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相关思考

2021-10-19 07:51文颖坤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教学改革

文颖坤

【摘要】SARS是21世纪以来后最为重大、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它的爆发不仅改变了各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本文拟根据对以SARS为首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观察和平时学习感受,对我国当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期望能对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可能的培养体系改革有所提示。

【关键词】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017-03

2003年,全球范围的SARS疫情于我国开始爆发,在没有充足应对的情况下,很短时间内疫情突然爆发且无法控制,情况令人担忧。到后来,虽然我国疫情有所好转,但东南亚、欧洲大陆和北美疫情的爆发和医疗系统剧增的压力依旧牵动着每个“地球村”居民的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彼此联系、交织的关系也因此而彰显。回顾当时疫情在我国的爆发和蔓延,暴露的除了政府管理机制、卫生健康体系应对能力等问题,还有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尤其是本科生)培养层面的问题。下文将详细论述一名本科生在个人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制度有关的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总结出的一些思考,为今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一线学生的亲身感受与思考。

1.问题总结

1.1培养目标与实际有差距,专业特色不突出,医学模式尚未实现转变

通过查阅各个“211层次及以上”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可知,各大公共卫生学院课程规划单位希望并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业时“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在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因此,从理论上而言,虽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属于医学下属的一门一级学科,但是其涉猎的知识范围的广度应为所有医学分支学科之最,应该包括医学类知识(生理学、传染病学等)、人文社科类知识(管理学、心理学)等,这是医学界的共识。然而实际情况是,通过查阅各高等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具体学习科目可知,为了实现该目标,绝大多数院校在学时和学分的设置上大致如下:本科前三年主要用于学习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后两年主要进行临床见习、专业知识学习和实习,因此不妨说在后两年中也有相当时间是用于学习、巩固和应用临床知识。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在内容设置层面,更加偏向于“医学/预防医学”领域,而对于“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视度相较于前者稍有不足。此外,对于这样一个涉猎极其广泛且内容极其丰富的专业,对所有该专业学生施行同样的课程教学培养,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值得商榷的。

同样也是共识的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应该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待人群的健康问题。随着时代的变革,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可以有更多选择方式参与到国家、世界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之中。但是,就目前预防医学本科各个学科类别占学时/学分比例的情况来看,当下我国的公共卫生学院均开设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相关课程,但只有半数左右的培养体系提供了公共卫生实践类课程学习。同时,需要指出来的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关课程的学时/学分仍然占预防医学学生本科学习阶段的大部分(约60%),而预防医学类理论课和实习课只占不到35%。此外,我国的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依旧采用前苏联模式:在专业学习前三年重点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在后两年集中学习预防医学知识。所以总的来说,当下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既不能很好地体现当下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大学教育的灵活性,又由于掌握医学知识难度着实不容小觑,容易在学习知识时给广大预防医学学生带来高负荷的学业压力和困惑的情绪。倘若再算上残酷的就业现实,这使得不少原本就读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则更加会纷纷转专业和跳槽,无论怎么强调“情怀”和“理想”,也无助于留住人才。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损害的还是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最终的结果可能又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要求改革呼声最高的领域之一。

回到SARS疫情,通过新闻媒体可以了解到,遇到困难的除了和病人直接进行接触的临床医生外,还有在人群、现场当中做调查研究、探索新发疾病传播规律、控制疫情的“公卫人”。对于最广大的基层工作者,由于在日常学习和工作训练中很少或几乎没有接触过模拟训练;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在制定防疫措施、流行病学调查等环节能力会稍有欠缺。因此,根据这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漏洞再反观预防医学本科的教学,可知对应的内容在不少高校中是缺位的或者是不受重视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训练的忽视,轻视对专业人员在疾病控制中扮演角色的忽视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导致这次疫情扩散之快、防控之难的部分原因。

1.2部分教材内容老旧、结构紊乱

知识全球化昭示着各国预防医学人才交流的机会不断增加,这也必然要求着各方应该熟练掌握交流的工具。但是,在本科学习过程中,预防医学本科生的英语教材往往印刷质量不佳、内容老旧,针对性不强,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掌握、应用专业英语,在日后增加学习的时间成本、加大产生文化摩擦的风险。此外,21世纪的医学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对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人文关怀类的科目教材往往内容少、不深入,也尚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此类知识的需求。

不仅是部分非医学类教材如此,也有一部分医学教材也存在问题。虽然少部分医学教材通过了国家的审核并作为了医学生培养道路上的“规划教材”,但是和欧美国家的同类教材相比,在内容逻辑层面、图文丰富程度、易懂性依旧有一定差距,例如课本内援引的数据和资料依旧还有不少是来源于本世纪初或上个世纪末的研究,不论是什么原因,资料的滞后不利于学生了解当下人群健康情况,产生誤解。此外,倘若改善现有的医学教材质量,教学质量也必然会有相应的提升。综上,改善当下教材的问题,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必然大有裨益。

1.3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考核层面单一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通过要求各高等院校提高本科生毕业的门槛以达到提高本科生生源质量的效果,但从根本而言,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还是需要从师资质量、教学质量等问题上入手。尤其是在当下,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这个话题早在各社交平台被广泛讨论,教学质量的问题必然是当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路上的一个重点问题。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由于教学班人数过多,在大班授课的背景下,任课老师对各个学生的关注程度相较西方以“小班授课”为主的培养模式有很大差距。而且由于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还承担着不小的科研工作,严重到引起“滚雪球”效应,损害教学质量。

有教必有考,预防医学是一个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专业,理应在理论和实践部分均设置考核并占有相当的比例,但现实是只有少部分的科目在实践部分设置了小部分的考分,实践部分在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利于培养出理论扎实和实践力强的“双优”人才。

2.解决方案与建议

2.1 调整课程设置思路,实行专业细化,适当缩短临床课程时长

目前,预防医学本科教育出现的问题主要由于其学科特点和现实情况不重合、相矛盾而所致,所以寻求教学体系变革是破除问题的有效方法。放眼全球,借鉴各国公卫人才培养经验可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应该偏向“公共卫生”领域而非“预防医学/医学”领域,在保证教育方向以后,对个体应施行细化培养、专项培养。这样的做法不仅尊重人才,使个体科学研究动力有效释放,而且也体现了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践行,增加公众对预防医学专业的认可度。那么具体怎么施行呢?由于我们国家相关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倘若仿照欧美体系进行如此多门类的细化,或多或少会存在管理层面上的难题,不妨将众多的门类融合我国主要缺乏公共卫生人才所归属的方向,最终化为医学微观方向和医学宏观方向。按照这样的计划,选择医学微观方向的学生应在适度减少与预防医学不密切的专业基础上重点学习属于微观视角类的学科,而选择医学宏观方向的学生則应更多地减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程,在拥有基本医学素养的基础上学习管理类、社会科学类的知识。前者利用基础的医学知识和公共卫生知识,从微观角度(病原学、病理学等角度)解决公共卫生问题,而后者利用对公共卫生的理解和对管理学、政治学知识的掌握,解决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结构层面问题,从制度、社会规范等层面捍卫人群改善健康的权利、保障人群的健康。二者并非相互毫不相干,相反,二者是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从制度和研究领域研究健康问题势必能解决我国卫生领域的许多问题,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科学技术行业的支持一年胜过一年,医学顶尖人才也在世界舞台有着属于自己的地位,但是通过2003年爆发的SARS可知,我们国家当下实际上不缺少优秀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医药领域),真正缺乏的是与科学研究人员相配伍的医药卫生领域优秀的管理人才。因此,一方面保证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大对医药卫生管理人才的投入、提高相关待遇的“两手抓”方针应该是在振兴中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路上的最终归途。

2.2淘汰老旧教材,增加教材选用的灵活性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简政放权,给予各院校选用教材的自由空间。各高等院校应在采用相关教材前进行公示,在公共平台上给予教师和学生讨论的空间,通过民主化、市场化的行为淘汰内容陈旧、质量不佳的医学教材,达到师生内心满意、教学顺利的效果。

2.3开展小班教学,尝试多种教学模式

虽然小班教学在教学人力紧张的学院难以开展,但是对于有条件的院校而言,对于学生,小班教学可以增加自身个性、才能被赏识的机会;提高课堂效率,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入。对于教师和学院,小班教学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使老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更好地因班施教、因人施教。

随着教学理论深入研究,教育工作者发现PBL、CBL等新型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质量起到的改善作用较为明显。而医学作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均庞大而不易理解的学科,更加应该采用上述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动力,使复杂的知识点和问题在“个体研究、群体探讨”的氛围中得以消化、化解。

2.4各大医学院校揽招人才,做好升学就业引导,增加对公共卫生学院的投入

人才层面的问题一般有以下解决方法:增大对优秀人才的招揽力度、提高现有教师综合素质、增加教师福利。对于现在高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以上思路来化解。考虑到增加团队的活力和竞争是管理学上增强团队实力的常用手段,揽招公共卫生人才的做法可解燃眉之急。此外,综合性院校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实行跨院授课,聘请有其他专业研究经验的专业人员兼职授课,加强实践培训力度,拓宽学科视野。通过师资共享的方式,既可解决资金和人才紧缺的问题,又可以让预防医学学生了解到其他学科的学科方法、学科视野。不仅如此,各学院可以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兼职授课,这样既提供丰富而坚实的基础知识又可以让本科生对专业有更加具体的了解,在有关就业、升学的人生道路上提供一定帮助。需要指出来的是,广招人才不应“孑然一身”,应与之并轨相行的是——上至政府下至学校,增加对公共卫生学院的投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资金问题,有关人才建设、研究设施规划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此外,一个行之有效并且循环通畅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是社会运作中重要一环。唯有毕业后寻求到合理的就业岗位、升学途径才有可能使得该专业学生在社会运作中扮演角色,产生影响力,进而改善该专业自身的情况。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里的社会地位和薪资还是较低,不能够很好地体现人才的价值,稳定住专业人才从而造成人才流失。因此,社会各界应该一并努力,改善公卫人才的处境。

总之,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公众的视线再次聚焦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相关领域改革的思潮必将在疫情结束后全面铺开,公共卫生本科教育作为人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会被重新审视。但就当前来看,不论从顶层设计还是个体层面考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国民的健康水平要提高,健康防护网络要完善,我们就不能延续“重临床,轻预防”的现状,因此公共卫生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教学改革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高职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统计学案例设计初探
《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MOOC优质教学资源在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