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健
【摘 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下段连续折叠缝合对瘢痕子宫剖宫產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缝合,观察组实施瘢痕子宫下段连续折叠缝合。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和输血量、凝血因子指标、产后并发症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情绪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更低,手术时间和输血量更少,凝血因子指标更高,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住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第一次月经恢复时间更短,情绪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瘢痕子宫下段连续折叠缝合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中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加快产妇恢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瘢痕子宫下段;连续折叠缝合;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
今年来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和剖宫产指征的放宽,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数量成倍增加,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数量也随之增长。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发生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切口愈合障碍的可能性高于正常子宫,其中产后出血最为高发且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具有致死的可能。手术缝合技术会对产后出血产生直接影响,常规的缝合技术对止血的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观察了子宫下段连续折叠缝合在瘢痕子宫剖宫产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子宫下段连续折叠缝合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现做出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3岁~46岁,平均年龄(28.96±2.36)岁,孕周37周~41周,平均孕周(39.52±2.39)周。观察组,年龄24岁~47岁,平均年龄(28.74±2.57)岁,孕周37周~41周,平均孕周(39.61±2.49)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本研究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②本人及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同意参与,签订参与协议;③均符合瘢痕子宫判定标准;④既往有剖宫产史;⑤足月分娩。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患者;②胎儿发育异常患者;③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缝合:在新生儿娩出后,常规缝合切口。如果出现无法止血的情况需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术后将20u缩宫素和500ml生理盐水混合,进行静脉滴注。
1.2.2 观察组进行子宫下段连续折叠缝合:在新生儿娩出后彻底清理宫腔。医师左手捏住子宫下段,检查菲薄部位和范围,游离膀胱。定位子宫下段中线位置,选择中线右侧2厘米处为第一针进针位置,选择中线左侧1cm处为出针位置,打结后完成第一针缝合。在第一针缝合位置上方1cm处进行第二针和第三针操作,最后一针距离子宫下段切口1cm。缝合后对宫颈的状态进行观察,防止误缝子宫口。如子宫下段两侧人存在菲薄,则以已经缝合的部位为柱体,在缝合的部位两侧再次实施折叠缝合。在中线2cm处进针,中线1cm处出针,在柱体边缘进针出针,进行打结,通过折叠缝合形成3层组织叠加。薄弱部位修补完毕后,按常规缝合子宫切口及膀胱反折,操作手法应轻柔,对膀胱底部用电刀或缝扎彻底止血。
1.3 指标判定
1.3.1 产后出血量: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24小时的出血量。
1.3.2 手术时间和输血量: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输血量。
1.3.3 凝血因子:于术前、术后 24小时分别采集产妇空腹静脉血3ml,记录并比较凝血因子Ⅷ、Ⅸ水平。
1.3.4 产后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组产妇生产后发生子宫下段收缩差、腹腔粘连、前置胎盘的例数,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3.5 恢复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住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第一次月经恢复时间。
1.3.6 情绪状况: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后对两组产妇的情绪状态做出评价。分值越高情绪越糟糕。
1.3.7 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值和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6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的产后2小时、24小时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6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手术时间和输血量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更短,输血量更少,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6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凝血因子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凝血因子指标明显更高,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