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娥
(昌邑市人民医院 手术室,山东 昌邑 261300)
手术室是提供急救与治疗的重要场所,但是基于疾病种类多、风险性高、技术性强、工作量大等特点,也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室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手术室护理缺陷,不但影响护理质量,还会导致患者的功能损害,严重患者有致死风险[1]。所以,为了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护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要求,以提高患者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经证实,细节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显著,整体上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基于此,本文就200 例手术患者为例进行研究。
研究对象均为手术治疗患者(n=200),时间选自2019~2020 年。进行分组手术护理,即对照组、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中男56 例,女44 例;年龄20~65岁,平均(45.05±5.30)岁;手术类型:普外科28 例,骨科23 例,妇科21 例,泌尿外科20 例,神经外科8例。观察组中男55 例,女45 例;年龄22~63 岁,平均(45.50±7.50)岁;手术类型:普外科33 例,骨科23 例,妇科22 例,泌尿外科18 例,神经外科4 例。纳入标准:①非重大手术情况;②患者精神、意识正常,生命体征平稳;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传染疾病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严重心、肺、肾器官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哟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予以本组手术治疗患者常规护理。予以患者术前手术室环境护理、手术器械与药品准备检查、辅助患者进行体位摆放、术中配合、术后擦干血迹等护理。
观察组:细节护理干预。①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护理人员职责,结合手术工作经验,细化手术室护理工作,落实责任人。要求护理人员术前检查使用的医疗物品,确保使用性能。②术前访视。术前1d,根据患者身体与手术情况,介绍手术流程、术前等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护理经验以及患者情况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③手术日护理。手术日手术室护士于交接区迎接交接患者,了解患者情况,包括用药、睡眠、检查情况等。术中依照工作流程配合手术,进行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配合手术与麻醉医师,及时汇报患者异常情况并协助处理。另外,做好患者保暖,适当提高手术室环境温度,非手术区域使用恒温毯,减少消毒部位暴露时间、不必要暴露,输入液体加热至35℃~37℃,输入血制品需先在室温放置回暖。术后配合医师包扎,擦净患者身上的血迹与消毒液,做好导管护理。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安排科室,做好术后交班工作。④围手术期监护。手术室操作要求快速、轻柔、无菌,尊重患者隐私,合理遮蔽患者隐私处,术中询问不同麻醉患者清醒时的感受,以有效沟通稳定患者心理,严格执行查对、清点以及交班制度。⑤心理护理干预。术前访视时耐心告知患者与家属手术相关信息、术中配合事项、术后相关并发症,建立患者心理准备度。根据患者手术类型介绍成功案列,建立患者治疗信心。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相关环境,以消除患者陌生感。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简单沟通,以微笑、语言等建立患者信任。麻醉时通过言语鼓励患者、分散注意力,围手术期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以握手等方式提高患者安全感。
比较2 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安全评分,自制护理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总分100 分,总分<60 分为不满意,60~89 分为满意,>90 分为非常满意[2]。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手术治疗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基于SPSS 19.0 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建模。其中,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以例(n)、率(%)表示与χ2检验,计量资料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安全评分以均数(Mean Value)± 标 准 差(Standard Deviation)()表示与t检验。P<0.05 情况下,表示2 组患者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对照组的200 例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问卷调查,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8.00%、80.00%,详细数据见表1。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组间护理满意度分析[n(%)]
观察组、对照组的200 例手术治疗患者的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器械准备、护理质量安全以及巡回护士配合技能等方面的评分详细数据见表2。组间护理指标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00例手术治疗患者组间护理指标评分对比()
表2 200例手术治疗患者组间护理指标评分对比()
手术是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手术室具有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大等特点。另外,手术与治疗工作相辅相成,除治疗外,需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工作,护理质量好坏与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3]。结合手术治疗经验,常规护理工作中通过予以患者术前手术室环境护理、手术器械与药品准备检查、辅助体位摆放、术中配合等护理,整体护理效果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患者、手术治疗需求。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患者安全性,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优化、细化、严谨、科学的要求[4]。手术室细节护理符合现代护理理念,尊重患者个体差异,以患者为中心,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完善了护理流程制度,重视护理细节,可以有效、有序的完成护理工作,对手术患者护理安全、康复等状况起到积极意义[5]。细节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通过落实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细化了手术室护理工作。通过术前访视护理,详细告知了患者的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制定了预见性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配合行为,建立了患者的手术身体准备度[6]。通过手术日护理,依照工作流程配合手术、生命体征监测、协助处理、保暖、引流管维护等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应激反应,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7]。通过围手术期监护,手术室操作快速、轻柔、合理遮蔽隐私部位等,减少了患者的情绪,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与信任程度。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稳定了患者的心理,建立了患者的心理准备度,建立患者治疗信心,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与配合度[8]。细节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整体效果理想,满足手术患者护理需求,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杜吉萍研究指出,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要求高,细节护理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的整体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率,提升了患者的安全性,具有护理推行价值[9]。
本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8.00%)以及仪器设备管理(96.50±3.50)、消毒隔离(97.30±2.50)、器械准备(98.20±1.80)、护理质量安全(97.80±2.20)、巡回护士配合技能(97.20±2.70)评分更高。组间观察指标比较,P<0.05。本文结果与李婷君[10]等人研究接近,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19%)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并发症发生率7.81% 低于对照组的20.31%(P<0.05)。由此说明,加强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预后价值更高,提升了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性,促进患者治疗预后。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与手术治疗工作相辅相成,为了提升手术效果,需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工作。细节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效果理想,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助于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