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2021-10-21 18:01叶梅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6期
关键词:读书创作音乐

叶梅

【案例背景】湘艺版三年级歌曲《读书郎》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旋律活泼健康,表达了穷苦的苗族孩子渴望上学读书的愿望。本堂课的设计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片段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幸福拍手歌》师生律动

师:每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同学们,你们幸福吗?快乐吗?(快乐)那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成为祖国的栋梁……

2、故事导入,入情入境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匡衡《凿壁偷光》,听完之后说一说感受。

学生:匡衡很刻苦,很爱学习……

师:他们真有志气,我们来学习歌曲《读书郎》吧!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课前的热身导入,使学生快速的集中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感受情绪。接下来积极创设《凿壁偷光》的故事情境,体会当时孩子们对读书的渴望,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学习兴趣。也为音乐创作拓宽思路打下伏笔。

片段二:学习歌曲,感受音乐

1、轻声哼唱,感受音乐

师:请轻声演唱,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

(师讲解前倚音的知识和示范唱。生学唱“小嘛小儿郎”。)

2、小声跟唱,发现难点

3、再次唱谱,加深情感

师:朗里格、朗里格、朗格里格、朗这些词在歌曲中有什么作用呢?

师:这些衬词和倚音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深感情的表现,增强歌曲的童趣,更能表现音乐情绪,在这首歌曲中更能表现小儿郎乐观、向上的态度。

4、完整演唱,表达歌曲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整体感受,反复的聆听, 使学生对作品有较深的印象,并能尝试自主学唱歌曲,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听力与学习能力, 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学习内容,使课堂节奏更加紧凑。采用对比法,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了作品情绪,巧妙地解決了教学重点。

片段三:参与活动,表现歌曲

1、乐器伴奏,表现歌曲

2、欣赏中国新声代版《读书郎》,感受多元化音乐

3、歌曲二次创作二部轮唱的形式,激发创作思维

分组讨论,分小组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已不能只满足于课本知识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了现如今教育焦点——“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会学、会说、会思、创新等。本环节以学生为主导,由学生参与、创作、表现,环环相扣,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通过听赏新编《读书郎》视频,了解多元化音乐风格,进一步激发生学习兴趣。这节课我设计了让学生合作来把歌曲改编成二部轮唱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觉得创作其实很容易,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意识。

片段四:总结升华,提升认知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中的收获肯定不小,谁来说说?(学生自由回答)

生:我学会了倚音的唱法、歌曲的情绪、要向小儿朗学习......

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个不畏风雨乐观向上的读书郎,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强大,为了自己的美好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多留心观察,多积累素材,我们的创作就会变得更简单。希望同学们回家后将你喜欢的歌曲进行创作改编吧,期待同学们的创新作品产生!

学生唱着《读书郎》离开音乐教室。

【设计意图】:教育具有很强的延续性,课堂上学会的知识要会在课外运用,音乐课也不例外。最后课堂总结,深化思想教育,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同时鼓励学生课外延伸,将知识内化为动力,做勤思考、多动脑的创新一代。

教学反思: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在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人格发展。

一、有效定位教学目标

音乐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书郎》作为一首流传广泛的歌曲,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始终坚持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本节课开始我通过欢快的律动舞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设《凿壁偷光的》的故事情境,让同学们感受歌曲中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歌曲的学唱环节通过聆听以及歌曲的学习,能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音乐中,感受小儿郎的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歌曲表现环节“鼓励音乐创造”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乐器伴奏、视频欣赏、歌曲二次创作等活动过程中享受、掌握并创造音乐的美。这样既在无形当中打破了以往枯燥的学习歌曲、记忆歌词的教学模式,又体现了学生自主,师生合作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这就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全课以“乐观向上小儿郎”这 一主题贯穿始终,用多媒体播放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加上教师真挚感人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成功的挖掘了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意义对学生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

三、巧妙安排教学设计

现代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中小学学生每天从家庭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要比课堂上多得多。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加强音乐欣赏教学。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听赏“中国新声音”视频中新编《读书郎》视频,让学生了解我们学习的歌曲有很多版本,了解多元化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所学歌曲进行二次创作的欲望。使学生根据音乐的意境,通过演唱、欣赏、创作等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所以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通过有效的教学目标定位、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巧妙安排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猜你喜欢
读书创作音乐
Jazz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音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