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专家支持 | 唐中云(清华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曹怀宁(心理咨询师)
| 策划人小语 |
历史是良师。生命的成长离不开历史,生命教育也需要丰厚的历史意识。
《战国策》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孩子不只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栋梁。培养孩子完整的人格,要有优秀的精神内核做支撑,而这些内核,则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之上。父母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构建孩子的精气神。
本期策划,我们融会贯通古今教育智慧,既讲故事又讲道理,打通经验与实践,引导父母帮助孩子在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中构建精神内核,获取安身立命的精神滋养,收获追求自由与幸福的能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仁—仁爱宽厚,是孩子与他人相处的根基
刘备、诸葛亮在新野大败曹军之后,移驻樊城。曹操恼羞成怒,亲自率领大军杀奔樊城而来。刘备不忍抛弃跟随多时的百姓,派人在城中发布通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可一同过江。”城中百姓看到后皆宁死相随。刘备令关羽在江边整顿船只,百姓拖家带口,扶老携幼而行。刘备到了南岸,回顾江北,还有无数未渡江的百姓招手呼号,刘备急令关羽催船速去渡百姓过江,直到所有人将要渡完,他才上马离去。后人有诗赞之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仁爱,即“仁者爱人”。仁是一种博大的爱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等自己遇阻、遇困时,才有人襄助。
生命中那些真正宝贵的温暖且深厚关系—亲情、友情、爱情,只能以真心关爱和仁义之心来慢慢建立。而人与人之间正是有着这样的温暖情意,才能在漫漫长夜中互相呵护彼此心中的那盏明灯。
如今,孩子长期被家人照料、寵爱,在人情世故上难免有些欠缺,有的孩子格外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学校注重智育,尤其是学科方面的教育,而关怀、爱护他人的能力,则要家庭教育来引导和培养。
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以宽仁之心来对待他人,知人所急、助人所困。父母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孝敬老人、关心弱者、乐于助人,当好榜样;注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比如看到别人生病疼痛时,要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疼痛经验去想象并体谅他人的痛苦,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还要保护好孩子的爱心,不要因为工作忙或嫌麻烦,就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心视而不见,多多鼓励孩子谦让、关心和照顾别人。
志—志趣与精神,是孩子立身的骨架
《庄子·盗跖》有云:“自古风云多变幻,不以成败论英雄。”荆轲刺秦是六国以弱小抗击强暴的反抗精神的体现,荆轲行刺秦王失败之后,还有高渐离、张良等刺客不忘使命,继续强攻,还因此掀起了一股反秦的潮流,秦王因此收敛,对六国之士心有余悸。
“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望也哉!”刺客们之所以愿意倾其所有完成使命,是因为进而胸怀天下,退而不畏牺牲。后人没有因为这些刺客的失败而看轻或否定他们的付出,反倒尊称一句“勇士”。
志趣与精神,是孩子追求目标的宏愿与决心,也是孩子不服输的勇气和信念。“夫志,气之帅也。”一个人若能“有志”,就如同身体里有了一副坚强的骨架。有志,人赖以积极向上;无志,人无一立身。这股精神力量会激励孩子迎难而上,努力提升能力、解决问题,就算事实难以改变,也能找到与失败相处、安守内心的方式。具备这样的人生智慧,哪怕再黑暗崎岖的人生路,孩子也能宁定心神,努力向前探索。
不少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吃穿住行与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志趣与精神的培养,自以为吃饱饭、做好题、拿高分便能保证孩子一生安稳无虞。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正是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才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未来人才所必需品质。
教育要去除强烈的功利心,父母首先要减少在物质上过度满足孩子,而要更加注重在精神上引领,建立乐观向上的家庭基调,孩子才能耳濡目染;父母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竞技精神,教孩子在参与过程中享受精神收获,胜不骄、败不馁,敢于接受挑战,敢于面对失败;此外,父母还要学会赏识孩子,帮孩子树立自信,根据孩子的身心需要和心理状态,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
诚—至诚待人、至诚做事,是孩子行事的方向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这一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都秉承着两个字—拙与诚。梁启超曾评价曾国藩说:“文正固非有超群拔伦之才,在并时诸贤臣中称最驽钝。”正因早年天赋不高,所以曾国藩从来不肯取巧,也不走捷径,对人谦逊真诚,做事认真踏实。
曾国藩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左宗棠因为瑜亮情结,逢人就骂曾国藩,但曾国藩却从不回击或报复,甚至劝自己的亲朋要谦让以避免矛盾。左宗棠收复新疆征战时,所有督抚中只有曾国藩给的粮草足额又及时,他因此对曾国藩是愧疚又敬佩。
曾国藩带兵没有经验,便学习戚家军的治军办法,带着乡勇们把准备工作做足,把战壕挖深,“扎硬寨,打呆仗”,最后成功平定太平天国。一介书生,靠这股“诚拙”之气竟成军事大家、清代中兴名臣。
诚,是指以真诚的心去待人。人生在世,最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便是被爱和被理解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只有将心比心的真诚才能得到。
诚,也指以踏实的方式做事。古训有言:处事不诚,便是自欺。不被捷径和计谋迷了心智,踏踏实实学习、有一说一做事,人的精力才能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真诚,其实是一种“向善”的力量,是一个人行走世间最大的底气,也是孩子做事的原则与方向。
身为父母,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才能“以诚养诚”,在孩子面前,实际情况要据实相告、应下的事要尽力完成;同时,要创建民主且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孩子的需求不要严苛以待,鼓励和宽松,是孩子真诚待人的土壤;最后,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不要一味催促孩子,要有一颗不急不躁的心,陪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学习与成长的过程,这样孩子才能明白:做事踏实才是真正的“捷径”。
省—自知自省,见微知著,是孩子终身成长的开始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太史公司马迁阅史无数,为何如此仰慕晏子?是因为晏子的厉害不仅在于贤明,还在于他时时反省的习惯。
“进思尽忠,退思己过”,是古代贤臣的标准,晏婴就是这样一位贤臣,他注重观察和反省,无论是路上身陷缧绁的犯人,还是平凡的车夫,他都可以發现他们的卓异之处并进行自省,这就是“退思己过”的修身工夫。
《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授知识,而是帮助一个人形成反省和思考的习惯。内省让人改正不足、日臻完善,内省意味着学习的更高阶段。
对孩子而言,初级阶段的学习是指吸纳知识、建立三观,而越是长大,我们越发现,学习还意味着对既有的三观、见识和行为模式的自省、反思和斧正。因为之前获得的知识、体会到的人情经验,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自省和思考能帮孩子跳出旧的思维,发现错误和疏漏,这样才能及时调整原有认知,提升能力、扩大格局。
要想制定一个良好的“自省计划”,父母首先要抛砖引玉,告诉孩子一些自己认为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鼓励孩子也这样做,当孩子通过自省发现自身的不足时,父母必须适当给予表扬;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用落实到纸上的方式能更好、更彻底地进行回忆、总结和反省;与孩子发生争执时,父母也绝不可用家长权威压制孩子,而是最好在事后跟孩子一道分析,最好先做出表率,说出自己哪里做得不妥当,孩子才更有勇气反思自己的问题。
帮孩子形成自省的习惯,就等于给孩子找了一位时时在身边督促自己的导师,这个导师不是别人,恰恰是他自己。有这位良师益友在身边,孩子自然会不断成长、终身受益。
退—拥抱自己、珍惜自己,是孩子最坚硬的铠甲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诗人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如此感叹。汉代的李广将军是一位悲情英雄,一生与匈奴打了70多场仗,60多岁依旧征战沙场。最后一次战役中,他因无功又耽误军期而羞愧自杀,百姓闻之,无不垂涕。
人们常感叹李广运气不好,劳苦一生竟未获得封侯的机会。然而,运气不好,却不该自弃生命,李广本可以有很多其他选择:比如用心栽培儿子李敢成为一代名将,或编撰兵书把自己多年的带兵智慧传承下去,甚至就此光荣退休也不失为一种次优选。虽未封侯,但深受百姓爱戴,也未尝不可。然而,李广将军的人生里,只有杀伐进取,却没有冷静智退,这也是他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行至悬崖,“退”是一副特殊的铠甲,能保全身;身至高处,“退”是最好的冷静剂和护身符,可以让人重新开始。人生不是只有进取的雄心,还要有退却的勇气。如果一个孩子把成功看得过重,没实现目标就沮丧崩溃、否定自己,他就很容易陷入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自我折磨,更不会生出面对挫折的勇气。
因此,我们要教育孩子,碰到“背时之事”与“背运之时”,首先不要怨天尤人,而要会自我慰藉:生活有起起落落,每个人都有可能会走入漫长的黑夜,有涨有落是人生的必然经历。
接着,我们要纠正孩子对“成功”的看法。遭遇失败,不意味着自己的付出是无意义的。只要保持努力、探索、奋斗,其实就是在成就自己,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最后,我们要教孩子保持心胸宽广,才能见解通达。想让孩子心里的那盏灯常明常亮,一根强壮的灯芯是必不可少的。而这根灯芯,是识己、爱己、贵己,它是一个人身上最内层、也最坚硬的铠甲,我们也叫它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