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琴
摘要: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分析本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临床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停止出血,未出现产后并发症、后遗症等,无1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100%。结论 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及产道损伤是致使产妇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引起医务人员高度关注。而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妇;产后出血;综合护理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产后出血发病率约为3%[1]。多数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产道出血量多、急,且伴有头昏、腹泻、乏力、畏寒、乳汁不通等症状[2]。产后出血患者病情较为危急,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都会导致患者因短时期内失血过多而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者甚至危及生 命[3]。对产后出血患者来说,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以68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探讨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组68例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28.5±5.2)岁;孕周36~41 w,平均孕周(38.4±1.3)w;42例初产妇,26例经产妇;24例经阴道分娩,44例剖宫产;所有患者均为单胎,10例有人工流产史。
1.2产后出血原因
1.2.1凝血功能障碍 主要是因死胎、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因素造成。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因凝血功能障碍致使产后出血。
1.2.2子宫收缩乏力 部分产妇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或子宫畸形、产程过长、产妇负性情绪致使全身无力等因素,致使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不能对血管进行有效压迫,引发产后出血。本研究中45例患者因宫缩乏力致使产后出血。
1.2.3胎盘因素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胎盘粘结、胎盘滞留、部分胎盘残留等,对正常宫缩产生影响,引发产后出血。本研究中12例患者因胎盘因素致使产后出血。
1.2.4产道损伤 产妇阴道、会阴、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原因包括产力过强、对产道检查不仔细、娩出巨大儿、止血不彻底、外阴组织弹性差等。本研究中6例患者因产道损伤致使产后出血。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护理 影响产妇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心理因素,过度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会致使患者出现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导致其产后出血。助产士需在产前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述分娩的生理过程,提升其对正确分娩的认识,消除各种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需重点关注产后出血患者,对其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提升治疗依从性,促使其尽快康复。
1.3.2急救护理 一旦患者出现产后出血,护理人员立即报告医生,对其实施合理止血措施,并按照患者具体出血原因快速恢复血容量。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皮肤颜色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患者宫底进行按摩,刺激子宫收缩,将宫腔内积血排出。
1.3.3针对性护理 针对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及时建立输液通道,配备鲜血,实施手术。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患者,及时肌注缩宫素,按摩腹壁,促使子宫壁血窦闭合。针对因胎盘因素致使产后出血的患者,若为植入性胎盘难以分离,立即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若为胎盘嵌顿,及时将膀胱尿液排空,实施麻醉,助其顺利娩出胎盘。针对产道损伤患者,钳扎出血的血管,逐层缝合裂伤部位。
1.3.4产后监护 产妇分娩后2 h为产后出血多发期,需加强产后监护。每隔15~30 min按摩患者宫底,指导其及时对膀胱尿液进行排空。协助患者实施早期哺乳,促进母婴交流,缓解患者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状态。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
2 结果
本组68例患者中,45例因宫缩乏力致使产后出血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在30 min内控制出血,效果明显。18例因胎盘因素、产道损伤致使产后出血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为15~30 min。5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全子宫切除术,疗效显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产后并发症、后遗症等,无一例患者死亡,治愈率100%。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常见产科疾病,也是致使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5]。多数产后出血患者表现出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等症状,且极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6]。所以,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原因的分析,在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对症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干预,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及产道损伤是致使产妇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这与文献结果相符[7]。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产后出血量进行密切观察,对其子宫收缩能力进行控制,避免患者再次出血。对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监测,认真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精神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产后身体恢复程度等。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避免出现血块、血肿。对患者肤色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形成血栓。重点对感染性并发症进行预防。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均停止出血,且未出现产后并发症、后遗症等,无一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100%。
综上所述,临床上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使产妇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爱宝.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3):248-249.
[2]霍秀莲.对56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护理的临床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7):261.
[3]梁文波.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48-149.
[4]陈明华.5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其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296-297.
[5]朱义兰.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7):153-154.
[6]吕金岩.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5):208.
[7]高卫峨.产后出血50例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4(15):1935-1936.
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