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华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日益年轻化,而且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宫颈癌发病率日益升高。作为宫颈癌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发生及发展均存在密切关联,根据病理学特点可分为轻度不典型增生(mil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及重度不典型增生(CINⅢ),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必要因素,45~60周岁女性人群为宫颈浸润癌多发人群,早期发现CIN能够为临床采取有效的宫颈癌预防措施提供指导[1-2]。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原鳞柱交界退至宫颈管内、宫颈萎缩,宫颈癌变临床表现不明显,早期确诊率较低,误诊风险较高,不利于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并实施针对性治疗,容易造成病情进展并导致患者面临的死亡风险增加。因此,加强绝经后妇女HPV感染以及CIN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病情干预至关重要。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HPV DNA筛查在宫颈病变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配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有助于确诊病情[3-4]。此次研究宫颈高危HPV病毒感染阳性妇女821例为研究对象,所选对象自2018年4月—2020年4月进行检查,其中,绝经妇女179例,未绝经妇女642例,评价和分析绝经后妇女宫颈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特点,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821例宫颈高危HPV病毒感染阳性妇女临床资料,其中,绝经妇女179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57.45±5.03)岁,未绝经妇女642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5.46±4.67)岁。纳入标准:(1)患者充分了解此次研究并自愿参与;(2)病历记载完全。排除标准:(1)感染情况不明或者未出现宫颈高危HPV感染者;(2)有激素替代治疗史、放化疗史或者子宫切除术者;(3)临床基本资料不完整者;(4)拒绝配合各项相关检查者。
1.2.1 TCT检查 将所收集的宫颈脱落细胞放置于细胞保存缓冲液中并通过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实施细胞学检测,由医院病理科实施检查。
1.2.2 HPV-DNA检测 将所收集的宫颈脱落细胞放置于细胞保存缓冲液体中并进行离心,对沉淀细胞实施DNA检测。
1.2.3 阴道镜宫颈活检 为HPV高危型阳性患者或者TCT检测结果≥ASCUS患者实施阴道镜宫颈活检,以卢氏碘及3%醋酸实施阴道镜常规操作,由医院病理科医生负责看片活检组织病理切片并进行诊断。
以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或者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HPV阳性:HC2 HPV DNA检测值≥1.0,以TBS系统作为TCT诊断标准。阴道镜提示异常:阴道镜检查结果可见菜花样改变、猪油样改变、异型血管、点状血管、镶嵌或者醋白上皮等图像。
(1)分析高危型HPV感染绝经后妇女宫颈病理检查结果。
(2)对比绝经组与未绝经组患者宫颈病理结果。
(3)对比绝经组与未绝经组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
(4)对比绝经组与未绝经组患者阴道镜异常检出率。
通过SPSS 23.0软件包分析文中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79例绝经后妇女均接受宫颈病理活检,其中病理活检结果显示宫颈组织正常或者有慢性宫颈炎患者共计15例,宫颈癌者86例、HSIL者67例、LSIL者11例,宫颈组织正常者及慢性宫颈炎患者除外,共计检出164例宫颈病变患者,病变率为91.62%。
绝经组与未绝经组宫颈组织正常、慢性宫颈炎检出率及宫颈癌等宫颈病变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绝经组与未绝经组患者宫颈病理结果对比[例(%)]
共计556例患者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其中,绝经组共计105例患者,未绝经组共计451例患者,两组腺癌或SCC、HSIL、LSIL、ASCUS或者炎症/正常等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绝经组与未绝经组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例(%)]
共计572高危HPV感染病理诊断为宫颈癌或者CIN患者接受阴道镜检查,包括未绝经组患者407例,绝经组患者165例。绝经组阴道镜异常检出率低于未绝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绝经组与未绝经组患者阴道镜异常检出率对比[例(%)]
绝经后妇女出现宫颈病变后通常无典型临床症状,受宫颈老年性萎缩等因素的影响,妇科检查时宫颈表面较为光滑,肉眼难以发现病变。因此,定期进行筛查极有必要[5]。高危型HPV感染为宫颈癌重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病毒感染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取得理想的宫颈癌预防效果。根据HPV致病性差异可分成低危型、可能高危型以及高危型,其中,低危型主要诱发宫颈上皮内瘤变、扁平湿疣类病变及外生性湿疣类病变,高危型诱发不典型增生及宫颈癌的概率极高[6]。
HPV为球形、双链闭环、无包膜DNA病毒,对动物无致病性,仅对人类造成侵犯,对人体组织及皮肤等有侵蚀性。性生活为高危型HPV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感染后临床症状不典型。若高危HPV感染为得到及时清除,进展为持续性高危HPV感染的风险较高且容易进展为宫颈癌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7-8]。
中老年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且机体免疫功能衰退,对病毒清除功能降低,出现高危型HPV感染率增加。除此之外,绝经后妇女保健观念和意识减弱,患有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及宫颈癌等病症的可能性均增加。
HPV检测方法包括斑点印迹法、滤膜原位杂交、多聚合酶链反应、组织原位杂交以及细胞学法等。出现宫颈病变的绝经后妇女自觉症状不明显,而且受宫颈鳞柱交界内移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暴露移形带,必须配合有效的辅助检查方能够及时发现宫颈癌[9-10]。宫颈HPV及宫颈TCT均取材于宫颈管,有助于使宫颈阳性病变检出率得到提高,联合筛查能够有效检出宫颈病变[11]。阴道镜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患者实施阴道镜下活检能够提高确诊率,绝经后妇女存在宫颈萎缩现象,在为患者实施宫颈活检及阴道镜检查时应充分暴露转化区及宫颈移形带,打开窥阴器至两叶间距增宽,若阴道镜检查显示宫颈病变特征性图像需配合宫颈活检,尽量于深处刮取活体组织以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准确率[12]。
此次研究中,绝经后妇女宫颈病变检出率高达91.62%,绝经组与未绝经组宫颈组织正常、慢性宫颈炎检出率及宫颈癌等宫颈病变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腺癌或SCC、HSIL、LSIL、ASCUS或者炎症/正常等宫颈细胞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绝经组阴道镜异常检出率低于未绝经组。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下免疫功能衰退,出现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的风险升高,使得宫颈CIN、宫颈癌等疾病发生率增加,此外,由于宫颈鳞状柱上皮交界部位为宫颈癌多发处,因此,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细胞学等异常检出率均较低,对临床早期判断病情会产生不良影响并造成漏诊风险增加。
综上所述,绝经后妇女仍有较高的HPV感染率且主要表现为高危型,因此,必须对绝经期女性宫颈癌筛查及诊断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便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绝经后女性阴道镜检查或者TCT检查结果为阴性,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实际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配合宫颈锥切术或者宫颈管诊刮术协助诊断同时还需要以绝经妇女为重点宣传对象,增强其普查意识,能够定期接受宫颈细胞学筛查以及宫颈高危HPV感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