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宁
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连锁超市为主的商业上市公司,以批发零售为重要内容,包含蔬菜、食品、水果、文体用品等多个领域,日用品工业品及塑料制品加工,物流配送服务,加工配送服务,电子商务等。集团旗下还有中百百货、中百超市、中百仓储等商业品牌,以其多种多样的商品和品质优良的服务为消费者创造全新的购物体验,日益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目前,海量而复杂的数据涌现在各行各业的视野当中,中百集团作为武汉同类型批发企业的商业巨头之一,也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定位,并利用“互联网+”作为有效载体,实现共享经济与价值创新相结合,为老字号注入新血液。本文从中百集团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来分析其财务报表情况,透过报表数据发现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
一、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质量分析。从2015年至2019年中百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是6590.67、6449.21、8526.56、8009.77、12240.11万元,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的余额比上一年仍增加了52.81,且应收账款增长率远高于营业收入增长率,说明企业在这个阶段通过放松信用政策的手段来刺激营业收入,这样做虽有助于提高收入,但应收账款存在许多坏账,会使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减慢,从而会降低公司资金的经营效率,带来重大财务隐患。
2.总资产周转率分析。从2015年至2019年中百的总资产周转率分别是1.88、1.74、1.81、1.93、1.81,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如下:2014年起中百集团不断扩张,如收购山绿农产品集团股份;部分子公司新设门店,增加区域性覆盖,导致大量购置经营性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增加了无形资产。到了2016年顺应大数据时代,扩大规模发展连锁网点,“互联网+”并行,中百进一步增加总资产。然而综合资产持续增多但是周转率能力较低,资产管理能力不高,无法尽早提升使用效率,空闲资产不能得到合理使用,造成总资产周转率较上年有所下降。但是从2016 年开始中百集团通过与永辉超市合作,推出了新的销售模式,积极推行企业经营管理“合伙人制”变革,通过对内部体制的深化改革,积极转换经营机制,践行融合共创共享企业文化,稳步推动了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整体经营效益稳中向好,自2017年起总资产周转率呈现出增长态势,并不断与永辉超市靠拢。
3.存货周转率。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日用百货的需求大增,为了及时供应市场需求,中百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存货周转率均在较低水平。2020年第一季度武汉的疫情形势严峻,在此期间中百集团的800多家门店承担起武汉市一半以上的民生保障需求,特别是蔬菜供应占据了全市近85%的份额,其每日库存储备数量超过平时储备10倍以上。
二、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表示其对负债归还的承受能力与确保程度,关系到企业举债经营或继续经营的发展。它是债权人考察的主要基础,是借款人借款的依据内容,资不抵债导致破产归根结底还是偿债能力问题,只有具有一个良好的偿债能力才能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营运资本。中百集团从2015年到2019年流动资产始终小于流动负债,并且负差值越来越大,2019年营运资本创下历史最低值-23.54亿元,较2015年流动资产降低2,流动负债增加12。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超市的交易款项可以迅速到账,给企业带来大量的现金流。然而,在供应商方面,中百并不需要立即支付款项,2015年-2019年中百应付账款占流动负债的比率从32.22升高到40.84,说明中百与供应商就结算方式谈判时能力越来越强,能够利用商业信用来支持自己的经营活动。
2.流动比率。当前专家学者都认为公司最佳流动比率在2左右,其中批发零售业产业的流动比率可以稍低。中百的流动比率不高,且五年内的变化不大,自2015年至2019年流动比率分别是0.67、0.64、0.65、0.72、0.58。2014年-2016年中百集团处于混合所有制改革阶段,公司大力推进门店调整,导致现金赔偿负债,使其短期债务偿还能力下降。但是通过各个低效门店的整顿调整,中百的现金赔偿量逐渐受到了抑制,从而使2017年使流动比率有些许回升。
3.资产负债率。中百集团资产负债率自2015年至2019年分别是65.43、66.87、58.14、54.68、61.2,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下降幅度不大,2015年-2016年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水平,2017年以后开始低于行业水平,说明企业在稳健经营。2019年负债率突然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中百集团流动负债中占比较重的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预收账款较上一年大幅度增加。随着我国零售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中百集团还需要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偿债能力。
三、盈利能力分析
1.主营业务利润率。中百集团2015年至2019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分别是20.16、20.38、21.21、21.99、21.83。自2017年中百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引起这种提升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2017年中百与多点生活(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通过“自由购”和O2O这两个项目,同时依托模式互补和资源共享,实现了商品、仓储、物流、营销、技术、会员的一体化。其二,中百集团利用线下门店资源、仓库和商品供应链,结合多点生活的技术效率和线上流量以及大数据的运营,全面完成了新零售的数字化改造,解决了排队时间长、价格不统一、用户流失和电商冲击等传统零售商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整体门店的运营效率有所提升,促使其主营业务利润率大幅度上升。
2.總资产净利润率。中百集团2015年至2019年的总资产净利润率分别是0.04、0.1、0.9、5.55、0.15,由此发现2017年-2019年的资产利润率呈现一个倒“V”型。其一,2019年中百提前终止了“长江楚越-中百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项目,于2019年8月回购专项计划门店的物业,增加了当期房屋及建筑物净值合计10.03亿元,导致总资产金额较上年有大幅度增加。其二,为了提前终止该项计划,中百集团向银行借了大笔款项,导致本期的财务费用较上一年增加了138.15。其三,2018年中百集团子公司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珞狮路仓储卖场房屋征收收到拆迁奖励补贴,而2019年并无此款项,导致公司其他收益也较上年有大幅度降低,其四,2019年中百非流动资产报废损失高达4092.5万元。因此,2019年的资产利润率较2018年呈现断崖式下跌。
3.营业收入与净利润。2015至2019年间,中百集团的营业收入总额分别是164.01、153.66、152.06、152.08、155.48亿元,整体呈下降趋势,自2015年到2017年间,营业收入连续下降了7.29。中百集团的净利润更是不断下降,从2017年的6764.62万元降至1019.65万元。其扣非净利润从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出现负数,分别是-3764.1、-23349、-4739.72万元。2018年-2019年,营业收入渐渐回升从152.08亿元上升至155.48亿元,与此同时,扣非净利润也由负转正,分别是2946.09万元和3321.92万元。中百集团营业收入下降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受电商行业的冲击,传统零售商急需转型;第二,2015 至 2017 年间,中百在频繁关闭线下的实体店铺,每年也会因此形成很大一笔损失;第三,中百本身没有从根本上快速完成转型,而是依靠非经常性损益创造利润“拆东墙补西墙”。
在2018年以前中百集团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始终为正,且在不断增长,但2015年-2017年的扣非净利润都为负数,说明净利润中包含了大量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创造的利润,由此可见中百集团在 2015年至2017年间的实际盈利情况并不理想。中百通过各种盈余管理手段实现扭亏的目的。①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5年第四季度中百集团对外转让持有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3000万股股票,取得一次性款项10590万元,并将其作为投资收益,极大地贡献了当期的利润。但是对于中百来说,汉口银行的股份盈利能力一直不错,没有理由放弃这个优良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②转让子公司股权。中百集团在2016年分两次分别将全资子公司中百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70的股权和子公司武汉科德冷冻食品有限公司51的股权进行转让,且接收方有四家都是中百的關联方。通过两次股权的转让,中百集团收到7767.62万元的转让对价,并将其全部计入到了2016年当期的投资收益。③政府补助与财政补贴。中百集团的实际控制权其实是属于武汉市国资委的,同时,中百集团在武汉市甚至是湖北省,一直都是老牌零售业,效益也非常不错,为当地经济做出过巨大贡献,对当地政府而言,这样优秀的本地上市公司,也是其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中百集团经营不佳、甚至可能面临监管处罚时,当地政府不会坐视不管。从中百集团披露的财报中可以看出,2015年至2017年,中百集团分别获得了2387万元、5077 万元和 2448 万元的政府补助,而且其中大部分被划分为与收益有关的政府补助,并被指定为用来弥补之前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一次性全部计入了当期损益中。④利用资产证券化处置固定资产。中百集团对外披露的公告指出:进行此次资产证券化运作的目的是为了开拓融资渠道,盘活现有资产,为公司提供资金,但从年报数据发现,中百集团 2016 年前三个季度的利润累计已经出现了亏损,第四季度创造的利润大小至关重要。而此次资产证券化收益确认的时点、协议内容安排很微妙,此次资产证券化项目被分成两次完成,分别在 2016 年及 2017 年完成跨年度确认,以致两年的净利润都得益于该运作创造出的巨大利润而扭亏为盈。
四、总结
中百集团在行业转型期出现盈利不佳时,为避免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受到监管惩罚,在上市公司与监管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且会计信息具备契约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出售股权、利用政府补贴以及采用新型的资产证券化运作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使2015年-2017年的净利润扭亏为盈。但是此类非经常性损益创造的利润不具有持续性,上市公司依靠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扭亏为盈并非长久之计。企业必须加速转型,从而适应新时代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