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友
【中图分类号】R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020-02
烧烫伤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意外伤害,通常是由于热液是化学药品、电器等原因造成皮肤烧伤或烫伤,严重影响人的外观美观度,同时还会形成疤痕,对人体的肢体或器官功能造成影响。一旦发生烧烫伤要正确进行处理,否则会导致疤痕增生或疤痕挛缩,严重影响生活的质量?人们在发生烧烫伤后通常会存在一些误区,导致错误的处理影响了烧烫伤后的愈后,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误区。
1 烧烫伤的常见误区
1.1烧烫伤后不痛表示烫得不重
很多人认为烧烫伤后,只要皮肤没有感觉到痛感,就表明伤势并不重,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果发生了烧烫伤,而伤口没有感觉到明显的疼痛,并不表明伤势不严重,而是因为有可能已经破坏了内部的痛觉神经,所以即使感觉不痛也可能表示烧烫伤的程度很深,已经到达了深部的组织,必须到医院接受专科治疗。
1.2烧烫伤后立刻冰敷
烧烫伤后创面会感觉剧烈疼痛,患者为了立刻减轻火辣辣的痛感会立刻进行冰敷,但是低温也会加剧对皮肤的伤害,因为受到损伤的皮肤已经没有表皮进行保护,如果立刻进行冰敷反而会导致皮肤发生冻伤。
1.3创面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白酒
一些人在烧烫伤后为了消毒杀菌以及减轻疼痛感,通常会在创面涂抹牙膏或者紫药水以及酱油等,这些做法是错误的。牙膏尽管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但是在创面涂抹牙膏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抗感染作用,反而会增加处理方面的难度,影响对烧烫伤程度的判断。如果在创面涂抹酱油,那么酱油的盐类就会导致创面的细胞严重脱水,进一步加重了创面的损伤程度[2]。另外,酱油中含有一定的细菌可能引起创面的感染,酱油中所含有的黑褐色素对创面的颜色进行了掩盖,因此也会导致医生难以判断创面的深度。发生烧烫伤后创面容易引发感染,特别是在夏季发生感染的几率更高。一些患者认为,为了避免创面感染可以利用白酒对伤口清洗能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所以他们在烧烫好后大量使用白酒进行消毒,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创面没有发生破溃,那么少量使用白酒可以利用酒精的挥发作用而起到降温的功能,但是如果伤口破溃此时利用白酒进行消毒,不仅会产生剧烈疼痛[1],而且还会使得创面的损伤加深,大量使用白酒会导致创面吸收大量的酒精引起酒精中毒,对于预后而言有害无益。
1.4烫伤后产生水疱要挑破
烧烫伤后会在烫伤的部位出现水疱,很多人认为必须把水疱挑破,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水疱是封闭的创面,而一旦挑破就形成了开放性的创面,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所以是否挑破水疱主要取决于烧烫伤的程度。如果水疱并不大,而且表皮并没有发生破损,这时不需要将水疱挑破。如果体积较大并且有剧烈的疼痛,此时需要到医院由医生使用无菌针挑破水疱后挤出其中的水,然后采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
2 烧烫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上介绍了烧烫伤后容易产生的4个误区,那么如何正确处理烧烫伤呢?现在简要介绍处理的步骤供大家参考,
2.1冷水冲洗
冷疗的适应症是四肢的烧烫伤,头面部及躯干小面积烧伤也可用湿敷的方式进行冷疗,但不宜对全身尤其是用过低温度对全身进行冷疗。当烧烫伤后应立刻将受伤的部位浸泡在干净的冷水里,切记不要使用冰水,否则将会发生皮肤的冻伤,浸泡的时间掌握在15~30分钟,浸泡时间太短则不能有效减轻痛感,浸泡时间过长也会导致皮肤长期处于低温而加重损害,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受伤部位感受不到灼热以及疼痛即可。如果是非四肢部位烫伤,那么可以采用冷敷的方式,注意不要使用冰敷的方式,也能够起到相同的缓解疼痛和灼热感的作用。
2.2脱掉衣物
烧烫伤时如果穿着的衣物较多,那么就必须在进行冷水冲洗或冷敷之后将身上的衣物脱去。如果一些衣物难以脱去,可以使用消毒后的剪刀小心剪掉。如果衣服难以脱掉就不要强行将这些衣物去除,否则就会加重皮肤的损伤[3]。
2.3创面覆盖
家中备用一些烧烫伤药膏,当发生烧烫伤后,可以涂抹一些药膏。在家中准备一些无菌棉棒或者纱布,一旦发生烧烫伤在冲洗后及时使用无菌棉布覆盖在伤口上并用创可贴进行固定,这样可以保持创面的清洁,进一步降低创面发生感染的可能。
2.4送往医院
在家中简要处理后,可以送往就近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些意外伤害,一旦发生烧烫伤要正确进行处理,切记不要使用偏方和土方,避免陷入治疗烧烫伤的误区,否则会加重受伤的程度。在发生烧烫伤后,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千万不要恐慌和慌乱,掌握了上述的处理步骤,就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如果伤势并不严重,可以自行处理。如果伤势较为严重,必须送往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療。
参考文献
[1] 朱小娜.烧烫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1(13): 145
[2] 齐红.探讨烧烫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7,(16):137
[3] 李玉华.探讨外科护理在烧伤烫伤当中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6,08(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