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1-10-20 09:13陈姗姗张向前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福建省高质量农产品

陈姗姗,张向前

(1.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2.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福建泉州 362121)

我国农业正行进在由增产转向提质、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在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我国直面问题,坚定了促进农业发展的决心,农业走向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质量兴农,提高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农业农村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了农业绿色发展、全程标准化、全产业链融合、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质量兴农战略部署下,国内各省份结合本地区农业生态和结构特点,制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福建省根据自身地理特殊性,对本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作出战略性发展规划,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若干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总结福建省把握中央农业思想,结合本省实际制定贯彻施行国家政策的经验,以期从现状分析中找准问题、提出对策,从而解决现实问题。

1 文献综述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地高度关注农业发展,学者们对农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黄宗智[1]提出中农阶层对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侯秀芳等[2]从对农业劳动者的关注转向智慧农业,认为这是我国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选择路径。此后,学者们从与农业相关的思想理论、具体实践、现实问题及预测未来等角度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建言献策。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大量文献围绕“农业和农村”主题,对“三农”问题、“三农”思想、乡村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社会、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作出探讨和研究,如:夏英等[3]从战略发展高度强调了对质量兴农、绿色发展的理解,认为应当以辩证思维处理好质量兴农与绿色发展等农业方面的“八大关系”;卞靖等[4]从具体问题入手,关注解决如何实现农业要素市场化配置、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力、确保各项改革有效性协调性等问题;钟钰[5]提出从壮大农业农村优势产业、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增强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和建设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方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姜长云[6]认为推进乡村振兴应坚持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导向,并围绕为什么要坚持、怎样坚持做了分析、探讨;丁声俊[7]从新时代基本特征出发阐述了推进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与此同时,国外学者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关注度提升,如Barbara 等[8]研究了农业生态学与农业可持续集约化;Scherer 等[9]认为通过可持续农业集约化来解决粮食不安全和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是当前整个欧洲农业发展的趋势所在;Henriksson 等[10]基于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广泛运用的水产养殖农业生产方式;Campbell 等[11]进一步提出了农业可持续集约化方法和气候智能农业的高度互补性及其相互协调和适应内容。

综上,国内学者的研究囊括了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政策和战略思想、政策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路径和方向等,将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有机联系,并从理论到实践引导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国外学者则认为农业可持续集约化发展更符合农业生态学,是解决粮食不安全和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的趋势所在,与智慧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但农业绿色发展除了涉及思想、政策和科技力量外,还应考虑农业生产全过程中承担生产任务的人的因素。因此,本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将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细分为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3个阶段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

2 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指引和支持以及本地区对政策贯彻实施的实践,对战略方向上的把握尤为重要,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时,要上承党中央总体思想和明了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细化政策方向及政策落地推行上精准切入,同时政策施行的阶段性成效及反思可通过地区的农业发展竞争力得以体现。

2.1 贯彻党中央农业发展战略作出农业绿色发展决策

福建省政府紧跟党中央农业发展战略部署,从战略决策上体现出对本地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贯思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认真贯彻党中央有关农业工作精神。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农业部门在党的农业工作精神指导下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开展“三农”工作,注重发展、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保持农村和谐稳定,把握维稳全局。其中,涉农部门座谈会对集思广益、研究解决困难问题及下一阶段农业工作部署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积极推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农业部门等注重研究有关农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本地区未来农业发展、季节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提前部署,对农业生产任务落实和粮食生产结构优化作出安排,并在农资供应、技术指导、防灾减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农业生产服务上强化工作,从项目带动、人才支撑等方面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走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道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是坚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和特色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明确规划目标,在细节上对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农业污染治理成果巩固制定行动计划,以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福建省的农业发展既强调粮食产能、质量兴农、绿色发展、科技强农、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等宏观规划,同时在加强春耕生产服务、农资供应、技术指导、防灾减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上采取行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强化项目带动、人才支撑,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四是推动特色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特色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上,福建省围绕龙头和品牌做强做优做大茶叶、水产、花卉苗木、水果、林竹、畜禽、蔬菜、食用菌、乡村旅游、乡村物流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力争到2022 年十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均超千亿元。聚焦提质增效,实施特色现代农业“五千工程”(计划培育1 000 个以上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建设1 000 个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成1 000 个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 000 个,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示范村1 000 个,建成一批特色农业大镇,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产值超百亿元农业产业强县),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而绿色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如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等。

2.2 政策施行主要做法

农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涉及农业生产内外部要素的多个方面,福建省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绿色农业意识引领。领导层面及时总结工作思路,抓住时机提前部署阶段任务,尊重农时和农业发展规律,提前安排农业生产任务,并做到具体细化。

(2)绿色农业人才培养。对农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制订相关制度,实现对多样化农业人才的引导和支持;挖掘一批亮点,打造形成有特色、可复制推广的典型,表彰全省农业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做好典型交流,在农业系统树立典范的同时营造促进全省各地的共同进步和争先前进的良好氛围。

(3)绿色农业生产管控。对于新的农业工作方式方法(如品牌农业建设、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行政审批标准化创建工作等),根据省情选择全面铺开或先设试点,及时总结相关做法、经验并分析存在问题,积极推广典型模式;对瘟疫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从生产过程控制农产品质量。

(4)绿色农业资源运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推进并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促进闽台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将农业的绿色发展与科技紧密结合,打造乡村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发展、融合发展、安全发展的特色现代产业。

2.3 地理资源状况

2.3.1 地理概况

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但福建人合理利用占据较大比例农业用地的山地丘陵,发展出与之适应的农业种植。其中,福建省拥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林区,2008 年至今,全省林地面积共4.5×106 hm2,加上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的造林地等共有5.6×106 hm2,活立木蓄积量达4.3×109 m3,松香、香菇、笋干等林副产品十分丰富,茶、果等多年生作物绝大部分分布于山地丘陵[12]。此外,福建省的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80%以上雨量集中在3~10 月的温暖和炎热季节之间[12],雨热同期,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多熟种植,林木的速生丰产,畜禽,鱼虾、贝藻的繁殖生长,蔬菜的周年生产,绿肥,饲料的四季栽培等,都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2.3.2 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福建省农业发展条件较为复杂,境内多山、群峰耸峙,且山岭蜿蜒、丘陵起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陆地海岸线曲折绵亘,岛屿星罗棋布。倚山滨海的地理优势给福建省带来丰富的山海资源,为农业全面发展提供广阔前景,但同时耕地比重限制了农业生产发展,海洋性季风气候使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因此,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从降水和温度条件看,福建地处中、南亚热带,热量充足、降雨量丰富,具备先天有利的农业产量提升条件,但受季风影响,气候较不稳定,自然灾害相对频繁。雨热条件蕴育了境内种类繁多的生物物种,形成品种丰富的地方特色农业,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由于地理位置、降水、温度、光热、土壤等不同条件的影响,福建省农业生产甚至在同一纬度的不同高度呈现垂直分异的“立体农业”特点,有利于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发展多种作物生产、经营。而复杂的地理自然条件造就了福建省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是福建省农业产品生产的基础。全省陆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用材树种有400 多种,药用植物有600 多种,野生木本淀粉和糖料植物有40多种,油料植物有30多种;动物类中,野生动物有数千种,海洋鱼类有750 种,甲壳类和头足类如蛤、蛏、泥蚶等有数十种,淡水鱼类有160 多种;微生物的真菌类有430 种,大量生产蘑菇、香菇、鲜草菇、银耳、黑木耳、茯苓等[12]。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工培育的作物、林木、畜禽、

鱼类等种类品种亦多种多样,为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宝贵财富[12]。

2.3.3 绿色农业生产

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不但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要使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一方面,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在机械耕地、播种、收割、灌溉等方面节约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并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在实施机械化的同时带来了柴油使用量的增加,而为了保障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扩大的农业生产规模也需要增加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对此,福建省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以提高单产量来实现同等生产条件下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以粮食作物为例,根据福建省统计局公布数据,2019 年福建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约为2000 年的45%,粮食产量为2000 年的58%,粮食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正相关,但粮食单产却呈反向发展,2019 年粮食单产为2000 年的1.28 倍(见表1、表2)。

表1 福建省农作物播种面积 单位: hm2

表2 福建省主要年份主要农产品产量及粮食单产

进一步分析,根据福建省统计局公布数据,在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2010—2015 年福建省农业机械动力反而呈现上升趋势,2016、2017 年才有所下降,说明随着作物播种面积的减少和科技力量的提升,农业机械动力呈现从逐年增长至基本稳定的态势。有效灌溉面积从上升到下降的转折点出现在2014 年,直到2017 年才再次增加,这其中与各个年份不同的降水量有较大关系。化肥的施用量从2012—2013 呈现下降趋势,在2014—2016 间又上升,2017 年以后出现大幅度下降,是因为2017年福建省实行化肥和农药量“零增长”行动,而对农业发展的生态要求和农业技术的提升也是农药使用量历年来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具体见表3、表4 所示。

表3 福建省主要农业生产条件

表4 福建省主要年份农业机械化和柴油使用情况

表4 (续)

2.4 农产品市场发展状况

2.4.1 农产品及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根据《福建统计年鉴》可见,福建省各地根据自身生产条件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和品牌农业,省内各地主要农产品均覆盖粮食、蔬菜两大类,并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实际条件生产园林水果、油料、木材、食用菌、茶叶、水产品、肉蛋奶等农产品,开发出特色农产品,走上品牌建设道路(见表5)[13]。

表5 福建省部分设区市的主要农林牧渔业农产品

2019 年,福建省划定800 万亩(1 hm2等于15 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建成高标准农田130 万亩。“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78 万亿元,千亿元产业增至8 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超万亿元,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4 450 个。全面实施特色现代农业“五千工程”,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84 个、现代农业产业园60 个,形成安溪铁观音、古田食用菌等一批产值超百亿元产业强县。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8.6%[13]。福建省依靠品牌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让品牌农产品产生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2.4.2 农产品品牌

福建省加快推进建设品牌大省步伐,农业品牌建设呈现向前推进趋势,但与国内其他品牌强省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福建省农产品区域品牌整体呈现数量增加、品牌价值不断提高、产业带动能力增强、知名度不断提升的趋势[14]。但除优势品牌外,其他品牌仍存在开发意识不足、缺乏规划性、品牌杂乱、品牌创造价值低等问题。2017 年,福建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农业建设七条措施》,对优质专用品种选育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农产品质量全程管理、发展“三品一标”、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支持品牌宣传营销和组织保障等提出要求;同时,通过信息入户推进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业产业化,着力建设打造本省农业品牌。但福建仍要关注全国品牌发展步调,力争突破自我,使优势品牌的价值在全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评估报告,在2020 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中,总共有130 种果品上榜,其中福建省仅占6 席,不具备优势(见表6)[15]。

表6 2020 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福建省节选)

在2020 中国果品商业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中,总共有150 家企业上榜,其中福建省占3 席(见表7)[14]。

表7 2020 年中国果品企业自主品牌价值评估结果(福建省节选)

如表8 所示,以茶叶为例,福建省茶叶品种多,拥有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福鼎白茶、安溪铁观音和福州茉莉花茶等名茶。在2018 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报告中,福建省参评品牌数量在总共的56 个品牌中与四川省共同位列第2 名、仅次于浙江省,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永春佛手茶、政和工夫等多个品牌上榜。武夷山大红袍、福鼎白茶、正山小种在品牌带动力、经营力、传播力、发展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福鼎白茶和福州茉莉花茶已济身十强品牌。逐步向前推进中的品牌价值,与品牌的质量和标准分不开。而在2019 年和2020 年,福州茉莉花茶则跌出中国茶叶品牌价值十强行列,连续两年排名第12 位,品牌价值分别为32.32 亿元和33.10 亿元,仅剩福鼎白茶仍保持在中国茶叶品牌价值十强位置。

表8 福建省主要名茶的品牌价值 单位:亿元

2.4.3 农产品质量和标准

柯铭华等[16]认为,要从标准化视角提升农产品质量管理能力。福建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指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需要做好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完善监管信息化平台、发展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工作。针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福建省提出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和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的要求。质量安全监管的强化,则需做好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加强产地安全分级管理,提高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完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根据福建省统计局[17]的报告,福建省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一区两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成效,已建成41 个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区;设施农业快速发展,重点发展蔬果温室和智能温控大棚生产、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畜禽标准化设施养殖等项目,全省累计建成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超过12 hm2;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以上;农业“五新”工程(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深入推广,科技对农业发展水平提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2019 年,福建省在《关于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实施特色现代农业“五千工程”,围绕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新建1 000个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改造1 000 个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培育1 000 个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增1 000 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培育1 000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由此可见,福建省正在加快对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管理步伐,并基于标准化生产定立了相应目标,以此提高本省农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积极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

3 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存在主要问题与挑战

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和农业面源污染程度两个方面[18],将之融入到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考察,可分为3 个明显的阶段:产前阶段,涉及生产者的意识问题,如打算对农业生产采用何种模式、优先考虑农产品数量或质量、经济利益优先或生态环境优先;产中阶段,涉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农业技术、生产流程等问题;产后阶段,涉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开拓问题等。

(1)产前阶段。在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的对比下,做好小农户绿色生产意识引导是一项高难度工作。福建省农业发展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方向,省政府及农业部门对相关工作高度重视,但面对本地区独特的自然生产条件,农业的规模生产与高效率并不适用于每个生产基地,除农村合作社、大型农业企业外,小型农户生产在一些地区成为必然。对前者的绿色生产管理,可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补偿实现;而对于后者,通常达不到政策享有的条件,得不到相应的政策福利和经济补偿,为了获得最大经济利益通常舍弃生态环境,如在偏远山村,农业科技普及不到位、先进农业设备缺失等致使小型农户通常依靠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来保证农产品的产出数量,造成对土地、空气和水源的污染,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因此,对小型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引导,成为福建省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2)产中阶段。旧农业机械过剩成为趋势但新农机推广存在阻力,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程度大。2010—2020 年间,随着农机购买补贴政策的不断推出,符合政策条件享受农机购买补贴的生产单位均已购买农机,农业机械的使用数量基本达到稳定态势,符合当前农业生产要求;但随着农业科技不断发展,通过良种选择等会使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升,农业作物播种面积进一步减少,从而使农药化肥施用和塑料薄膜使用量逐步减少,农业机械的应用将超过实际需求量。在这一情况下,由于原有农业机械的存量大,导致适合新生产力的先进农机的推广将存在阻力。福建省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尽管在政策管控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与国内其他农业强省相比,化肥农药用量程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是较大。金赛美[19]通过省际比较认为,福建省农业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过多,绿色农产品产量过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财政投入较少,造成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弱。此外,福建省内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程度大,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的情况时有发生。

(3)产后阶段。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的技术问题和农产品市场开拓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的推进,农产品生产供应过程中的废弃物必然增多,解决方案既要考虑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又要兼顾科学和效率,这对当前的相关技术提出极大挑战。其次,对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其市场开拓和竞争力问题摆在眼前。福建省多而杂的中小品牌带动效应不足,无法打开更大的市场,却分散了有限制政府资源,削弱了特色农业的竞争力,降低了绿色农业的发展质量。此外,由于地理位置相近产生的气候影响趋同,福建省和台湾省两岸农业发展趋势大体相近,在作物品种选择、作物生长特性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及农业生产部门组织结构上差异与变动形成的互补性构成了闽台农业的竞合关系[20]。但由于两岸政策的不同开放程度影响了闽台农业的合作发展,台湾省先进农业科技进入福建省受制约[21];同时,由于两岸农民所处的农业组织化环境不同[22],福建省农业政策及农业资金福利存在不到位情况,导致台湾省农民在福建省开展农业生产时产生困扰。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不仅在区域农业发展上面临着挑战,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农业国际化发展同样具有极大发展空间。福建省虽然在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目标,但受制于用地资源、技术创新和总体规模等多方面要素,在农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仍存在多重束缚[23];与此同时,国外投资环境多变、跨国经营人才稀缺和海外经营经验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的国际化发展。

4 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福建省农业的绿色发展,要建立起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思维,寻找突破瓶颈的方法和路径,发挥特色优势,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全程投入。一是政府对农业绿色生产严格监督和把关,促使农业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二是为农业科技传播创造便利条件,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降低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购买成本;三是为农业发展寻找合作资源与平台,注重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具体而言,需考虑整个生产流程中的绿色无污染及生产废弃物处理,如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实施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农产品质量的把控和销售渠道的通畅,这其中少不了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和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此外,借力闽台农业的协同发展及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的国际化发展,强化农业优势产业的壮大和规模化、品牌化生产,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监管、颁布绿色农业生产标准、打造农业品牌来拓展产品市场和拓宽销售渠道以及提升区域价格话语权等,建设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提升农业产业效益来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而进军国际市场。

4.1 明确政府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贯彻执行党中央农业工作精神,根据福建省农业生产自然和生态条件,制定并推行适宜的农业政策。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推动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在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职业农民培训、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传播)、财(财政支农强农、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物(多种农机的投入使用、农业项目引进)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福建省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省内各地农业作业的生产条件和作物呈现多样性,要坚持土地流转改革,认真研究各地不同情况,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寻找适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方法,引进多方合作资源和项目,制定严格的产品生产和监管流程及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对整个生产与销售过程的质量把关、成本控制及风险管控,积极打造优势品牌、扩大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品牌带动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4.2 重视农业生产者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高技能人才是新时代农业绿色生产的实施者和农业科技的运用者,农业作业者的绿色生产意识及其对农业知识的掌握,不仅影响生态环境、作物生产,在新时代背景下,还通过农业科技的运用和标准化生产控制而影响农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量,因此,加强对小型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引导,提升其品牌意识和远见,也将为农产品提升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带来实际回报。福建省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人才队伍的付出和努力,要注重在规模、结构、素质等方面对当前的农业科技人才进行扩充和培养,最终实现符合新时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4.3 重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带动作用

充分调动福建省内农林院校、农技组织、科研机构以及各产学研单位的积极性,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动力及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对包括良种选育、水热条件配合、农业机械使用等,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组织农业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户对技术的认知,并通过给予农户技术政策补贴的方式进行农技推广,将相关农业技术实质性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竞争力,使其对农业的提升作用上升到新高度,产生实际效益。若条件允许,可借鉴国外可持续集约化生产方法和智能农业做法,将农业生产绿色标准融合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借助科技力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使农业生产的高质量是符合绿色标准的高质量。

4.4 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及认证体系

在评价和监测上,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绿色农业统计指标、价值测度等提出符合发展实际且科学的标准,涵盖农产品品质、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对区域经济影响等多个维度的全程化评价,对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过程追溯根源、明确责任。

4.5 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采用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治理思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源污染、土地污染和空气污染进行专项治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鼓励绿色生产,对各类涉农组织和企业制定统一的农业绿色生产标准,强化对分散农户的生产过程监督,对符合绿色生产标准的对象给予奖励,对不达标者给予处罚,以此强调政府环境污染整治的决心。

4.6 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拓展市场

正视国家提出的化肥和农药量“零增长”目标对福建省农业产出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对绿色农产品在过渡期给予价格保护或对绿色农业生产者给予补贴,使其具备优势生存条件。及时投入加强技术攻关,结合区域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特色优势差异化发展和品牌建设,提高绿色农业产出质量和数量,打响品牌、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优势品牌带动力、经营力、传播力、发展力等方面表现突出能最大限度打开国际市场并形成竞争优势,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如果将福建省优势品牌打造结合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则有利于创新农产品流通销售新模式,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提升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此外,根据福建省农业生产的独特条件,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发挥“立体”农业和规模发展优势,对大型农业组织、企业、合作社等重点增强农技推广的溢出效应,建立绿色农业产业园区,发挥产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等绿色高质量生产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当地农户的绿色生产积极性。

4.7 用好“五缘”优势促进闽台农业绿色协同发展

发挥福建省与台湾省的“五缘”(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优势,提供相应的政策促使两岸农业在纵深方向上深化合作程度、在宽广方向上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在政策、资金、设备、土地、技术、人才支持等方面将闽台农业绿色协同发展落实到具体事项,包括搭建闽台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平台,落实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的人、财、物配备,保障闽台农业科技研发、协同创新向前推进,引进台湾先进农业技术、吸引农业高端人才加入开展农业领域重大项目合作。

4.8 推进国际化方向的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应放眼全球,打开国际市场,做到国际化发展。建议做好如下工作:

(1)政策先行,宏观布局。坚持农业发展的开放政策,从全局视角规划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和覆盖领域,采取境内外企业并购重组的方式培育省内重点农业产业,打响品牌,从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整合资源,构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联盟。

(2)搭建农业企业国际化发展平台,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农业重大项目开展国内国际融资,加快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向前推进,同时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提高对农业企业的服务质量,重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强化风险管控,健全农业产业国际合作监督机制,提高农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3)重视农业相关方向的民间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走出去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形象,重视维护与合作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关系,以保障企业顺利开展国际合作。

5 结论

本研究关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问题,以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例,从福建省把握党中央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制定农业绿色发展决策,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做法的相关要点作为切入点,分析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绿色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阶段存在的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的主要问题与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包括明确政府在农业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农业生产者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重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带动作用、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及认证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用好“五缘”优势促进闽台农业绿色协同发展,以及推进国际化发展的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为福建省和国内其他省份的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将来的研究可以选取与福建省农业生产条件相似和差异较大的省份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分析,为相关决策部门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猜你喜欢
福建省高质量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