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洋
医院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是医院设备信息化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合理评估固定资产价值,减少固定资产损失,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残值,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防止和杜绝资产浪费与流失是现代化医院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现结合本院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和处置流程进行分析,并探讨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现代医院国有资产科学管理流程及处置办法。
一、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重临床科研,轻资产管理。国有大型医疗机构的管理者,普遍存在重视临床科研,忽视固定资产管理的现象。医院在固定资产的购进、使用、日常管理统筹归设备科管理,由于对固定資产管理没有足够重视,医院未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购买、入库、领用、报废等流程实施内部控制,包括固定资产在购置前的参数制定、可行性研究及论证制度,设立依据资产价值范畴自行采购或委托代理形式的公开招标采购制度,以及招标后设备购置验收、发放、保管、保养等。一项医疗设备从立项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应由资产管理科、医学工程部、财务科等科室统筹协调合作来完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院内调配手续,各职能科室沟通不及时,如资产管理管理科不能及时把调配情况通知财务部门,以至于某些设备已经更换了多位主人,而财务的账面还停留在原来的部门上,常常发生账实不符现象。
2.疏忽对报废设备的管理。长期以来,医院只重视医疗技术进步及业务收入增长,而疏忽对医院内部成本和现金流动性的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处置和报废,是医院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提高效率的一个突破口。以往只注重资产的购置、使用,而忽视了日常维护及报废方面的管理,在处理报废医疗设备时缺乏相应的设备残值评估制度,审批程序不规范,报废的设备没有经资产管理工作小组的鉴定。由于医疗设备种类繁多,涵盖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固定资产在购置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及科学论证制度,在购进后建立设备报废的评价和鉴定标准。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既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又要求执行过程中的原则性。因此,迫切需要成立一个设备评价和鉴定机制完善的工作小组。
3.与财务总账对接不及时。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与财务脱钩,报废手续不及时致使账实不符一直是各大医院设备科管理固定资产面临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医院对科室报废固定资产实施一次性计入相关科室成本并实行成本核算,在科室核算上,随便报废固定资产影响整个科室的平均效益。特别是对于已超过医院会计制度规定使用年限或不能使用的急需报废的设备,容易造成对医疗设备报废论证不充分、存在人为损坏或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等状况。为了不影响科室奖金的核算,往往先把科室明细账进行了报废处理,但由于办理报废手续不及时,财务总账尚未进行处理,从而造成财务总账与科室明细账的账账核对不符。
4.固定资产缺乏合理的调配机制。部分科室盲目追求“新技术”、“新项目”,对部分技术项目的可行性、实用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论证不充分,导致购置的设备或因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不足,或因缺乏技术人才,或因人员流动而闲置,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浪费。继而出现了一些固定资产在缺乏必要的划转手续的情况下被医院上下级或相关科室之间随意调用。更有甚者将长期不能使用并已核销的固定资产自行拆卸使用其零部件,使得本可以进行回收拍卖的旧设备丧失了其剩余功能和价值,也加大了资产评估和转让出售的难度。由此可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院内调配手续的重要性。
5.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规范,坏设备不送修。绝大多数医院各类固定资产都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有些部门管理职责不清,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有的科室考虑维修成本的原因,将出现故障的设备放置一边而不送修,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一些科室之所以申请报废是因为想购置性能更优、功能更强的设备。事实上,一些被报废的固定资产仍具有使用价值,通过医学工程部论证财务走账后完全可以转交给有利用价值的科室,减少资源的浪费,但一般只要经管科室提出报废申请,都能得到批准。也有的设备远没有达到有效使用年限,或设备到了折旧年限不扣成本,未经报废批准闲置或淘汰。更有甚者在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暗箱操作,不按规定通过地下渠道私自处理,非法所得归个人或小部分知情者所有,给医院带来了不少经济损失。
二、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的物质要素和必备条件,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院积极探索和创新现代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以下是我们的探索实践。
1.健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 。本院成立了由分管院长为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及部分临床专家组成的国有资产管理小组,制定固定资产采购预算评估程序,完善固定资产审批和监督制度,定期召开管理工作会议,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梳理、核实、维护。积极参与新设备购置、资产的招标、评估,协助临床专家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估,力争新设备在能够满足临床使用需求的同时又保证执行过程中客观公正的原则。
2.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本院落实条码入库管理,采用最新的条形码技术,对医疗设备、耗材进行“身份证”式管理。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固定资产的档案管理、定位管理、动态查询。利用条码信息介质,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并将医院的医学工程部、国有资产管理科、财务科和临床使用科室捆绑在一个系统中,一旦设备耗材在系统中进行出入库处理后,系统将根据设备耗材的类别和启用时间自动生成编码,形成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管理平台。
3.资产报废评定组织的建立。设备报废的评价和鉴定工作由医学工程部、国有资产管理科、监察科、财务科、使用科室组成固定资产报废鉴定小组。参与鉴定的相关人员应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合规处置回收,并做好固定资产报废清理以及残值回收台账的登记,切实做到有账可查,杜绝科室或个人私开“小金库”等违规现象,确保医疗设备报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严格落实。
4.建立固定资产处置责任追究与绩效挂钩制度。国有资产管理科定期开展资产清查,核实资产数目。除了定期盘点还要对使用科室进行考核,建立科室及个人绩效考核与固定资产工作质量相挂钩的责任追究制度,目的是为了监督和处罚一些报废论证不充分、存在人为损坏以及维护保养不到位等情况,特别是因各种原因将未到使用年限的医疗设备提前报废。将购置成本一次性计入科室成本,这样因提前报废而未能产生的折旧不足已冲销设备购置成本的残值,使科室固定资产成本大幅增加,发挥绩效考核的约束机制和应有的激励作用。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减少科室随意报废的情况,预防和减少资产的流失,也使资产得到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5.拍卖报废医疗设备。本院每年需要报废处置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大,原值高且种类多,涉及医疗设备、信息设备、后勤设施等,特别是面临着处置资产的价值无客观标准认定时,是应用拍卖机制处置资产的最好方式。对已无任何再利用价值的报废设备进行公开拍卖,处理前要认真检查,确定待处理设备及数量,报固定资产工作组批准后公开发布报废设备的拍卖信息。报废设备拍卖采取公开、竞价等方式,规范操作程序,实行招标处置,做到全程监督,保证客观公正。正确对待固定资产报废的每一细节,目的是使废旧设备获得一个合理的卖价,最大限度回收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成交后签订合同约定安全规定,防止旧品流入黑市对社会造成危害。
6.放射性设备的报废处置。具有放射性物质的设备零部件及其材质若随意处置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伤害,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我们通常将该类设备按照有关规定或交给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置。
本院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规范固定资产处置流程,引入固定资产处置与绩效考核挂钩机制,保障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规范、高效、有序。精细化的管理,使本院近年来设备的闲置情况得到明显好转,不报废或盲目报废的现象有了很大改观,设备的使用发挥到最大效能,使得医院每年投入在固定资产上的有限资金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有效地助力医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