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瑶
先天性尿道下裂是男性患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尿道下裂修补术是目前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常用的方法,但手术作为侵入性操作会导致患儿术前出现焦虑及应激反应,加之手术创伤刺激带来的疼痛感,会加重患儿焦虑情绪,影响患儿治疗配合度,不利于患儿术后康复[1-2]。研究指出,围术期对病人加强健康宣教可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减轻其焦虑感及应激反应[3]。患儿由于年龄小对口头健康宣教缺乏认知及了解,影响健康宣教效果。以游戏的方式引导患儿正确认识手术可有效减轻其不良情绪及应激反应,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促进患儿术后康复[4]。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引导游戏护理模式对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促进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围术期身心健康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儿均为首次手术;②单纯行尿瘘修补手术;③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内分泌疾病;②冠状沟部及阴茎头部尿瘘;③瘘口组织严重缺乏;④合并尿路感染。为了避免同期干预,以患儿入院时间分组,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n=43)和观察组(2019年1月—2019年12月,n=43)。观察组:年龄18个月至10岁,平均(4.2±1.2)岁;尿道下裂类型:冠状沟型23例,阴茎型20例。对照组:年龄18个月至11岁,平均(4.5±0.8)岁;尿道下裂类型:冠状沟型22例,阴茎型21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术前由责任护士采用柔和的语言向患儿进行自我介绍,鼓励患儿积极面对疾病,增强病人治疗信心。②术后切口护理:患儿术后除了行常规性护理,如采用庆大霉素冲洗尿道支架管,保持膀胱造瘘管通畅,采用弹力绷带包扎阴茎。包扎时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龟头坏死,增加患儿痛苦。每2 h观察1次龟头颜色及阴茎切口渗血情况,对于异常情况应立刻上报给主治医师处理。③出院指导:保持患儿切口处干燥、清洁,鼓励患儿术后多饮水,以增加排尿量及排尿次数,防止排尿过急导致尿道压力升高过快而引起尿道破裂。采用微信或电话对患儿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通过随访观察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引导游戏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具有措施如下。①开辟儿童特色诊疗区:改造及重新布置多人间病房,在病房墙壁上描绘各种彩色卡通图案,患儿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个人喜欢的单元。设置相对独立的儿童游戏活动室及诊疗室,诊疗室内设有专科检查区域及儿童游戏工作坊。②人员培训: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对科室护士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患儿心理治疗重要性、儿童沟通技巧、游戏性用具使用方法、游戏方式等。③建立及完善引导游戏流程:由护士长统一安排游戏服务,制订游戏活动计划,并根据计划为患儿安排游戏时间、人员及活动内容;若进行大型游戏活动时需制定统一的统筹方案进行预演,并与院内相关部门协作,确保患儿安全,由护士在儿童游戏室内引导患儿开展游戏,可通过绘画、舞蹈、戏剧、音乐、涂鸦、讲故事等方式开展。④集中干预:对择期手术患儿集中入院指导、集中健康宣教、集中游戏、集中手术,将入组患儿安置在同一病房中,每名护士负责2例或3例患儿,由责任护士带领分管患儿及护士进行集中专科前游戏干预。⑤引导游戏护理开展:选择有利于患儿表达个人情感的游戏玩具,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提高患儿兴趣。通过引导游戏加深患儿对尿道下裂修补手术的认知,理解相关治疗及操作,如通过讲述《医院里的故事》绘本,引导患儿适应院内生活;通过扮演情景剧,鼓励患儿表达内心焦虑情绪,如指导病人扮演护士或医生,为布娃娃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通过情景扮演让患儿感受医院治疗环境,增加患儿代入感,提高患儿对手术的认识,减轻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焦虑情绪。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焦虑程度、术后疼痛感、治疗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率。①应激反应:记录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SBP、DBP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HR采用心电图监测,ACTH、Cor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②焦虑程度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5]进行评价,SASC量表分为社交回避及苦恼、害怕否定评价,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0~2分,总评分0~20分,分值越高提示焦虑评分越高。③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VAS总评分0~10分,分值越高提示病人疼痛感越明显。④治疗配合度:采用自拟的患儿治疗配合度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包括按时用药、治疗配合、情绪控制等方面评估,总评分0~10分,>7分为治疗配合。⑤并发症:包括尿道狭窄、尿瘘、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⑥满意率:采用自拟的《患儿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0~2分,总评分>30分为满意。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治疗配合、家属满意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单位:例(%)
3.1 引导游戏护理对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应激反应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尿道下裂修补术作为应激反应源会导致患儿围手期出现焦虑、恐惧情绪,且这种不良情绪随着手术的临近越发明显[6]。术前焦虑会增加患儿应激反应,使患儿血压、心率增加,并会导致患儿内分泌紊乱,影响麻醉及手术开展[7]。此外,不良的情绪会增加患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患儿疼痛阈值,增加患儿术后疼痛感[8]。研究指出,围术期对患儿进行健康宣教,并以游戏的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可有效减轻患儿不良情绪及应激反应[9]。本研究对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实施引导游戏护理,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BP、DBP、HR、ACTH、Co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C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表明引导游戏护理能有效减轻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应激反应及不良情绪,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考虑可能由于引导游戏护理干预通过完善儿童游戏活动室基础设施,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建立及完善引导游戏护理制度及流程,提高了患儿安全感,减少了患儿分离焦虑。另外,通过游戏引导有效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了患儿焦虑感[10-14]。
3.2 引导游戏护理对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治疗配合度的影响 治疗配合度是指个体遵医行为情况,患儿治疗配合度越好越有利于其术后康复[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引导游戏护理干预帮助了患儿家属树立正确的疾病认识,并明确了家属角色要求,调整了家属照顾患儿的言行,如通过讲述《医院里的故事》绘本及扮演情景剧等提高了家属对患儿疾病管理的监督力度,从而提高了患儿遵医行为[16-18]。
3.3 引导游戏护理对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引导游戏护理干预可减轻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术后疼痛,可促进患儿术后康复。考虑可能由于引导游戏护理干预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向患儿及其家属展示尿道下裂修补术过程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提高了患儿对手术的认识,减轻了患儿围术期焦虑情绪,提高了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减轻了患儿术后疼痛感,因此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19-21]。
引导游戏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焦虑感,从而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感,有利于患儿预后,从而提高患儿治疗配合率及家属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