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蓓蓓,彭晓曼
(安徽建筑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合肥 230601)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途径,是顺应经济规律做出的科学引导。高质量发展是针对中国新时代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总结探索而形成的,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1]。2020年10月26日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新时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2]。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切实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民生的幸福,因此,必须要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在梳理有关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测评维度体系。基于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以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为代表进行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分析各城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为中国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关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一个定性的标准,不同专家学者采用的指标体系存在一定差异,但大体上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田鑫[3]运用因子k均值方法选取10个指标,划分为经济活力、经济创新、绿色发展以及民生发展4个方面来衡量长三角各城市高质量发展情况;戚琳[4]选取三大热点方向为指标,运用DEA模型分析东北34个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状况;张国兴等[5]运用熵值法测算2013—2017年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分析造成各城市间差异性因素,以此推动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毛艳[6]运用熵值-TOPSIS法从经济、民生、生态等方面分析中国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赵儒煜等[7]运用熵值法构建面板回归模型,采用经济效益、绿色发展等6个评价维度测算2008—2017年全国四大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王凯等[8]采用经济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等6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分析;YE L C[9]对广东省各城市发展质量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从6个方面建立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陈雪晴[10]从创新、绿色、开放、共享方面入手,构建重庆市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将重庆市与全国各省份的高质量发展状态做对比;周吉等[11]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等6个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西省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通过上述文献综述可知,大多数学者评价城市高质量发展时依据的评价维度中都含有经济、生态、民生3个维度,这也反映了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在维护环境绿色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保障民生幸福。在数字化的经济时代,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推进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尤其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新基建服务于各个城市,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新基建主要依靠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立。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因此,文中进行评价城市高质量发展将上述因素列入其中。
城市高质量发展切实影响经济发展与民生幸福。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依据现有8个省市出台的评价指标,包括江苏省、湖北省等。结合现有的参考文献并借助专家组意见,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绿色生态、经济结构、民生幸福5个方面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测评维度。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依据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点,最终确立39个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着重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新动力。
表1 各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TOPSIS是由学者hwang和Yoon于1981年提出的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作为系统工程中常用的方法,具有真实、直观、可靠的优点[12],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权重确定的方法有很多,学者大多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AHP法、专家调查法等,这些方法主观性较强[13],熵值法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赋权的一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且能降低人为干扰因素。因此,采用熵权法对新基建下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水平和综合水平进行测度。
2.2.1 构建原始数据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假设评价模型中有n个城市、m个评价指标,建立初始矩阵A。
2.2.2 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
为了消除指标类型和量纲之间的影响,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指标与不同量纲之间统
一以便于计算,分析所选取的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所采用的公式为
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
为了防止选取数据中出现无意义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平移处理,经标准化处理后的矩阵为S。
Sij为第i个评价对象在第j个评价指标上的标准值,即为原始数据无量纲处理下的标准值,0 2.2.3 熵值的计算 2.2.4 各评价指标的确定 2.2.5 构建加权规范化矩阵B 将不同评价对象n中的不同指标m分别与各指标相对应的权重相乘即可得到城市高质量发展规范化评价矩阵B。 2.2.6 确定正负理想解 2.2.7 计算各城市与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 首先计算每个城市的指标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D+和D-。 由上式最终计算相对贴近度为 Cj的数值越大表明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表明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越弱。相对贴近度的大小排序即为新基建下的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低的排序,其中,0 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推动其他城市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中提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中最高位置的城市”。截至2018年,国家发改委及住建部明确9个城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构建世界城市与中国交流合作的枢纽[1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发布指出6个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对于高质量发展可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得中国城市在世界城市中占据更多的竞争优势,取得更高的国际地位,获取更多的国际资源。考虑到数据的可行性,文中选取国家中心城市与超大城市分析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状态,由于国家中心城市与超大城市中有部分城市重复,最终选取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西安、郑州、成都。指标体系计算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9》,以及由10个市统计局中2018年统计公报整理所得。 在前文构建的评价维度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熵值TOPSIS模型对国家中心城市与超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综合状况以及5个方面的发展维度进行测度,根据测算出的相对贴近度,对10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排序(见表2)。然后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城市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空间分布分析。 表2 各城市高质量发展相对贴近度评估结果 基于上述综合排名的结果,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依次位列前四位,说明其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强。而重庆、天津、郑州、成都、武汉排名紧随其后,说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相对较强。西安排名居于末尾,说明其高质量发展水平较弱。按照国家统计局经济区域划分城市的标准,上述区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显示东部城市呈现优势,而中部城市(武汉、郑州)和西部城市(成都、西安)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较弱。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根据综合排名结果,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见图1)将上述10个城市分为三类:第一类排名靠前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第二类排名居中的城市包括武汉、郑州、天津、成都、重庆;第三类排名落后的城市为西安。 图1 国家中心城市与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结果聚类谱系 根据上述评价及分类的结果,第一类城市作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城市高质量发展各个评价维度均位居前列。这4座城市均属于国家超大城市,尤其是基础设施、经济结构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第二类城市中郑州、成都、武汉竞争激烈,高质量发展综合评分差距约为0.1;第三类城市中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排名靠后,主要与西安的整体评价维度排名较低有关,尤其在经济结构、绿色生态以及民生幸福方面排名落后。 为了进一步了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因素以及各城市排名结果的具体来源,对选取研究的10个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维度体系进行分析(见表2)。 基础设施方面:排名最高的是重庆。自新基建提出以来,重庆市对于5G基站的建设量紧随北京之后,其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互联网接入户数远高于其他各城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公用设施非常完善,对于移动网络设施的建设量及使用量也是处于领先水平。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其网络设施水平远超其他各城市,这对于上海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天津、西安、郑州3个城市排名落后,城市公用设施较其他城市仍有一定差距。 科技创新方面:发展水平排名前五名为北京、上海、深圳、天津、西安。从相对贴近度的得分来看,北京位于榜首,高达0.926 9,上海和深圳紧随其后,得分依次为0.761 8和0.538 9。这三大城市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及地理位置条件,更重要的是集聚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这3个城市在研究人员数量与专利授权数上都稳居前列,对于研究的投入也极高。其余城市相对贴近度得分均低于0.5,部分城市相对贴近度得分低于0.1,尤其以郑州为例,相对贴近度得分为0.039 5,排名最靠后,显然这些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差距较大。 绿色生态方面:位居首位的是广州,这与广州市近年来对于绿色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有极大的关系。可吸入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率先达标,尤其是SO2的排放量在10个城市中最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率高达81.10%,极大地维护了生态环境。成都和西安在绿色生态方面排名落后,这两个城市作为国家主要的新兴城市在2016年被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对于生态方面,主要是由于其污水处理率较低以及可吸入细颗粒物浓度较高导致其排名落后。 经济结构方面: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经济排名位居首位。其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收入以及地区进出口总值在所评价的城市中最高。深圳、北京、广州、郑州、重庆、武汉、天津、成都、西安紧随其后。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作为培养出华为、腾讯等创业型公司的城市,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其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值仅次于北京、上海。在2016—2018年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其中,郑州的经济结构排名最高,郑州地区生产总值增加率达8.3%,也是所有城市中地区生产总值增加率最高的一个城市。成都和西安两个城市排名落后,与两个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贡献度不高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于其他城市较低有关。 民生幸福方面:北上广深处于前四位,占据绝对的优势。这4座城市尤其以北京为首职工数与职工的平均工资都居于第一位。4座城市在教育与公共医疗卫生方面投入很大。但郑州与西安的民生幸福方面排名较低,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不高与就业不足。郑州的医疗机构与教育机构方面相比于其他城市仍有较大差距。 通过建立熵值-TOPSIS模型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绿色生态、经济结构、民生幸福5个维度综合评价中心城市与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状况,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对上述城市排名进行分类。研究表明:各地区发展优势各有不同,北京在科技创新和民生幸福上表现突出,上海在经济结构方面最强,广州在绿色生态方面做得最好,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完善。从综合角度来看,北上广深高质量发展最优,西安发展情况相对较弱,其余城市发展处于中间水平。各城市综合排名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相差0.42,说明其城市间发展差距明显。评价结果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以上述城市为代表可以更好地为推动其他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缩小各城市间发展差距,引导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中心城市与超大规模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分布不同,各城市发展差异明显,没有一个城市在各维度中均处于第一。北京在科技创新和民生幸福中处于各城市的首位,但其绿色生态方面却不佳,需要大力改善其环境状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与能源消耗,加强森林覆盖率。将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注重生态经济建设[16]。上海发展较为均衡,各维度均处于前三名,尤其以经济结构最为突出,虽然基础设施和绿色生态方面处于第三名,但这两个维度整体低于其综合排名,上海想要进一步提升其高质量发展水平需要完善公共设施水平以及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广州与深圳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和所辖城市其高质量发展整体相差不大,广州的绿色生态方面优势明显,但其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要加大其对科研的投入,这一点可以借鉴北京、上海、深圳对于科技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尤其要重视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入,同时对于一些创新型企业要给予一定的支持。深圳近些年经济发展迅速,已经超越广州,其生态发展形势也处于第二的位置,但在基础设施方面有所欠缺,在新基建逐步发展的背景下,深圳应加大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以及5G站点的投入。 重庆和成都高质量发展主要需要改善的方面是科技创新和绿色生态。重庆与成都地处西部,对于创新型人才吸引与东部城市相比较有差距,可以结合本地区自身发展的优势进行人才引进,加大对于科研的投入,重视高校的发展。在生态方面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利用科技发展成果提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天津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短板,近几年生产总产值增速较慢,这也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对此应切实了解当地发展所存在的制约因素,在一定情况下可参考相邻地区如北京,参考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并加以借鉴。郑州、成都作为新划入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经济的增速是有目共睹的。其在科技创新上可建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科研人口红利相关政策,提供科技交流的平台,积极引入科技交流创新的成果,以创新科技力量推动郑州市的高质量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西安作为10个城市排名最后一名,其绿色生态、经济结构以及民生幸福方面均需要提升,应加大其绿化建设,积极引入外商企业,重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减少城乡收入的差距。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中国综合发展实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各城市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资源配置和综合发展实力的差异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不均衡性,不同城市之间差距悬殊。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作为国内发达城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行具有引导和带头作用。其他各城市应当积极向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学习,借鉴国内发达城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所采取的措施,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阻碍和潜在问题,不同城市间相互学习,不断地吸取经验进行自我完善,因地制宜地以各城市本身的特色为基础进行高质量发展,充分认识高质量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以上述10个城市为代表构建中国城市新格局与新的发展方式,增强城市整体实力,获得多方面的国际资源,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为推进其他地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范本,最大力度地实现互补发展,为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3 基于熵值TOPSIS 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实证分析
3.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3.2 基于熵值TOPSIS法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3.3 分项评价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