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
网上传言:游客在动物园内打架,动物围观之后纷纷效仿,这条看似搞笑的新闻能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不要让孩子成为暴力教育的牺牲品
8月,一段动物园游客打架的视频成为网络热点。事发地北京野生动物园微博于次日发布《官方声明》,全文如下:
2021年8月7日下午,有两家游客在北京野生动物园游览时因琐事发生纠纷,进而互相谩骂、厮打,并引起大量游客和附近动物围观。经当地公安机关调解后双方和解。
北京野生动物园提示广大游客,夏季天气炎热,出游时要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家人的安全最为重要。
另外,据内部人士透露,双方厮打地点附近的动物们是第一次看到人类的打斗场面,印象特别深刻。当晚,部分动物家庭在兽舍内纷纷效仿,场面一度失控,在饲养员的耐心教育下,它们才知道打架不好,特别不好。
这则幽默的声明发布出来后,有人说“笑疯了”,也有人表示“被动物看了笑话,丢死人了”。园方当然知道动物天生就会打架,只是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来调侃游客不文明的行为。
虽然动物不会效仿游客打架,但是孩子很可能会效仿。在游客打架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名身着黑衣的妇女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用力扯一名女子的头发。之后,这名妇女连同怀里的孩子被一名男子踹倒在地……这个幼小的孩子既目睹亲人向别人施暴,又跟着亲人成为被施暴的对象。
暴力行为会给当事人和目击者造成身心伤害和不适感。避免孩子接触相关信息,是父母对孩子最基本的保护。而父母带着孩子参与打架,后果更是难以想象,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理应激和自己榜样角色的混乱。
“用拳头解决问题”一旦形成教育理念,则将忽略爱心、共情等高级心理功能,是一种心理发展方向的退行。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认同暴力,把温和理解为软弱,不会用和平的方式处理冲突,难以维持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最后成为暴力教育下的牺牲品。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
不可否认,人和动物一样具有生物性,比如繁殖需求和攻击本能。此次游客事件由一个小摩擦升级为家庭互殴,恰恰是安全感被威胁、破坏之后,人生物本能的激发和传染。
攻击性的实质是以暴力争夺有限的资源。从动物的领地、配偶之争到人类为石油而战,都反映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种原始、自私的逻辑看似符合自然规律,其结果却不可能达成共赢,是效能有限的“零和博弈”。
但是,我们人类是高级动物,具有理性和智慧,有自我反省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正面理解、积极面对、反躬内省,以理性战胜冲动,往往可以消弭危机于萌芽,避免矛盾升级。此次事件以公安机关介入告终,想必双方都会有“不该冲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叹,后悔自己给孩子做了一个坏榜样。
动物园,是家庭教育的极佳环境
父母长辈不仅应该保护好孩子,避免让孩子目睹、参与暴力,还应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比如表达爱心、保护弱者。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动物园其实就是父母培养孩子爱心的好去处。动物园作为公共场所,其丰富资源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极佳的环境。很多父母带孩子去动物园是为了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放松心情。其实,还可以在逛动物园时和孩子讲讲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让孩子意识到,人类和动物相互依存,一起分享地球。作为大自然生态圈的一部分,我们要了解动物、爱护生命、保护环境、敬畏自然。在动物园中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爱心和好奇心。
其实,现代动物园的建设都以“力图打造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环境”为理念,即使野生动物园也不例外。迪士尼电影《疯狂动物城》就是将人类社会移植到动物世界的拟人化典型。
现在是物质丰富的时代,同时也是资源共享的时代。因为人们不再对匮乏与丧失像过去那么敏感,人际冲突会相应减少。这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道理,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其实,如“攻击”是动物本能一样,“分享”早已成为社会人的本性。因为懂得分享,人类不再自私,照顾老幼病残的同类,让种族壮大,适应并改造环境,最终成为统治地球的物种。所以,“和谐”“友善”等傳统美德既是对兽性的升华,也符合人的天性。
在带孩子逛动物园时,父母也可以趁机规范孩子的言行。比如在动物园里要小声交谈,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向动物扔东西,要爱护动物;不要给动物喂食,饲养员已经喂了,动物吃得太多也会闹肚子……全家出行也是在对外展示家庭的整体形象,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是家风的呈现。
当然,现实与理想仍有距离。“动物园打架事件”等个别现象可能无法避免,但落实到每个人自身,不仅要有对自己,还要有对家庭负责的意识。美德教育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父母需要言传身教,形成家风代代相传。家家如此,推而广之,谦和礼让会成为社会的公序良俗。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个大家庭。可以想象,来自和谐家庭的人,即使互不相识,也会相逢一笑。就算遇到误会和摩擦,也能够及时沟通、相互谅解。冲突解决后,不打不成交。不让烦恼过夜,不让仇恨传递。对社会上的好人好事应争相效仿,口碑相传。对媒体上的反面教材则引以为戒,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