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祥鸿
摘要:新时期,初中地理的教学重点与以往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其中最显著的改变便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从以往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转变为如今更加重视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这些知识的应用。这种转变使得教师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让课堂教学内容偏离实际生活,学生只能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到日常的地理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初中地理这门学科的魅力,也让其可以明确认识到生活中所存在的地理知识与相关地理现象。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探析
引 言
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初中地理不仅在初中阶段的众多学科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其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之间也拥有着密切的联系[1],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时,就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为此,教师需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为学生进行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与奥秘,从而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地理,热爱地理。基于此,本文也将对生活化的地理知识点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从乡土教育入手
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点中很多都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而其中,乡土地理是与学生最为接近,也是学生最容易接触、最熟悉的地理知识[2]。所以,在进行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地理现象作为教学事例,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多多观察,思考这些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与特点。比如在教学“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相关图片,如高速公路分布图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可以具体形象地了解为何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会被形容为“四通八达”,从而让学生结合这些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接着在讲述铁路、高速公路的命名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家乡当中最出名的铁路、高速公路的名字,同时结合所学的这部分地理知识点,让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为何这些高速公路、铁路会如此命名。这种结合乡土地理来进行的生活化地理知识点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
二、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是教师进行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时最为常用的教学手段。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不同于以往的沉闷、枯燥。在此氛围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随心所欲地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了解自己与其他学生对于同一地理知识点之间的不同理解,吸收他人的优秀看法,加深自己对于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此外,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让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最真实最有效的教学反馈,从而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方法,进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3]。例如在教学“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在为学生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教学之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我国农业现状有关的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如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航拍图以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新闻报道等等,让学生对于农业相关的知识以及我国农业的现状有基本的了解。接着在完成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展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这些图片、影像资料的内容以及学生自己对于农业的理解,在课堂讨论环节阐述自己对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的理解和看法,让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中自由发挥。此时,在课堂讨论环节,有些学生通过新闻了解到很多地区的农田种植面积减少,所以他们会认为耕种面积逐渐减少是现阶段农业所面临的的问题,有些学生认为他们在电视新闻中所看到的的农业都是在裸露环境中进行的,如果出现强降雨、降雪等极端恶劣天气,他们这些在教室中学习知识的人都会受到影响,更不用说那些农作物,所以这部分学生认为农业受到天气的影响程度很大,所以恶劣天气是主要的问题等等。受限于学生的理解以及知识储备,学生畅所欲言时必然会存在错误的地位以及不完善之处,而教师则需要及时地为学生进行改正与完善,并引导帮助他们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掌握这部分的地理知识点。
三、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巩固复习环节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其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路径。而部分地理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过于注重作业的数量,而忽视了作业的质量,忽视了这些作业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点方面发挥的作用,导致学生疲于去完成课后作业,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复习效率和质量。所以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全新的课后作业的模式不仅可以提升课后作业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积极性以及认真性,同时也能切实有效地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实现多地理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例如在完成“众多的河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询问家长以及当地的老人、从互联网查询相关资料等等方式来了解自己家乡所拥有的河流的数量以及它们的名字,其在城市地图中的位置、上游河流以及下流河流的名字等等,同时还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图片或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自己在家长的陪同下前往这些河流处现场拍摄照片等方式来欣赏河流的样貌。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更清晰至关地了解到地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师为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完成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同时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让他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地理之美。所以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高效更有趣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为地理学科的教育改革助力。
参考文献
[1]魏小龙.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的要点分析[J].考试周刊,2020(A5):151-152.
[2]李颖.关于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华夏教师,2016(6):39-39.
[3]刘鹏霖.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究[J]. 散文百家,2021(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