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斌,林良兜,黄俊,马伟钦,孙占军,陈羽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第5位和病死率第3位[1],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比较公认的提高治疗效果的手段是早诊早治。对比日本、韩国,我国胃癌的早期胃癌检出率相对比较低,在全部胃癌中所占比例不足10%[2]。如何提高胃癌的早期检出率及早期治疗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2017年《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推荐意见[3-4]:胃癌筛查主要手段是“初筛+内镜精查”,初筛采用胃功能三项: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水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抗体,对胃癌前疾病、癌前病变及胃癌的早期诊断有比较好的临床价值[4]。然而,对于健康体检者目前仍存在体检者对胃镜检查率不高的难题[5]。本研究通过对2019年佛山南海区里水镇地区教师健康体检早期胃癌筛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电话回访,以期进一步验证“共识意见”在基层的应用情况,为解决胃镜检查率不高的临床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到佛山南海区里水镇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里水镇全体教师1 429名,男462名,女967名,年龄22~93岁,平均(45.82±15.28)岁,均无消化道症状。排除标准:①筛查前已明确胃癌病史者;②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心肺脑等)者;③胃镜检查禁忌症者;④筛查前已明确胃癌前疾病或者癌前病变者;⑤不配合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者。本研究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该项目审查。
所有健康体检者均行胃功能三项检测(PGⅠ、PGⅡ、G-17、H.pylori抗体),所用试剂由必欧瀚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测操作。采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4]进行量化评估,分为低危组(0~11分)、中危组(12~16分)、高危组(17~23分)。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如表1。
表1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所有入组的健康体检者均建议行胃镜检查,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胃镜检查(包括在外院及我院行胃镜检查的体检者),将做与不做胃镜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胃镜组、非胃镜组,记录我院及院外胃镜检查人数、胃镜结果并分析数据。体检完后对中高危组体检者行电话回访,做好电话回访问卷,电话回访问卷中询问患者胃功能意义是否理解、早癌筛查意义是否理解、胃镜检查是否畏惧、胃镜检查费用是否满意、胃镜检查基层医院是否信任,记录并分析数据。研究路线见图1。
图1 研究方案设计路线图
胃镜检查:胃镜前禁饮4 h、禁食12 h,术前30 min口服二甲硅油散(规格:5 g/瓶;自贡鸿鹤制药有限公司)5 g,检查方式采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药物: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规格:20 mL/支;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内镜型号:Olympus CV-290和FUJIFILM LASEREO内镜系统,胃镜操作均由内镜操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执行,详细记录胃镜检查的结果并行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429名教师中,低危组1 196名,男906名,女290名,年龄22~87岁,平均(41.53±12.00)岁;中危组177名,男120名,女57名,年龄50~93岁,平均(65.63±10.52)岁;高危组56名,男52名,女4名,年龄26~87岁,平均(74.73±7.96)岁。
各组间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12,P=0.001),显示男性多于女性。各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高危组年龄较中危组、低危组高,P<0.05(F=32.857,P=0.000)。
经电话解释胃功能检查意义等动员后,胃镜检查者为58人,总胃镜检查应答率仅为4.06%(58/1 429)。其中,中、高危组的胃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癌前病变、胃息肉)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我院胃镜检查应答率低危组8%,中危组10.17%,高危组7.14%,中、高危组胃镜检查率相对低危组为高(P<0.05),见表2。
表2 早期胃癌筛查体检者的胃镜结果[n(%)]
我们对所有中、高危体检者共233名再次进行电话回访,接受电话问卷回访的体检者共86名,其中已做胃镜22名,未做胃镜64名。问卷调研结果提示,在早癌筛查意义理解度、胃镜检查畏惧度、胃镜费用满意度、胃镜检查基层医院信任度方面,胃镜组与非胃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胃功能意义理解度方面,胃镜组与非胃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同意做胃镜检查的体检者对胃功能检查的意义理解较好。不难推测,让患者充分理解胃功能的意义可能是解决上述胃镜应答率低的一个办法。见表3、图2。
表3 电话回访中、高危体检者情况[n(%)]
胃癌作为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五年生存率仅为30%,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胃癌筛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可及时发现早期胃癌,通过早诊早治不仅可提高胃癌5年生存率,而且对于预防胃癌出现也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可行、有效、安全的胃癌筛查手段可降低胃癌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6-9]。目前临床比较准确的胃癌筛查手段是胃镜检查,但属于侵入性操作,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不一定完全接受,采用该种手段很难大范围开展胃癌筛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公认比较好的胃癌筛查手段是采用胃功能三项(PGⅠ、PGⅡ、G-17、H.pylori抗体)联合精查内镜,通过抽血查胃功能三项,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发现中、高危患者,再对其行精查胃镜检查,不仅可提高胃癌的检出率,而且能被广大患者接受,可被进行大范围胃癌筛查工作所用[10-15]。
本次研究采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里水本地区教师健康体检者行早期胃癌筛查,结果表明低、中、高危组中性别比较,男性为主(P<0.05);高危组年龄较中危组、低危组高(P<0.05),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16-20]。
胃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是胃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提高其发现率并实行有效干预治疗,可降低胃癌发生率。本次研究发现中、高危组的胃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癌前病变、胃息肉)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表明中、高危组人群的胃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存在较高风险,需要行精查胃镜检查,同时也表明该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不同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的人群的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区分作用[21-23]。
本次研究同时也发现我院作为基层医院,在健康体检者中开展胃癌筛查,胃镜检查率4.06%(58/1 429),经电话动员后中、高危组胃镜应答率仍仅10%左右,表明基层医院开展早期胃癌筛查,无症状人群胃镜检查率低,如何提高基层医院在无症状人群的胃癌筛查中胃镜检查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通过对中、高危组体检人群再次行电话回访发现,早癌筛查意义理解度、胃镜检查畏惧度、胃镜费用满意度、胃镜检查基层医院信任度,胃镜组与非胃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功能意义理解度胃镜组与非胃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研究结果表明做胃镜的健康体检人群对胃功能三项的意义理解比较好,可见有效地推行胃功能三项、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的意义,可能对提高基层医院胃癌筛查中胃镜检查率有比较好的帮助[24-26]。
综上所述,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基层医院胃癌筛查中具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强调胃功能检测的意义,对于提高内镜应答率有帮助。有效地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胃癌风险分级,可同时提高胃癌前疾病、息肉等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