学科教学领域的广泛借鉴。在教育模式僵化、急需改革的教育界大背景下,群文阅读为语文阅读专项提出了可行有效的方案。在其他学科、以及各学科各专项教育方面也可以借鉴群文阅读的思路,优化方案、转换思路,争取跨越式发展,打造开放、灵活的教学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更新学习方式,加强探究研讨意识,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数学的情景式生活化教学、生物的自然生态观培养方案等。

结束语

在以上论述分析中,细化分解阐释了群文阅读课型分类的四个标准——学本视角、实践视角、建构视角和文本结构视角。在学本视角中,分析了群文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获取、加工、拓展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以学生能力的提升为核心目标,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学习本身、学生主体为主要关注点。在实践视角中,深化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基于现实语文教学的困境,寻找切实可行的出路,在群文阅读中实践创新、拓宽路径,以增加组元的可能性等为细节方案,增强学习实践中的灵活性能。在建构视角和文本结构视角中,群文阅读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在不同知识层面构建思维体系,形成结构化、复杂性、层次性的语文教学,培养阅读核心素质,实现结构化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

[2]董红红.在群文阅读中实施“五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6(Z1).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实践创新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14:35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