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花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绩效审计评价模式是一种综合性很强且价值突出的管理模式,能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同时能在政府考核过程中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应用范围较广。在公共管理视阈下,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审计评级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增强我国当前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的效果,需在公共管理视角下落实管理操作,提高其综合性和价值管理的有效性。在政府考核过程中将整个政府系统作为一个综合目标,不断对各环节进行绩效审计,以实现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的全面管控目标。
【关键词】公共管理;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9.65
*基金项目:本文受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项目支持。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效率性审计、效果性审计、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指的是针对政府各方面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进行具体审查,核算政府的投资效率,对各种投资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评估,了解投资效率,审查其有效性。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审计部门发现投资效率较低,要积极寻找原因,并借助第三方评价来分析政府的投入产出比,为提升绩效寻找方法。效果性审计指的是审查政府的产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审计部门需要评估政府的经济行为、预期目标、对资源的使用状况、最终的成效等。经济性审计指的是审计部门以资源为出发点开展审计工作,有效控制各种资源浪费情况,及时纠正各种问题,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特别关注公共资源,重视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以公共管理视角建设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需求是一致的。这样的体系能更好地掌握公共资源,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还能科学准确地评判政府投入产出的经济性,使相关的纳税人以及投资者会对政府行为形成更清晰的了解。另外,该体系也能大大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以及管理的质量,从而使我国的所有部门共同协调发展。
二、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对审计评价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目前,尚有一些政府部门对审计评价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无论是管理力度还是管理需求,都没有和真正的需求相适应。其实,在具体的政府管理工作中,绩效审计评价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个别领导未能深刻理解绩效审计评价的重要意义。我国的公共管理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然而,我国的审计评价仍然沿用老旧的管理模式,即使用统一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信息传播是单一性的,各部门的交流以及沟通并不顺畅,因此,绩效审计评价管理计划难以得到顺利实施。这也导致绩效审计评价管理工作无法实现其预期目标,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审计评价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要真正进行科学高效的绩效审计评价,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关键因素。不管多么完美的政策或者计划,最后都需要依靠具体的工作人员来完成。所以,审计评价人员是决定绩效审计评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在具体的审计评价过程中,许多工作人员对绩效审计评价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心态来开展工作,并未深刻了解其重要性,觉得它充其量是一项绩效管理工作而已。在评价过程中,各种片面以及不科学的评价状况时常发生,使得审计评价效果大打折扣。审计评价人员是绩效审计评价的执行者,若其能力和素质有限,且没有正确理解审计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必然会使审计工作不能在部门内部有效开展,使其无法在管理中发挥优势,彰显其管理力度,最终使绩效审计评价流于表面,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审计评价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绩效审计评价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最后的审计评价结果与前期审计评价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大降低了审计评价的权威性。在具体的审计评价执行过程中,有些领导并没有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因此容易出现各种主观性的调整状况,和审计评价指标不符,从而产生不良影响。反之,绩效审计评价外的各种不良影响使相关领导不得不质疑最后的评价结果,然后又会根据主观判断来调整审计方式,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审计评价过程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准确而全面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进行有效评价,才能保证审计评价的效果,实现绩效审计评价的基本目标,让其在管理中展示其独有的优势。
三、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在公共管理視阈下,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地评价政府的管理行为,对管理行为中的不足进行及时反馈,并加以改进。所以,首先要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完善,从而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
(一)合理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政府对社会公共支出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审计就是政府绩效审计,其审计程序比较复杂。对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政府的职能出发,允许评价指标多样化,如果设立单一的评价标准,不仅难以评价政府的绩效,而且具有狭隘性,无法全面对政府绩效做出审计评价,有失偏颇。因此在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时,首先要确定大概的评价方向,然后再根据政府部门的不同职责,细分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从本质上来分析,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全面分析政府产出和投入二者间的关系。由此在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时,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其评价指标体系。
(二)树立正确的政府绩效审计观念
要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正确而科学的观念是前提。在正确观念的引领下,后续的审计工作才能得以开展。时代在发展,政府绩效审计观念也应不断更新。在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尽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从而进一步促进政府的发展。首先,政府工作的目标必须明确,这也为审计过程提供了大方向;其次,政府绩效审计必须更加科学和全面,更加系统化;最后,要不断提升政府对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视,纠正某些政府领导对于绩效审计的错误认识,使他们能正确理解绩效审计对于政府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支持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做好审计工作的宣传对于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依赖于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才能保证绩效审计的效果。总的来说,在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对绩效审计一定要形成正确的观念,认识到它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工作。
(三)制定明确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目标
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明确的审计目标是必不可少的。缺乏明确的目标,整个审计过程将是盲目的、无目的性的。所有的审计工作都必须围绕审计目标来展开。在审计过程中,也要制定各个环节的小目标,从而提升绩效审计的效率。审计目标确定后,审计部门才能依据该目标来确定审计内容,选择审计方式。审计的具体内容以及审计过程采用的方法必须以能够实现最后的审计目标为主。所以,相关人员在制定审计目标的过程中,要认真权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合法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千万不要顾此失彼。审计目标明确后,便要设计详细具体的审计内容,选择具体的审计方式,并结合具体的审计环境,制定完善的审计方案。对于一个完善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来说,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合理选择审计标准和审计方式
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审计标准和审计方式是极为重要的,要根据审计目标来进行合理选择。科学合理的审计标准能够有效权衡与评判审计客体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而且,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式以及审计最终产生的结果都是以审计标准为依据的。所以,审计标准的选取必须慎重。相关人员在确定具体的审计标准时,要确保审计标准是能服务于审计目标的,还应同审计客体做好沟通,并参考国家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一般来说,审计标准必须体现出两大特性:一是一贯性,二是可比较性。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审计评价指标也是其核心要素,指标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绩效工作的最终效果。对于绩效审计工作而言,审计指标的确定是重要的第一步,审计指标必须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审计方式指的是审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审计标准进行实际审计,获得最后的审计结果的一种方式,审计方式会直接影响审计效果。在具体的绩效审计过程中,相关审计人员可以灵活选择各种审计方式,可簡可繁,当然,审计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审计内容以及最终的审计目标。
(五)依据绩效审计结果得出审计结论并验证
根据绩效审计的整体状况初步得出审计结论。审计结论的产生离不开审计得到的整体状况。不过,要获得全面而客观的审计结论,不能只依靠审计结果,还要根据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代表性问题对最终的审计结论进行验证。代表性问题指的是那些同审计内容关系较为密切的、影响尤其突出的问题。要发现这种代表性问题并不容易,审计人员需要综合考量多个层面的内容,包括审计客体的管理体系、资金的运用、人力资源状况等。找出这些代表性问题后,审计人员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验证审计结论的科学性以及可靠性。审计人员还要进行深度的审计剖析,获得对审计结论的有益补充。除此之外,审计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剖析,这些都是必要步骤,也能使审计结论更加全面。
(六)总结和梳理审计结论,形成客观、公正、可靠的审计结果
得出审计结果是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的最后环节。审计结果一定要体现出客观性、公正性、可靠性。所以,审计工作者必须认真梳理汇总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各项审计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全面而公正的审计结果。各个单一维度的审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真实情况,所以,审计工作者要进行最后的整合,从整体上把握,才能获得可靠的审计结果。值得一提的是,综合梳理绝不是简单地汇总,而是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来剖析各项审计结果,从而获得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审计结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仍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要提升政府绩效审计的效率,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是关键。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存在各种问题,例如,对审计评价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审计评价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审计评价执行中存在各种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策略。当然,这只是一个大体框架,具体体系的构建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娟.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研究[J].市场论坛,2019,(1):52-54.
[2]王志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制约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及改进对策探析[J].知识经济,2017,(18):14.
[3]贾云洁.服务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探讨:基于公共管理理论演进的视角[J].财政经济评论,2011,(1):146-156.
[4]周亚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的改进[J].珞珈管理评论,2010,(1):121-127.
[5]张阳,蔡祺.政府绩效审计技术、执行和结果应用:基于“活系统理论”的分析[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4):93-100.
[6]高宇.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的政府绩效审计对策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11):88-91.
[7]李帅.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J].科学与财富,2020,(18):160.
[8]景莲,晏雪霏.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J].新会计,2014,(10):16-19.
[9]刘慧娟.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06,(11):81-82.
[10]戚振东,王宇辉,鲁秦.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陕西审计,200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