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新课标下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呢?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主要立足以下四方面去探索: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欣赏音乐美的能力;二、重视听赏实践,强化学生自主审美意识;三、培养学习兴趣,逐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四、整合艺术知识,促进审美能力全面发展。通过长期的熏陶、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情操、美的人性,让“美”的清泉流淌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之中,让音乐教学因审美教育而更具魅力,让音乐教学因审美教育而更长久。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意识;审美能力;艺术素养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由于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人们必须依赖于听觉去开展内心想象﹑塑造音乐形象,从而深刻的体会作曲家的创作初衷。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为学生建立审美观念的领路人。所以我们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音乐审美素养,树立先进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带领学生在音乐殿堂中感受美﹑领会美﹑表现美,而久之建立一个正确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长期的熏陶、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情操、美的人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索: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欣赏音乐美的能力
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在音乐唱奏中节奏感明显增强,是显露音乐才能的关键期。与此同时,处在初中生容易情绪不稳定,精神不集中,自控能力弱。在此阶段,音乐教师应以兴趣培养为主要目的,多渠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与学生的互动,脱离“干巴巴”式的单纯讲授法,可以在音乐课中用一些跟所学内容有关的音频和视频来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到音乐课并不枯燥而是一门有趣的课程。例如教唱歌曲《小星星》,首先教师可以做一些有关于星星的动画视频在教室中播放,让孩子们在听赏中体验音乐之美、领略音乐之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歌词制作幻灯片让学生感受星星闪烁的状态等。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促进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发挥他们的音乐表现才能,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美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因材施教,使音乐成为教师与学生的良好纽带,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特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逐步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重视听赏实践,强化学生自主审美意识
在音乐课中无论是采用何种音乐教学手段,目的都是为使学生能够建立自主、正确的鉴赏能力。作为学校、老师在学生鉴赏意识及能力方面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的各种音乐听赏实践,并将音乐实践作为检验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重要依据。通过听赏实践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培养良好的音乐感觉,强化学生的自主审美意识。例如《我的小鸡》这是一首阿塞拜疆的童声合唱曲,根据此曲的地域特色,在教授过程中可以加入具有新疆民族特征的乐器——铃鼓進行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有关于新疆舞蹈的视频,并请学生学着跳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学生不但可以在学唱的同时加强对音乐的节奏感,还可以通过伴奏对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乐器铃鼓以及新疆舞蹈有所了解。这样不但巩固了学生对音乐节拍节奏的掌握,更进行了生动有趣的音乐实践,强化了学生自主鉴赏的意识,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培养学习兴趣,逐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审美的过程和积累审美经验、积累对音乐的感性认识的过程,并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过程。对于音乐兴趣的建立,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艺术审美相统一。例如表演课《动物说话》,这里面介绍了两种动物——小鸡、小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组分配好角色,一般来讲可以两人一组,通过聆听动物叫声,让学生模仿好两种动物的叫声,然后再加入肢体动作,教师还可以在其中充当鸡妈妈或鸭妈妈的角色,带领学生进行集体表演,这样一来,学生不但熟悉了两种动物的叫声,而且能对这两种动物进行生动的模仿,使他们增强了音乐表演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音乐的兴趣培养并非一日完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依照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音乐兴趣进行具体化、细致化的培养,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今后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整合艺术知识,促进审美能力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是多门艺术学科分化综合后的体现。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学科统称为成为艺术。音乐本身是艺术综合的基石,就像一段舞蹈,它是不能脱离音乐而存在的,它的形式体现是与音乐结合后的产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它的学科关联性,不要脱离艺术的本体。作为音乐教师不但要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的熟练,还要有对艺术领域内的其他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如作为音乐老师在上课中可能会用到一定的肢体语言,这就要求老师要掌握一定的舞蹈功底,对于艺术领域内的其他学科亦是如此。音乐是艺术综合教学的基本形式体现,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其性质,作为教师要把握综合音乐教学的尺度,提高学生掌握综合音乐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不再觉得音乐只是单个音符的叠加,更多地感受和了解音乐的多种综合形式。然而,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音乐教育正是这个目标中重要的课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整合艺术知识,促进审美能力全面发展,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作为初中音乐老师,不仅要发挥音乐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更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美的因素,让音乐教学成为学生探求美的一扇窗口,通过教学去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拓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让“美”的清泉流淌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之中,让音乐教学因审美教育而更具魅力,让音乐教学因审美教育而更长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赵宋光. 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
[3]刘芳.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M].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12.
[4]赵慧. 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校外教育[J].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