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
(江苏省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灌南)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以中老年患者为高发人群,近年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患者继发股骨粗隆间骨折比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因骨损结构较为复杂,限制下肢功能活动,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开展有效治疗尤为重要[1,2]。考虑中老年骨折患者骨愈合周期较长,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建议采用手术治疗方案,以促使骨折端复位,加速骨愈合,恢复肢体活动功能;因手术创伤较大,需辅以有效麻醉镇痛,确保手术治疗开展,考虑老年患者机体机能减退,为麻醉药物高风险人群,探究适配麻醉诱导方案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3,4]。本研究笔者为确保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麻醉应用有效性,特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技术,以全身麻醉为参照,开展如下比对。
收集笔者医院骨外科收治行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数据分析,病例入组时间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共计60例,依据手术序号划分小组,参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1-85岁,均龄(68.59±1.95)岁;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8岁,均龄(68.61±1.97)岁;统计分析两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入组资料,差异均衡符合比对指征(P>0.05)。
两组患者均由相同麻醉小组及手术小组实施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待患者进入麻醉室后,对患者机体状况进行客观评估,依据患者体重,选取麻醉药物剂量,快速开放外周静脉通路,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主要监测指标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脉搏等指标,给予患者常规面罩吸氧,调洁面罩松紧度,于患者神志清醒下开展髂筋膜间隙阻滞,指导患者呈仰卧位,借助索诺声高频超声探头,于探头端涂耦合剂,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将探头超声至于腹股沟韧带上,探查髂前上棘与耻骨嵴连线外1/3处,明确穿刺点,并采用0.3%浓度罗哌卡因注射液30ml,于髂腰肌与髂筋膜间隙注入,并借助B超反馈注入情况,明确药物输布;若药物分布不佳,需及时调节药物穿刺深度及角度,待药物注射后,采用一次性棉签进行按压,待无渗血后,观察机体麻醉诱导情况,选用0.2-0.5mg阿托品、15-25μg瑞芬太尼、6-8mg维库溴胺、2-4mg丙泊酚静脉推注,行麻醉诱导,待获得最佳麻醉诱导深度后,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外部呼吸机,维持麻醉。
记录比对两组患者瑞芬太尼、丙泊酚等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借助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对患者麻醉镇痛情况进行量化评估,采用数字模拟评分量表(NRS)对患者麻醉后疼痛情况进行量化评分,观察患者麻醉苏醒后恶心呕吐、寒颤、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学软件SPSS24.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χ2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观察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用量统计(±s)
表1 两组患者药物用量统计(±s)
?
观察组躁动评分、NR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时麻醉阻滞效果统计[(±s)/分]
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统计[n(%)]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骨外科常见骨折类型,以中老年患者为高发人群,为确保最佳解剖复位,早期促使骨愈合,多采用外科治疗方案,考虑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降低,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几率较高,于麻醉诱导后继发躁动、麻醉苏醒延迟、术后认知障碍发生几率较高,开展安全麻醉对策尤为重要[5,6]。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全身麻醉为首选治疗方案,全身麻醉阻滞深度较深,易导致术后苏醒延迟,增加术后认知障碍,临床学者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全麻手术中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通过明确麻醉深度及麻醉范围,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控制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显著降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髂筋膜髂腰肌与髂筋膜界限,周围分布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等,解剖位置尤为重要,通过髂筋膜间隙阻滞,可发挥较高阻滞效果,广泛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麻醉起效快速,可有效降低麻醉诱导剂量,降低全身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利于术后麻醉苏醒[7,8]。本研究通过比对两组患者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经由髂筋膜间隙阻滞患者麻醉药物剂量减少,仍可获得较高阻滞效果,观察组躁动评分、NRS评分低于参照组,麻醉阻滞效果显著;经比对不同麻醉方式不良反应,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证实髂筋膜间隙阻滞临床安全性,适用于老年患者。
综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麻醉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减少麻醉用量,麻醉阻滞效果佳,安全系数高,整体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