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2021-10-21 18:12:19赵文博张瑞娟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改革高职教学

赵文博 张瑞娟

摘要:在深化高職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强化学生专业基础和基本实践能力是学校和专业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想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从授课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入手,通过融入创新元素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让学生在实践中与教师互动和沟通,在“勤学”“好问”的环境下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本文结合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实际,对有效改革举措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

在建筑行业日益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建筑领域人才吸纳标准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加快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学生需要借助教材等资料了解各个建筑结构部分的原理,如墙体、楼梯等部分,还应熟悉并熟练掌握识图、绘图能力。但是,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未能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调整课程顺序,在教案、学习任务的设置上未能实现个性化,给学生掌握、理解知识带来了新挑战。同时,部分教师在授课方式上过于强调知识传递,部分学生难以及时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也就无法对知识产生深入地理解。因此,教师不应一味地关注知识传授进度,还应结合学生知识理解、掌握情况,利用新型技术工具和条件注入课堂活力,让学生在趣学中内化知识,完善个人知识和能力结构。

一、明确岗位需求导向,优化课程内容

在本门课程内容构成上,涉及到覆盖面广、抽象性强的基础知识,是预算、施工、监理等岗位人员必备的知识。为让学生明晰学习目标、职业发展的关联,专业教师要对课程指向的岗位进行定位,如质量员、资料员、施工员等。专业教师可以争取获得企业人员的支持,共同结合工程施工具体流程,对工程管理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划分,形成针对工程前期、实施阶段的管理内容,并对课程对应的工程识图能力进行分析。从全局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针对施工图中的各个部分划分明确的能力目标,将对应的知识模块划整入项目任务中,采取划分、整合、删减等手段,构建项目化、系统化的构造知识体系,并导入对应的图纸资料。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定期搜集学生知识学习、掌握情况的反馈,联合企业专家跟进教材使用情况,并根据课堂使用情况进行图纸内容的优化和调整,不断地提升课程的实用性、适用性价值。

二、运用虚拟技术条件,实施互助学习

在以往的授课环节,教师往往是借助复习旧知识点引出新课程内容,再围绕知识点展开系统化传授,并布置习题。在各个学习环节,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多是在教师引导下活动,学习形式陷于被动状态,很难及时提出存在的困惑。为了打造互动性强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合理地选用虚拟化技术、手段,通过布置分组讨论和操作的任务进行知识点的剖析,让学生及时总结、讨论和反馈不懂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建筑首层平面识图”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搜集和自制动画、视频资源,引入仿真模拟软件,通过运用多维技术手段呈现建筑投影和画面,让学生们根据所观察的结构学习剖视面知识。对于难以独立解决的重点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大家结成随机讨论小组,围绕识图情况展开讨论和交流,各个小组间也可以相互交流经验。然后,教师可以一边梳理知识内容,一边让各个小组轮流派代表分享识图方法、步骤,其他小组和教师也可以对制图标准进行补充和强调,在协同学习、互助学习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达到良好的理解和掌握效果。针对展示中出现的困惑,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思路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思路分享,提高其知识理解水平。

三、打通工学结合渠道,拓宽知识视野

对于“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内容,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将概念具象化。但是,尽管面对动画和图片,部分学生仍然难以在脑海中构想出实物图像。鉴于此,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应打通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渠道,选取校内外处于施工状态的建筑工程,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现场教学。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获取建筑企业的施工图纸案例,以现场观摩施工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图集、教材等辅助资料了解具体的构造方法,促使其形成直观、感性认知。建筑构件往往有多种构造方式,但教材中往往仅列举了常见的做法类型。通过现场教学和讲解,教师可以邀请负责的一线人员补充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此外,对于工程师常用的图集,教师可以组织大家搜集和查阅不同标准的图集,近距离地了解构造做法,拉近其与未来职业的距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推动课程内容更新、育人方式个性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和教师始终保持对建筑行业业态的高度关注,通过明确职业岗位需求、开展虚拟互助学习、推进工学结合等方式,使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成为理论扎实、技能熟练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银清华.关于高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有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4):152-153.

[2]李超,韦蔼玲,吴泽力.高职院校《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9):92-94.

课题项目:

课题名称:《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资源库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号:CYJG202107

猜你喜欢
改革高职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改革备忘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改革创新(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瞧,那些改革推手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48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