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敏 郭黎丽
(烟台市芝罘区潇翔小学,山东 烟台 264001)
审美素养作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构成,其培养与提升需要开始于人的童年期。而民族审美作为民族文化构成的元素是能够塑造一个民族的内在灵魂的。从基础教育段开始,将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纳入学生视野,把学校美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引导学生从民族审美视角去了解“我是谁”,从而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形成美的眼光、美的能力、美的精神,让美的视野从民族走向世界。
一所学校美育的高度,取决于这所学校整个文化系统中所表达出的对美育的认识、理解和美育体系的整体设计。“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思考当前审美教育,对于提升审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184-185因而,从传统文化视域出发去构建学校美育体系,用根文化去影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与创造力成为学校在美育教育方面的初衷和旨归。
烟台市潇翔小学“自然生长”教育哲学的提炼与遵循,体现的是《易经》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老子《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道德观,庄子《齐物论》中“顺应本性”的自然观,承续的是《中庸》中“致中和”的思想脉络。这些传统思想集中表达了中国哲学以“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认识论为宗,以“自然体悟”的方法和途径为用,构建出崇尚自然及追求自然生活的美育体系。[2]51-53在这样的传统文化视域下,“自然生长教育”表现出“以儿童的视角——体察与顺应性,对关键期的呼应——接纳与价值感,对生成的召唤——动态和发展性,对自然的召唤——建构与共生性”的表征,设定了“引导学生有目标的整体生长、有互动的全体生长、有差异的个性生长、有意义的持续生长”的价值追求。
按照这一教育哲学,学校定位了“我要飞得更高”,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在师生、家长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提炼了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的“公德意识、学会学习、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参与”五大核心素养,与国家教育方针中德智体美劳的要求相对应,指向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完整和健全的人。而作为中国人,在达成这些素养的发展过程中,都应该具备一颗中国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眼光放得无论有多远,都需要从国家和民族的根处出发塑造人,因而“做有根的中国人”成为培养学生的目标。
作为学校提炼的学生五大核心素养中的一项,“艺术修养”直指学生的美育培养目标。而五大核心素养之间又是融汇一体,相辅相成的。人是一个生命的整体,艺术审美的培养与人的其他素养的发展是并立同行,不是孤立割裂的,这样的思考也体现在历代中国教育家的教育范畴内。“子曰: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这里所追求的是“诗”“礼”“乐”相融的教育,“乐”是“诗”“礼”培养的价值、规矩之后的“理想”,是“立人”“行远”的重要依托;蔡元培先生在他的教育探索中形成的美育思想与其一脉相承,“所以美育者, 与智育相辅而行, 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强调德、智、美相辅而成就人。以教育先哲及当代教育家的自身体悟为指导,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美感的同时,要培养他们审美的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吸引他们去自觉追求高雅的美的境界,在德、智、体、劳素养培育中感悟、体验美的同时,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养智、以美健心、以美促劳的效果。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学校在自身的文化系统中,形成了“让美融在生活中”的美育核心主张,把握思想维度——志于道:达成传统审美的价值建立,建立目标维度——据于德:挖掘传统审美的精神立意,构建内容维度——依于仁:选择传统审美的精品资源,落实实践维度——游于艺:进行传统审美的生活植入,表达出美育中的“中国味道”。美育与生活“链接”,引导着学生去探索、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陶冶其性情和灵魂。通过“进入学校文化体系中的美育理念”“融入学校整体课程中的美育内容”“并入课程实施体系中的美育路径”“面向学生整体发展的美育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让学生用双眼发现美、用大脑思考美、用双手创造美。
美育课程是美育实施的载体,是美育落地的关键。“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在他的课程论中有这样的观点,“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通过教育经验能够使儿童的人格结构发生大量的改变。”[3]39-41在学校教育中,美育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应该融入学校整体教育系统中,让美育整体覆盖学生的课程。全面融入学校整体课程是学校美育的必然路径,与德、智、体、劳课程整合一体的美育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支撑。
“读·做·行”自然生长校本课程是在学校自然生长文化下建立和实施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表达儿童立场、以儿童为中心、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进行课程板块整体架构,形成了以传统读写为基本样式实施的“读中学”课程,以杜威“从做中学”思想为指导实施的“做中学”课程,以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训为指导实施的“行中学”课程。这样,课程内容由“学科为王”创造性转变为与“知识”链接的“读中学”课程、与“常识”链接的“做中行”课程、与“见识”链接的“行中学”课程,达成“课程生活化”目标。“读·做·行”既是课程理念,又是课程样式,还是学习方式。以此,自然生长课程成为在学校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融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于一体的整体构建,而美育课程的建设及实施都融入学校整体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中。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这里的‘行为’是指广义上的‘行为’,包括人的思维、情感以及外显的行动。”[3]6-8以泰勒课程理论为指导,采用目标先行,以“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为流程的逆向设计,在课程的建设中达到教、学、评的一致性。这样的流程作用于自然生长校本课程的整体架构,也作用于每一个小课程的创生过程,达成课程整体与个体间在价值、目标方面的呼应与联结,形成课程的一体化建设。美育课程融在其中,也表现出单项课程建设与整体课程建设流程的一贯性。
把美育课程融入“读中学”版块——必修序列,班级授课。这里包含艺术类国家和地方课程。国家音乐课程抓住“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形成了以“唱+演+奏+赏+创”结合的音乐教学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并理解音乐文化;美术课程抓住“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领域,形成了以“画+做+赏+创”结合的美术教学特点,引导学生欣赏、模仿、创造美的作品;地方书法课程引导学生在硬笔、软笔汉字书写过程中了解汉字结构、书写汉字之形、感受汉字之美、了解汉字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书法的内在精神及独特气度和神韵。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学科拓展,把京剧课融入音乐课、剪纸课融入美术课、展览课融入写字课,同时,太极课以其独特的韵味及塑造形体美、展现思想美的神韵融入体育课,也融入了美学课程的范畴。这些独立的专题性的艺术学习,使学生在专项艺术中获得提升。这样,国家地方课程、学科拓展课程通过“差异合作”的课堂学习进行,惠及每一个孩子。
把美育课程融入“做中学”版块——选修进行,校内走班。以社团课程为形式,运用每周五下午两个课时的时间,分37个社团,学生按兴趣选班、走班,面向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社团课程中,艺术类课程占比四分之三,传统文化课程涵盖到了十四个社团,包含了音乐类的“器乐、舞蹈、合唱、戏剧”等类别,美术类的“绘画、手工、写字”等方面,仅非遗项目就包括“剪纸、衍纸、绒绣、面塑、陶艺、结艺、京剧”等。社团活动,以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的自主选择方式,让学生由热爱而学习,由学习而创造,连结了校内外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习艺术技能。
把美育课程融入“行中学”版块——自主定向,校外进行。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依托,采用项目式运行方式,开发“科技、民俗、葡萄酒、海洋”四大主题课程,以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等方式,打开学校围墙,通过教师、家长、社会专业人员带领学生走近自然、走近社会。这种学习样式,让学生打开学习视野,进行更为广阔领域的学习的同时,把更多形式的传统美学展现到学生面前,可观、可感、可参与其间。比如,走进王懿荣博物馆感受甲骨文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特质,走进奇山所(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古城了解古建筑布局、用料、造型之美,走进扎染所体验扎染带来的面料与染料之间的裂变艺术,走进京剧馆、剪纸馆……学生用行走的脚步丈量着烙印在大地上的艺术、印在建筑中的历史、印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各种行当、各种文化、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传统民间美术承载着我国上千年的美术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形式多样,选材广泛,蕴含不同民族的精神。”[5]100-101以传统美学为根的美的形象与情感自然渗入学生心中。
这样,艺术教育全面融入学校“读·做·行”课程体系,以“艺术教育国家课程+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艺术教育多彩活动+艺术教育基地实践”的课程样式呈现,汇聚到“塑造艺术美、体验生活美、发现社会美、探索自然美”四个美育方向上。
“在确定重要的组织原则时,要注意到: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标准……”[3]92-102依照泰勒对课程建设“过程”的描述,课程实施过程需要在学习者的经验中反复强调特定要素的连续性,规范学习者发展深广度的顺序性,提高学习者行为及其相关要素的统一性和整合性,并持续进行有效探索。学校美育实施过程中,发挥“读”的力量,运用“做”的哲学,探索“行”的发现,采用“学校教师+院校专家+非遗传人”的美育师资队伍,使美育课程实施的过程呈现出不同的样态。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审美意识是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对于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 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4]围绕着“体验生活美”这一要素,持续研究家庭中的传统文化传承,让学生、家庭融进生活美的实践中。“故事妈妈”走进每个课堂讲“中国神话”故事,老师、家长、学生共同解读中国神话密码,传承抗争与向上的民族精神。“妈妈的食育课”使传统美食制作走进班级,学生们参与几千年沿袭而来的青团、馄饨等食品制作流程,共享食物生成过程蕴含的造型之美、劳动之美。一年级的父母都要与自己的孩子经历入校后的“开笔礼”,穿汉服、行古礼,以古老的仪式开蒙启智,记录小学生活的开始。
传统节日序列课程实施过程中体现出时间的纵向联系和空间的横向联结,让家庭在节日体验中共同研究家“文化”。“清明雨”祭奠祖先的仪式,“端午粽”采艾叶、缠彩线、包粽子的经历,“中秋月”赏圆月、吃月饼、团圆夜的画面,都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情与生活美的表达。尤其是“中国年”实践中,一年级做家谱、二年级建家训、三年级寻找父母的故事、四年级了解亲人的情况、五年级寻找家庭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跟随父母一起寻找和建立的过程中,明白“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怎么到达那里”,从而建立起家庭的意识,重建家风,重拾家训,让孩子亲手建立家庭的谱系和秩序,找到血脉之源、立家之本。从现有学生4000多份家谱、家训、家族历史的记录作品中,可以归结出三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创造性地建立自己的家谱。学生创建家谱需要追寻父母双方三代人,包含从称呼、姓别、年龄、职业到性格、爱好、血型等多种元素,学生的每一张家谱中都会出现五到六种基本元素。二是运用多种形式表达亲情关系。如树型、网状、动物造型、基因组等,学生用自己能够想象到的上百种形式去表达家庭中的亲情关系,并展现出每一个家庭的基本状况。三是通过家庭研究,密切了家庭关系,连络了亲情血缘,疏通了交流渠道。近百位家长反映,和孩子共同进行的家族研究活动密切了亲情关系,连结了多年不通信的亲戚。“中国年”家族研究传承了中国建立族谱的古老传统,引导孩子追寻生命的起源,找到家族的力量,回归民族的传统。在此基础上自创的话剧《传承》呈现了学校的各类艺术训练场景和“家”文化体验的情景。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曾繁仁在“美育如何为人民美好生活赋能”的访谈中说到,“美育的本质是对人的教育,是使人成为‘生活的艺术家’”。“家”文化的传承过程,也是中国美的体验过程,是用节日的做法展现生活之美。
围绕一个美育项目有目标地顺序性发展,不断拓展广度、走向深度,成就一个个精品项目。把京剧引入音乐课是因为烟台是著名的京剧码头,是京剧艺术的兴盛之地。我校京剧课程的开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社团活动开始的。2013年建立学校京剧社团,以学生自愿和专业挑选相结合的方式,形成10至20人规模的京剧社团,每周五下午两课时活动,邀请烟台京剧院专业演员和烟台艺校专职教师做指导。开始运行时处于功利阶段,旨在进行表演和获得成绩。三年之后,京剧社团成绩斐然,《贵妃醉酒》《梨园荟萃》先后获得省一、二等奖,京剧成为了校园中的一个热词,学生们开始喜欢并且有了学习京剧的愿望。由此,由学校音乐教师共同研究,形成京剧系列微课,从京剧起源、行当、服装、角色、化妆、乐师、唱腔等方面向学生具体介绍这个体系,系统性、结构化地呈现了京剧的基本概貌,学生的兴趣更为浓厚了,这是京剧课程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第三阶段从2017年开始,音乐老师自编教材,形成了每一年级一册教材,每册教材以一个京剧剧目作为主线,引导出关于京剧的历史、名家、名段、乐器等系列知识,并形成融合京剧学唱、京剧表演、京剧欣赏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系列板块。《卖水》《三家店》《穆桂英挂帅》《红灯记》等京剧经典剧目,通过“说一说—京剧故事”“念一念—京剧唱词”“学一学—京剧唱腔”“演一演—京剧身段”“听一听—京剧乐器”“辨一辨—京剧行当”“认一认—京剧行头”“做一做—京剧化妆”的学习方式进入学生生活中。京剧教育走进音乐课堂,走进每一个学生。学生的演出也走进社区、走到全国信息技术现场会议上与艺术学校学生同台演出、走上烟台美术博物馆舞台与烟台京剧名流共献“雅集”。
烟台市潇翔小学京剧课程发展阶段图示
在指向自然美的探索中,通过“我与自然有个约会”系列课程,把学生引进“缘绿寻春、拈花入夏、一叶知秋、踏雪历冬”的四季感受中,认识春草、观察夏花、拼画秋叶、探究冬雪,认识与实践结合,自然之美被学生发现、欣赏,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儒家主张以深度体验的方式培养人格,使德性内在化,从而形成悠久而丰富的美育思想传统。”[5]9-21走进四季,也走进了自然之美的深度体验中。
“美育是精神的基本组成形式,精神是美育的完美成果”[6]14-15,这是芬兰美育实施过程给我们的启示,学校中医药课程的开发体现了这一思路。与本地中医院合作,坚持建设“做人主线、时间经线、万物纬线、生活基线”的“中医课程”,探索开发《中医与百草》《中医与膳食》《中医与节气》《中医与人体》《中医与生活》五个年级的序列教材,建设“中医药百草园”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经历包含观察、学习、认知、了解的中医知识类“读中学”,包含动手、实验、操作、研究的中医常识类“做中学”,包含研学、旅行、体验、感知的中医见识类“行中学”,了解中医药与时令、节气变化之间的关系,学习中医药与生活的关系,感受中医美学,体会中医与自然万物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味“一张良方好比一幅好书画, 其结构、量比, 非常得体、优美”[7]18-20,体味中医方剂的结构之美、中医“悬壶济世”的精神之美。
运用“齐鲁行、中国行、世界行”三行课,让学生经历看世界的过程,自己设计行走路线、自己准备途中物品、自己做好目的地导游,自己完成游学作品,做阅读大地的行者。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了解“葡萄酒文化”,到葡萄种植基地了解葡萄培育、管理、采摘和葡萄酒配制的过程,感受劳动创造之美。国庆假期,以“秋实”为主题,让学生到田野间去拣拾各种粮食、青草的种子,认识种子、植物,用种子做画,找到大地的礼物,捧出大地的收获。利用近海资源,描、画大海的同时,做鹅卵石画、贝壳画,大海的馈赠成了学生笔下、手中的作品。按照“整理、采买、厨艺、清扫”四个方面设计约40项家务劳动,让学生在五年的时间里学习、熟练,自然地联结自然、生活与社会。
知行合一的整合性实施还体现在走向社会、生活与自然的研学中学生与美的相遇。美术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了美术与书法学科的拓展课——展览,选择适合的展览引导学生定期观看、学习,学会如何参展、办展。在这样的学习中,学校成为了美术馆的唯一校内馆,美术展品按季度更换,给了学生更切近的学习资源。去奇山所研究古建筑、到旗袍馆了解中国服饰文化、到王懿荣博物馆体验甲骨文之美……走进动手现场——传统小工匠、扎染制作坊、拓印练习地,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感受、体验、创造美。
“读·做·行”并行,让美不停留在书本的文字中,不停放在单纯的技艺里,而是真正地在世间人事中、万物中被发现、探索、创造,让学生体验造物之美、灵魂之美、精神之美。
在美育评价方面,“要提高认识,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美育过程,应增加孩子们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一种快乐,减弱对分值的要求。”[8]16坚持把评价嵌入课程实施过程的做法,坚持在评价中看到每个生命的个性及全面发展状态的信念,完善艺术教育课程评价。采用“目标—内容—过程—评价”一体设计的方式,用评价作为终端促使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形成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替代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将纸笔作答、活动展现、作品展示融为一体,形成对课程设置、论证、生成过程的监督,对每一次课程进行时的巡视检查,对每一份可物化作品、可视性变化的了解。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导意见的通知》(鲁教体发〔2017〕1号)和《烟台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施意见》(烟教发〔2016〕2号)的要求,严格做好每一位学生每学期一次的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全面推动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健康开展。学校采取“全体参与、全面测评”的方式,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发展指标”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测评,通过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分年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并做到将测评结果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由观展到办展,学生从展览课里学到了自己办展的方法,艺术素养的不断提升也给了他们举办个人展览的勇气。利用“枫叶小剧场”提供的展示平台,学生根据自身艺术才能及作品积累情况,自由申请、自我办展、自行展示。二十场个展中书法、绘画占比很大,书法、国画传承人在学校中快速成长。
在潇翔小学学生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艺术素养”中纳入传统文化“小小传承人”评价,是专门针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价方式。根据传统艺术的门类及国家传承项目、学校开设的课程情况及学生自我校外学习情况,设计评价项目、流程及方法。项目设计包括戏曲、武术、剪纸、书画、结艺、面塑、曲艺、民乐等;评价流程为学生自我申请、才艺展示、教师评价结合;评价方法有社团过程性评价、才艺表现性评价、作品形成性评价等。
“校园艺术节+学校课程节+传统文化周”成为每个学年里学生经历的艺术节日。校园艺术节里“校园歌手赛”“器乐大赛”“舞蹈达人”“班级合唱”专场,让平时不善表现的学生都登上舞台焕发光彩。每年一次的“传统文化周”里,每个班级通过家委会请进传统艺术民间人士教授孩子们一项技艺,书法、琵琶、京剧、拓印、茶艺、变脸、诵读、太极八项来自孩子们的传统艺术同时演出,烟台京剧院专业演员进校园给孩子们表演传统剧目,共同经历扎染、扎风筝、做马勺等传统项目的学习和展示,孩子们在展示传统艺术的同时,处在了深厚的民族艺术的氛围里。
美育是精神的基本组成形式,精神是美育的完美成果。传统视域下的学校美育,体现了美育与生活的贴合、与自然的共鸣、与社会的互动、与精神的拥抱,是“以美和艺术的理想形象来重新塑造人的人性和人格”[9]115-122,这样的美育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美、创造美的土壤,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姿态、用中国眼光和中国方式去表达美,把美植根在学生的灵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