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博物馆与艺术翻转课堂的潜能

2021-10-19 07:41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美育博物馆大学

杜 丹

(苏州大学 传媒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1 学校教育中的公共博物馆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一生中经常访问公共博物馆。他认为,由于博物馆的艺术品代表了“一切工作的顶点、理想化和优美的极致”,因而具有连接学校与社会的强大的美育价值。具体而言,由于公共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出自手艺人,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历史背景之下,因而呈现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故由公共博物馆提炼和净化的艺术品就能指导学校的艺术教育。他进一步以纺织教育举例说,理想的学校中应该有“一座齐全的工艺博物馆”,其中既要将艺术概念引入,也必须包括各个阶段的原料、设计样品、工具、材料的产地、制造地风光照片等[1]。这样,学校的纺织教育才能成为一门综合艺术、科学、技术和历史等学科的生动课程。

可见,公共博物馆是现代教育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存储和展现了社会实践、艺术审美和文化经验,公共博物馆能够将学校教育和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将社会、审美和文化经验带入学校并加以利用;同时也便于学生将学校传授的知识运用到博物馆的学习中,并对其加以讨论和验证。这样,学校教育中学科之间的壁垒就在公共博物馆中消失,学生通过公共博物馆的学习,能获得包括艺术、科学、技术和历史等在内的跨学科知识和整体的社会经验。

2 公共博物馆的艺术教育

杜威的美育理论表明,公共博物馆能为学校教育提供培训的场所、物质材料、地方知识和文化经验,而学校教育则应通过公共博物馆来向学生传授社会经验。这正契合了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对公共博物馆的界定,该协会认为,公共博物馆是“一个向公众开放、致力于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永久性机构,它获取、保存、研究和交流信息,并为学习、教育和娱乐目的而展示人类和周围环境的物质证据”。[2]由此可见,学校与博物馆具有相近的社会职能,且彼此依赖,这便驱动了博物馆不断地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来满足整体社会的需求。

近年来,公共博物馆在城市和乡村中发挥了愈加显著的美育职能。以社区的公共教育为例,比如,上海的“社区枢纽站”项目正在各个社区系统地搭建工作平台,建立社区美术馆和流动美术馆,为社区居民提供无边界的艺术,进而使艺术教育延伸到生活中。在实践中,该项目通过把大展览拆分细化,邀请艺术家和学者开展学术讲座与系列课程,改变在馆内等人来听的形式,在市民的文化活动与专业博物馆搭建了桥梁,在原本彼此孤立的区域,使得人与艺术产生了互动。公共艺术教育在乡村建设中也正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枢纽站”的创始人王南溟曾参与“许村计划”,他认为,应把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放到农村去,让村民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信息和艺术家。他还举办了“国际许村乡村艺术节”,吸引国内外的艺术家参与“艺术乡建”,并将传统美术馆的公教项目“亲子工作坊”直接搬到乡村[1]。

可见,公共美术馆以“艺术助学”的方式为社区和乡村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能量,通过把新的美育方法引入社区和乡村,促进人与艺术互动,推动了教育平等,也拓展了公共博物馆的美育职能,进而在实践中推动了公共博物馆的社区(乡村)化,以及社区(乡村)的博物馆化。正如杜威[1]所认为“用于教学目的的最好的博物馆是在充分展示本地动物群、植物群等,以及当地文物和古迹的基础之上,由老师带领学生,通过短途旅行来认知的”。上述公共博物馆的艺术教育,可以说就是杜威的美育理念的落地实施。不难发现,公共博物馆之所以出色,并不仅仅是因为收藏、展览和研究的实力,更是因为它融入地方的文化生活,并且被用于教学组织、经验分析和社会反思,为探讨大学的艺术教育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3 公共博物馆赋能大学艺术课堂的“翻转”

公共博物馆的美育与大学艺术教育存在显著不同。大学艺术教育以课程为中心,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艺术知识、创作技法和审美经验,而公共博物馆则主要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与行动,通过提供展览活动和艺术课程,对公众进行美育,其在实用层面上涉及的知识范围更广,教学方式更灵活,且与社会现实更贴近。在大学艺术教育中引入公共博物馆的美育资源,可以丰富艺术课堂的内容,提升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造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引入公共博物馆的美育资源,进而展开“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3.1 从碎片到整体:重整知识结构

“翻转课堂”并非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早在可汗学院诞生之时,就已随着网络视频课程风靡全球,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2]“翻转”原本是指以信息技术和活动作为杠杆,通过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重新规划课堂的时间,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2]在本文中,“翻转”则是指大学艺术教育通过公共博物馆的杠杆作用来达到传授和内化知识。在该翻转课堂中,学生按照教学计划、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参与博物馆的公共艺术活动、进行馆内观摹和现场互动,并学习网络教学视频,然后回到学校就课程内容参与协作、讨论与问题的解决,以及成果的交流和测评,促进知识内化。本文构建出大学艺术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艺术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通常,大学按照现代教育体制的学科划分原则来突显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然而,这种按照学科差异进行的划分存在着潜在风险,它造成了一种假象,仿佛艺术与科学、技术和历史等学科的知识毫无关联,这必然会形成人为的学科彼此孤立,不利于培养具有跨学科素养的人才。而且,依据平均分布式原则设置的艺术课程,还会加剧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碎片化。由于长期以来大学将学生的艺术实践分散在不同的教学周,这就使学生只能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碎片的知识,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创作,且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这些独立分布的艺术课程还缺乏实践与理论的联系,彼此之间也很难就一些相关概念、技巧和应用进行联系,这就将原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实践变成了标准化的课堂,让学生很难得到多样且融会贯通的艺术训练。

公共博物馆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整合诸多学科知识,参与社会性艺术实践的课堂,让学生在该课堂中学习,甚至直接参与“艺术乡建”、艺术进社区的活动,无疑可以弥补大学教育基于学科分类造成的认知封闭且碎片化的不足。

具体而言,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应紧密结合公共博物馆的展览和“公教”课程,将公共美术馆策划的各种艺术、科学、技术和历史等知识整合进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布置作业,学生则采用课外学和课内协作、讨论的方式完成作业。以大多数学校都开设的“视觉艺术”课程为例,教师可以预先设置“透视学”“造型”“明暗”“速写”等教学主题,让学生先学习网络教学视频,或通过参观艺术展览、在美术馆临摹和现场互动等方式来获取直观的认知,然后在学校课堂上完成习作,展开交流与讨论。就所有艺术课堂都涉及的“造型”而言,则有必要通过博物馆的公共资源来整合知识,用造型理论的学习来将各课程的艺术实践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对艺术造型的认知就不仅局限于传统课堂所要描绘的对象,还能与历史上特定的艺术家、技术物件和艺术门类勾连起来,进而通过融会贯通的专业训练获得整体认知。

可见,用博物馆的公共资源翻转大学的艺术课堂,能让知识突破简单的线性关系,呈现彼此联系且逐渐深入的网状结构。一方面帮助大学艺术教育实现知识从碎片到整体的重新整合;另一方面则推动学生尝试不同的路径,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从被动到主动:激励学生的自主性艺术实践

现行教育体系通过标准化课堂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要求教学保持与课本一致,不鼓励教师讲授差异化的内容,也排斥各种标新立异的想法。这也同样存在于大学的艺术课堂,因而,我们看到,和大多数学校教育一样,重视艺术实践的大学课堂也体现为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的学习过程普遍缺乏主动性。

现行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会损害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神经科学早已指出“学习实际上是大脑中蛋白质不断合成、神经通路不断构建的生理过程”[1],标准化教学的错误之一就是忽略大脑这一最基本的生理事实,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因而不利于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持久的记忆。坎德尔曾说:“要想得到长久的记忆,大脑在处理接收到的信息时必须足够透彻且深入,这就要求大脑在处理信息时集中精力,并且要将这一信息有意图且系统性地与记忆中已经完善的知识联系起来”。显然,标准化教学很难充分发挥学生大脑进行联想学习的能力。

大学教育本应是个体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而教师则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和信息,并在教学中帮助、激励和引导学生。整个学习过程都应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且,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兴趣爱好和关注点都不一样,这就要求大学应将促进学生的能动性、提升联想学习的能力作为教育目标。相比大学的艺术课堂,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资源可以被用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1)将博物馆展厅和公共艺术活动转变为大学的艺术课堂,为学生创造认知和联想学习的艺术情境。通常,传统课堂教学只能为学生提供标准化的课本或摹本,而很难融入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内容,学生在聆听教师的讲解时,只能凭借想象或一些多媒介技术的再现手段来获得认知。如果我们将课堂搬至博物馆,那么学生就不仅能与各种教学案例面对面,还必须回应各种人、艺术品、阐释和上下文信息给予的感官刺激,进而参与创造性的艺术实践。

2)引入博物馆的多重交互手段,来提升学生联想、反思与对话的能力。一方面,在公共博物馆的展览与活动现场,艺术信息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感知,并激发其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学生则可以通过展签、视频和艺术装置的交互式技术来拓展认知的视野,并获得与艺术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历史等知识。比如,学生想要获得关于“印象派”艺术的知识,就可以在课本之外通过线上观展来获得,公共博物馆中悬挂的艺术品、展签的文字信息和历史故事等也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带来知识获取的满足感。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化的公共艺术活动,如参与艺术乡建和艺术进社区的实践,将为学生打开认知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大门,促使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展开反思和对话。只有当学生将学校知识与社会经验结合在一起时,整体的认知和艺术实践才有助于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进而丰富他们的经验。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以往刻板的传授者角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可以在博物馆的特定艺术情境中提出一些深思熟虑、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索,并鼓励学生关注艺术的创作技巧和审美意味,进而推动学生置身于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获取差异化的具体认知。

社会需要充满好奇心、具有创造力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而我们的大学教育应以塑造这样的人才为目标,并帮助人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将公共博物馆转变为大学的艺术课堂,采用多重交互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主的艺术实践,将激发学生从被动转向主动学习,进而产生创造力。

4 结语

运用公共博物馆的杠杆作用,翻转大学艺术课堂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将有助于我们在教育中打破学科分类的壁垒,融合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践、人文与科技,进而推动大学艺术教育成为一种具有创造力的社会实践。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的目标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将课堂知识与社会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而非接受简单的解决方案或达成当前目标;教育工作者则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思自身的角色,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引导学生系统地探索知识,展开主动的社会实践上。只有这样,大学才能成为学术创新的沃土。

猜你喜欢
美育博物馆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博物馆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教师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