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冬(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
骨折是临床上非常多发的一项病症,多发群体为老年人以及儿童,也有部分患者为中青年[1]。受骨折这一疾病本身具有的特性等影响,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常常会发生多种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对患者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的提升均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患者一旦未接受到良好的有效的治疗工作,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本研究以骨折患者为中心,重点分析手术室预防性护理的实际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6例择期手术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46.87±5.21)岁;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46.32±5.74)岁。2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做好环境护理工作,给予患者体位护理、保暖护理以及基础健康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预防性护理:(1)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现象出现:穿刺位置尽量选取上肢,以尽量避免对患者下肢静脉内膜造成损伤,提升1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在临床操作中可采取穿刺时降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手术前置入留置针等方式。(2)补充患者血容量: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关注程度,患者出现大量失血的情况下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展开输血处理,进而实现患者血容量的提升,避免血液出现高凝状态。(3)应用个性化有效化仪器:在患者入手术室的第一时间给予患者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治疗,佩戴在患者下肢,在治疗过程中,对仪器采取间歇给压模式。每次治疗2个小时,每次间隔时间约为半个小时。(4)给予患者强化保温护理:手术室温度需严格控制在21℃-25℃,湿度需严格控制在40%-60%,应用升温毯对患者的下肢适宜部位和上半身进行覆盖,冲洗液温度不宜过低等。
3 观察指标:评估2组患者的相关凝血指标改善情况,对2组患者的D-二聚体(D-D)指标、尿纤维蛋白降解物(FDP)指标和凝血指标选择纤维蛋白原(Fbg)指标进行检测和记录,三者均与治疗效果成反比;以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2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80分为满意、≥60分<8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度=整体护理满意度;评估2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2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进行观察和记录,对比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患者相关凝血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与对照组D-二聚体(D-D)指标、尿纤维蛋白降解物(FDP)指标和凝血指标选择纤维蛋白原(Fbg)指标相比,观察组均偏低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相关凝血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5.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与对照组整体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5.3 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比: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8.60%(8/43)相比,观察组偏低4.65%(2/43)且组间差异明显(x2=4.074,P=0.044)。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该症状的发生会致使患者下肢出现单侧或者是双侧的肿胀、疼痛等表现,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患者肺栓塞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水平和心理状态均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3]。对于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来说,不仅仅要给予患者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对骨折展开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性护理是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深入,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不断深化和普及而逐渐衍生、发展和成熟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这一护理模式摒弃掉了常规护理中具有局限性、盲目性和广泛性的弊端,能够给予患者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临床护理[4]。给予骨折患者手术室预防性护理,从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现象出现、补充患者血容量、应用个性化有效化仪器、给予患者强化保温护理等多个方面展开干预,致力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D-二聚体(D-D)指标、尿纤维蛋白降解物(FDP)指标和凝血指标选择纤维蛋白原(Fbg)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整体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说明手术室预防性护理的应用有利于优化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上述分析,给予择期手术骨折患者手术室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建议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