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髋关节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注意事项较多,其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疗效及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方面,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本类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关系到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康复速度,甚至可影响到手术效果,因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本类患者的重点防控方面[1]。对本类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掌握是防控措施制定重要前提,而临床中关于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虽可见,且研究涉及疾病、治疗及个人因素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存在研究细致程度不足及研究差异显著的情况[2-3],因此在防控措施的制定方面缺乏参考价值。本研究就析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为其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2月的200例髋关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性别:男性109例,女性91例;年龄:<60岁者110例,≥60岁者90例;BMI值:<24 kg/m2者151例,≥24 kg/m2者49例;疾病种类:股骨头坏死者87例,股骨骨折者113例;基础疾病情况:有者63例,无者137例;D-二聚体水平:>0.5 mg/L者39例,≤0.5 mg/L者161例;卧床时间:≥7 d者50例,<7 d者150例;术中失血量:>500 mL者31例,<500 mL者169例;骨水泥应用情况:应用者81例,未应用者119例;手术关节数:单侧者139例,双侧者61例。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纳入标准:20岁及以上者;于本院进行髋关节手术治疗者;对研究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术前存在血栓者;认知与沟通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将200例髋关节手术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BMI值、疾病种类、基础疾病情况、D-二聚体水平、卧床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水泥应用情况及手术关节数者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分析,采用(n,%)表示,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0例髋关节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1例,发生率为10.50%,不同性别、疾病种类及手术关节数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BMI值、基础疾病情况、D-二聚体水平、卧床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水泥应用情况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研究因素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例(%)]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疾病情况、D-二聚体水平、卧床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水泥应用情况是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髋关节手术在临床极为常见,其手术效果受多方面影响影响,术后并发症中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其疗效及预后影响极大的一个方面,因此是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的重点防控方面[4-5]。而对于髋关节手术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控相关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则是重要的参考依据[6-7]。临床中与本类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多见,且涉及面极广,但是众多的研究也存在结果差异较大的情况,因此对本方面更为全面及细致的探究需求较高。另外,除年龄、性别、BMI值等个人基本因素外,疾病及治疗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也是研究的重点,且是争议较大的方面[8-9]。
本研究就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分析的结果显示,200例髋关节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1例,发生率为10.50%,说明其发生率仍较高,亟待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不同年龄、BMI值、基础疾病情况、D-二聚体水平、卧床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水泥应用情况者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肯定了年龄、基础疾病情况、D-二聚体水平、卧床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水泥应用情况作为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分析原因,年龄较高者,尤其是60岁及以上者的血循环状态相对较差;而合并基础疾病者多存在血黏度较高及血管功能状态较差的情况[10-11];D-二聚体则被认为是血栓发生的常见重要影响因素,其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密切的关系[12-13];卧床时间较长者的下肢血循环相对较差,易于导致血栓的发生;术中失血量较大者则易于出现凝血纤溶系统方面的失衡,易于发生血栓[14];骨水泥的应用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操作时间,导致下肢血液瘀滞时间延长,同时其成分被吸收入血,可导致高凝状态的发生,进而增加血栓发生的风险[15-16]。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仍有待进一步控制,且其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对上述因素的监测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