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与标准剂量艾多沙班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1-10-21 08:43梁海军颜文华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抗凝栓塞血栓

梁海军,颜文华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河南 郑州 470000)

血栓栓塞是非瓣膜性房颤(non valvular artial f ibrillation,NVAF)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1],NVAF 患者并发血栓栓塞的年发病率达5%,是非房颤患者的6 倍。因此,对于NVAF 患者予以抗凝治疗至关重要。艾多沙班具有抗凝效果稳定、治疗窗宽、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房颤患者的血栓事件的预防。但考虑到老年NVAF 患者出血风险高,常合并基础疾病等特点,艾多沙班的最佳应用剂量仍未确定[2]。鉴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不同剂量艾多沙班在NVAF抗凝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20 年5 月—2020 年11 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NVAF 患者75 例作为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NVAF 诊断标准:心电图表现为各导联P 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时限均不规则的颤动波(f 波);频率350~600 次/min;R-R 间距绝对不规则;经心脏彩超排除瓣膜器质性病变;②患者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CHADS2-VASc)≥2 分[3],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 评分)≤3 分[4];③患者年龄≥70 岁;④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⑤本次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经降压治疗后,血压仍高于180/100 mmHg 患者;②血小板计数<100×109/L 或患有出血性疾病者;③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④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⑤患有精神类疾病,意识不清者。根据艾多沙班用药剂量不同将其分为A、B、C 组。A 组25 例,男女比例为13 ∶12,年龄70—89 岁,平均年龄(85.35±3.58)岁;职业:体力劳动者10 例,脑力劳动者15 例。B 组26 例,男女比例为13 ∶13,年龄72—90 岁,平均年龄(82.30±4.12)岁;职业:体力劳动者12 例,脑力劳动者14 例。C 组24例,男女比例为12 ∶12;年龄70—90 岁,平均年龄(83.24±3.54)岁,职业:体力劳动者13 例,脑力劳动者11 例。3 组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A 组接受标准剂量为60 mg 的艾多沙班(德国/Daiichi Sankyo Europe GmbH,批准文号 H20180099,规格60 mg)进行治疗,1 次/d。B 组接受剂量为30 mg的艾多沙班进行治疗,1 次/d。C 组接受剂量为15 mg的艾多沙班进行治疗,1 次/d。3 组均连续服药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3 组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肝肾功能[(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栓塞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A 组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B 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 例,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85%;C 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 例,血栓栓塞发生率为4.17%;3 组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2,P=0.597)。

2.2 3 组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 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老年NVAF 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n(%)]

2.3 3 组凝血功能比较

3 组治疗前后T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 组凝血功能比较[(±s),s]

表2 3 组凝血功能比较[(±s),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25 13.34±1.30 24.12±1.64 B 组 26 13.25±1.41 25.05±1.31 C 组 24 13.22±1.25 24.44±1.47 F值 0.055 2.614 P值 0.946 0.080

2.4 3 组肝肾功能比较

治疗后,B 组、C 组BUN、Scr 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 组A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 组肝肾功能比较(±s)

表3 3 组肝肾功能比较(±s)

注:a表示与A 组相比,P<0.05

ALT(U/L) BUN(mmol/L) Scr(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25 28.90±2.21 29.10±2.76 5.23±1.20 7.20±1.12 98.23+9.21 106.12+7.23 B 组 26 27.61±2.02 30.12±2.12 5.37±1.61 (5.78±1.13)a 99.22+10.34 (99.32+8.21)a C 组 24 28.30±2.13 29.21±2.23 5.21±1.40 (4.90+1.50)a 97.67+10.44 (98.12+8.31)a F值 2.366 1.407 0.096 20.960 0.155 7.352 P值 0.101 0.251 0.908 <0.001 0.857 <0.001组别 例数

3 讨论

3.1 老年NVAF 患者药物抗凝的现状

NVAF 指没有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或瓣膜修补的患者发生的房颤,研究表明[5],NVAF 增加血栓发生率,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占比可达15%~20%,对其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可在临床中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目前预防NVAF 血栓形成的药物有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类药物,传统抗凝药物有华法林,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关于抗凝药物的选择,临床上公认华法林疗效确切,但需要定期检测凝血功能,且体内代谢过程受到药物、食物和酒精等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3.2 艾多沙班在老年NVAF 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有效性

艾多沙班是凝血因子Xa 的选择性抑制剂,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使用中无须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几乎不受食物或药物干扰,有效克服了传统口服抗凝药的诸多不足[6]。国外指南及说明书推荐的艾多沙班标准剂量为每日60 mg(肾功能降低患者为每日30 mg),但我国人群与西方人群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尤其高龄NVAF 患者多合并肝肾功能损伤或多种基础疾病,对其进行抗凝治疗不能照搬西方人群的标准剂量[7]。本研究中3 组接受不同剂量艾多沙班进行治疗,结果显示3 组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TT 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剂量艾多沙班治疗效果类似,同样具备理想的抗凝效果,且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概率。

3.3 艾多沙班在老年NVAF 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安全性

艾多沙班的肾脏排泄率可达50%,目前对艾多沙班剂量依赖性的探究试验中,重度肾功能受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15 ml/min)多无法纳入试验,故缺乏临床数据明确NVAF 合并重度肾功能受损患者应用艾多沙班进行抗凝治疗的风险/效益情况[8]。因此,欧洲指南暂不建议在重度肾功能受损患者中使用艾多沙班[9]。本研究中3 组治疗前后ALT 水平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但治疗后B 组、C 组BUN、Scr 优于A组(P<0.05),提示小剂量艾多沙班对肾脏损害更小,安全性更高。因此,对于高龄老年NVAF 患者,艾多沙班的用药剂量应考虑个体差异性。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可定期监测其凝血功能,而对于肾功能损害患者,可使用低剂量艾多沙班进行抗凝治疗。

综上所述,低剂量艾多沙班在老年NVAF 患者抗凝治疗中效果确切,对肾功能影响更小。建议在参考指南推荐剂量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差异进行个性化抗凝治疗。

猜你喜欢
抗凝栓塞血栓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