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烧烫伤机理研究进展

2021-10-18 15:48牟伦国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烧烫伤

牟伦国

【摘要】烧烫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但治疗周期长,且在治疗期间极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并发症状,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不利于患者预后。若治疗措施不及时或不正确,极易增加烧烫伤创面修复难度。药物方案仍是现阶段临床治疗烧烫伤的主要措施,在双向调节抗炎因子、促炎因子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和价值;同时对症药物的使用,还可大幅降低患者痛觉感受器敏感性,抑制细菌在体表的生长,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预后。

【关键词】烧烫伤;创面修复;抗炎因子;促炎因子;痛觉感受器

烧烫伤是一种常见的人体皮肤损伤类型,电、热、光以及放射线均会造成烧烫伤。烧烫伤发生部位包含皮肤和黏膜,情况较严重者,甚至会损伤肌肉、骨以及关节等皮下组织,继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

1、正确认识烧烫伤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致使人们生活空间不断外延,而在诸多内外源因素的联合作用下,我国烧烫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生人群也不再局限于儿童和老人。临床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烧烫伤人群约2 000万,在总人口中占比2.0%。现阶段临床对烧烫伤实施西药药物治疗,多以消炎、抗菌以及镇痛药物为主,例如最常见的抗生素和银盐。中药治疗烧烫伤多见生肌和去热毒膏药,代表药物有京万红和湿润烧伤膏等。

2、药物治疗烧烫伤的机理研究

2.1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在细胞的生长、损伤组织的修复中,细胞因子充当着调节剂和促进剂的角色,且全程参与了修复过程。创面修复有三阶段,分别为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以及形成新生血管。创面修复过程有“体液渗出、创面愈合”等表现,而每阶段均有细胞因子参与,且临床已经正式,细胞因子含量水平会对创面愈合进程、修复质量产生直接影响。VEGF、TGF-β1以及PDGF都是较为常见的细胞因子,以上因子联合作用,可在修复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临床研究了对深度烧伤患者使用肝素的作用,且经检测后发现患者的PDGF含量出现了明显变化,经药物治疗后PDGF 表达明显更高,证实了肝素也可以促进烧伤良好修复。PDGF可促进创面处细胞的合成胶原并促使伤口加速生长,而对烫伤病患者治疗中在其创面使用b FGF,可显著提高伤口愈合质量。

2.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烧烫伤的修复有抗炎期、增生期以及结疤、重塑期四阶段,但在各阶段中,

免疫系统均发挥着较大作用。烧烫伤初期,自身免疫系统作用会促使机体发生炎症反应,因此在此阶段内就需清除创面处异物并实施抗菌治疗。而烧烫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T淋巴、肥大以及巨噬细胞,以上细胞会分泌炎症因子来对创面的愈合产生直接影响。TNF-α、IL-1以及IL-3等都是较为常见的炎症因子,其中在低浓度状态下,TNF-α以及IL-1会参与在机体的免疫调控中,促进抗体形成并加速分泌,继而有效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确保加强免疫。而严重烧烫伤会造成创面过量释放炎症因子,高浓度状态下TNF-α等因子会变为内生性致热源,导致机体出现过度反应,最终造成组织坏死;此阶段就需借助药物抑制炎症反应。研究指出,烧烫伤初期使用药物应为烧烫伤专用治疗药物,若情况严重还需通过切痂等方式进行,可直接降低炎症因子浓度并降低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发生风险。

2.3对酶的影响

酶是催化剂,在体内代谢反应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影响代谢进程。烧烫伤早期,患者体内会发生炎症反应,增强吞噬细胞能力并激活NADPH 氧化酶,继而产生氧负离子并诱发过氧化反应;短时间内MDA等含氧自由基产物会大量增加,结构MDA并 攻击 DNA,最终导致细胞整体性质被改变。烧烫伤出现时,为了更好的维持细胞结构,酶活性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其中又以SOD、GSH-Px变化最为显著。SOD可抗氧化并阻断炎症反应,GSH-Px可协助清除。临床研究在患者烫伤部位给予醇提取物,发现3天左右检测创面处酶活性最低,而随时间的延长,创面处酶活性会明显上升。

2.4对其他指标的影响

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显微技术的更好发展,而在显微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对血管系统的认识逐渐深入。烧烫伤会严重破坏皮肤结构,创面处的血管会丧失原有功能,而微血管是血液、组织交换物质的场所,可提供能量便于创面组织增殖。

小结

烧烫伤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创伤,传统医学认为烧烫伤其实是一种由外界热力造成的淤,因此治疗烧烫伤要遵循活血祛淤原则;现代医学并没有将烧烫伤和一般创伤明显区分,且认为治疗烧烫伤要大量使用抗生素和一些特殊药物。而烧烫伤的机理研究以普通創伤研究为基准,所以对部分细胞因子和酶的检测基本相同于普通创伤,这就是现阶段临床中存在的明显不足,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将烧烫伤和普通创伤明显区分后再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梦玲, 王雄, 吴金虎. 中药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7,23(11):2240-2244.

[2]王菊梅, 张洪球, 张元海,等. 12例烧烫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黏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 027(009):1354-1356.

[3]果秋婷, 张小飞, 边敏琦,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究三黄地榆油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药师,2021,24(1):46-53.

[4]赵璐, 邹鹏, 方振伟,等. 秘制烧伤膏对大鼠浅Ⅱ度烧烫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1(03):232-234.

[5]阿娜尔·阿合买提, 胡浩. 浅析哈萨克医学肝系理论与治疗烧烫伤常用药物的关联性[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8):5-7.

[6]朱哲, 孙瑜, 周浩,等. 烧伤后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 中华烧伤杂志, 2020, 36(07):615-619.

[7]宋文山,王园园,杜芬,等. 鱼皮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海藻酸盐水凝胶敷料对烧烫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J]. 中国海洋药物,2019,38(3):1-6.

猜你喜欢
烧烫伤
行动起来,让烧烫伤远离孩子
夏季儿童烧烫伤高发 三点急救口诀需记牢
“五字”急救法降低烧烫伤危害
烧烫伤处理的四个误区
烧烫伤的家庭急救小常识
烧烫伤莫慌张?科学处理早复康
轻度烧烫伤不必包扎
鸡蛋清能搞定烫伤不留疤?
孩子烧烫伤后 家长该怎么办
巧治烧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