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雪梅 郑小玲
[摘要]“和合”是指把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和外在行为方式进行统一,促使两者有机结合、和谐发展的过程。“和合”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着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生态思想,协和万邦、持久和平的政治智慧,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社会文明价值,人心和善、明德修身的道德操守。“和合”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不断融合古今文化之优长、吸收中外文明之精华,其价值理念被广泛采用并运用于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和合”文化的时代魅力。
[关键词]“和合”文化;哲学思辨;中国智慧;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10-0041-04
“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极其深刻的哲学思辨和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民族性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把中华“和合”文化的传统智慧作了世界化的新诠释,并运用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彰显了“和合”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和合”文化的源头及实质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字最早见于我国商代中期的钟鼎文[1],最初形容的是音乐,指和谐的韵律、动听的乐声;“合”最初的含义是指上下唇的合拢、闭合。殷周时期,和、合二字都是单独成字,未有连起来使用的记载。“和合”成为一个词语,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国语·郑语》中有这样的表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即商契能和合“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使百姓安居乐业。其中蕴含了通过融合不同要素或事物,最终达到和谐的意思。“和合”思想的产生,是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等各派文化相互碰撞、借鉴、融合的结果,尤其是春秋之后,“和合”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内涵也扩展到自然、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
如何理解“和合”文化的实质呢?“和合学”的提出者张立文认为,“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和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和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2],这里阐明了“和合”是一个融合不同要素、促进新事物产生的动态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一书中这样说:“‘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3]在此,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角度对“和合”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指出了“和合”的文化品格和民族性格。
“和”所表达出来的“和谐、和平、中和”,这些价值都是源自人的内心,用来描述人内在精神状态的;而“合”所表达出来的“汇合、融合、联合”,主要指外在的合作、协作关系,处理的是外部性联系。“和”是内在状态,“合”是外在呈现,“和合”共同构成一种由内而外的关系,即人的内在精神境界和外在行为方式的有机统一。首先,内在的“和”所注重的是人的精神境界,在儒家看来,就是个体的德行修养,强调要重视人内在的精神涵养、境界提升。比如,《大学》讲求“修身”,《中庸》讲求“慎独”,都是通过提高自我以达到“和”的状态。其次,外在的“合”体现的是人的主动行为能力,因为个体的内在德性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观念,而是体现在人的日常行为之中,有了内在的道德修养,它必然会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正如《大学》中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中倡导“成己成物”,两者表现出来的都是由内而外的转化过程,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惠及他人、造福社会。第三,由个体的“和”到相互的“合”,是一个动态过程,经过认识实践,取长补短、存优去劣,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和合体中,使之达到和谐、融洽的最佳状态,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由此可见,“和”是精神层面的表达,“合”是行为能力的反映,二者有机结合、完美呈现,使得“和合”文化的境界得以彰显。这就是“和合”文化的实质所在。
二、“和合”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生态思想
从“和合”文化的实质来看,人类和自然界是两个不同系列的存在,自然界是自在的存在,人类是自觉的存在,但两者又不是各自孤立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由自然界演化而来的,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按照“合”的理念,要把这两个不同系列又相互依存的系统融合到一起,促进和谐共生,需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道德修养、聪明才智来达到。这就是人和自然界的“和合”过程,包含了三个方面。首先,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共生共存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的行为要与自然相协调。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可能是无理性的,理性不可能是违反自然的”[4]。其次,人是有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自然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开发、利用自然是必然的。再次,开发、利用自然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要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韵律的和谐;青山绿水,山峦峰谷,这是自然的和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人合一,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5]。这就深刻揭示了天人合一、萬物和谐生态观的实质,体现了“和合”生态思想的最高境界。
(二)协和万邦、持久和平的政治智慧
从“和合”的外在呈现来看,强调达到汇合、融合、联合的状态,这其中蕴含着博大的政治智慧。《尚书·尧典》中有这样的记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6]。意思是说,要通过明智扬德,使家族亲密和睦,然后团结其他各族,协调万邦诸侯,让天下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其中“协和万邦”是关键,“协”的意思是“协调”,其目的是达到“和”,而“和”的达成,是以“万邦”为前提的。因此,“和”是处理“不同”的有效方式,“协和”就是在寻求各方共同目标的同时,使“不同”的各方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合作、互补机制,从而达成共识、做到共赢,最终使整个事物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协和万邦”主张国家之间应该相亲相敬、和睦相处,而不是剑拔弩张、你死我活。可见,这种朴素的“崇博爱、尚和平”思想早已在几千年前就体现在中华“和合”文化之中,并被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所推崇,成为对外交往所秉持的价值理念。
(三)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社会文明价值
从“和合”的概念来看,它是通过融合不同要素或事物,从而达到和谐。与此如出一辙,那就是“和”与“同”。最早提出“和”与“同”概念的人是西周史伯,在《国语·郑语》中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命题。其中的“和”仍然是指“和谐、和平、中和”之意;“同”则是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重复累积,是没有差别的一致。不同事物之间和谐相处才能生成万物,如果都是无差别的“同”,那么就不能发展。在自然界中,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差别、容许不同,才能走向新的统一。恰如美妙的音乐、绚丽的文采、可口的佳肴,都是多样性相统一的结果。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提倡要尊重差别、求同存异、凝聚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发展。由此可见,中华“和合”文化具有“和而不同”“兼容并包”之气质,内含统一性和多样性有机结合的辩证逻辑,正是这种开放性、包容性,使其历经数千年始终文脉不断、历久弥新,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
(四)人心和善、明德修身的道德操守
“和合”是一个动态过程,促进这个过程形成并达到完善状态,就需要“人心和善、明德修身”的智者来完成。这就是“和合”理念在道德层面的反映。中国的思想家们对于人性的思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两千多年前的“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争论,不管是认为人本善良、自觉向善,还是人性有恶、去恶成善,其实质都是对人心向善的期待。孔子在《大学》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进行道德修养,这种提升不仅局限于自身,还应该推己及人,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最终的理想状态是使整个社会都能达到高尚美好的道德之境。孟子提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有仁德、懂礼德的人才会关爱他人、敬重别人。因此,要不断修炼身心、提升境界,才能达到家庭和睦、百姓幸福、社会安定,力争实现和合天下的目标。这就是千百年来“和合”文化所倡导的“与人为善、人际和睦、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价值观念在道德层面的反映。
三、中华“和合”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和合”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
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它的形成、发展与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倡导都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借鉴了中华“和合”文化的思想道德精髓。其中“和谐”“爱国”“友善”等直接与“和合”思想相一致,其他各方面也都蕴含着“和合”文化的理念。
首先,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反映在核心价值观中,即是“文明、和谐”思想的体现。其次,从社会层面看,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就是对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重视公平公正等思想精华的吸收和借鉴。再次,从公民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儒家思想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无信则不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理念相一致。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深厚的土壤中,体现了“和合”文化的思想精髓。
(二)“和合”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历史智慧
“和合”思想主张“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整体系统观,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倡导尊重自然规律、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些思想为解决当今生态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根,是中华文明发展之源。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調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处于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良好状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自然生态方面,我国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问题,有些地方过度开发,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出现水、土、空气遭到污染等严重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服从自然”和“征服自然”这两种极端的观念都是机械、孤立的,有悖于“和合”思想理念,没有用系统论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要求在发展过程中,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把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些自然生态与人类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一系列要求和实践探索,既阐明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质要求,又创造性地传承和弘扬了中华“和合”文化中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系统观念,彰显了“和合”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智慧。
(三)“和合”文化是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的思想基础
“和合”理念强调把“和”与“合”作为处理事物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既主张“以和为贵”,又尊重“和而不同”;既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理念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当前,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日益密切,不同文明间的交融互通更加深入。虽然不同文明之间是有差异的,甚至存在矛盾,但是这些并不可怕,越是这样,越需要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交流对话而不是相互排斥,进行交融互鉴而不是相互取代。崇尚“和合”思想的中华民族,历来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主张在包容中共生,强调和谐交融发展。“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合”才能共生,共生才能共存。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7]因此,只有坚持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才能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平等包容、交流互鉴、共生共存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四)“和合”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支撑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迅猛发展,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程度空前紧密。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诸如,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问题持续蔓延。在这些全球性危机与矛盾面前,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需要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只有共同协商、通力合作,才能战胜危机和挑战。
这种互相依存的世界格局,与“和合”思想主张的兼爱非攻、亲忍善临、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高度契合,这就为倡导“协和万邦”的“和合”思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阔舞台和发展空间。正是基于这样的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吸收“和合”文化精髓,内化新时代要求,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华“和合”文化的时代魅力和世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魏.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56.
[2]张立文.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EB/OL].(2021-06-16) [2020-10-14].https://www.sohu.com/a/424632499_556629.
[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23.
[5]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
[6]龙韶华.归善斋《尚书》二典章句集解:上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95.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8.
责任编辑:王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