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开镜
摘 要
中学历史教材文本历史叙事背后存在七种逻辑结构,即:陈述事实—解释事实型结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型结构、历史事件—事件性质型结构、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型结构、行为目的—行为手段型结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一体型结构、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型结构。七种逻辑结构贯穿于中学历史教材文本的各个部分。对七种逻辑结构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将有利于教师的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历史学习。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材 文本叙事 逻辑结构
中学历史教材文本历史叙事的逻辑指的是文本历史叙事背后的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中学历史教材编撰的逻辑。因为,“中学历史教材编撰的逻辑指的是体现编撰者编写技巧的逻辑”[1]。中学历史教材的文本,具有高度的浓缩性。任何一个词、一句话,编撰教材的专家们都经过了斟酌。文本中句与句、段与段、节与节、章与章,甚至册与册之间,都具有高度的逻辑关联性。这就形成了中学历史教材文本历史叙事的多重逻辑结构。中学历史教师对中学历史教材文本历史叙事背后逻辑结构认知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其授课水平的高低,并影响着学生建立历史思维能力的高低。目前中学历史教材文本历史叙事的背后,以下七种逻辑结构需要给予重视。
一、陈述事实—解释事实型结构
陈述事实—解释事实型结构的特点,是对历史事物从时间先后关系上进行文本的编写,其文本编写的逻辑是先述历史事物产生的背景(原因),次述历史事物的发生经过(包含内容与特点),再述历史事物产生的影响或意义(史评)。因此,也可称为原因—经过—影响型结构。这是历史教材编撰常用的一种文本编撰结构。目前使用这种结构撰写历史教材的文本,占有较大篇幅。如中国古代史教材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原因)、百家争鸣的主要内容、百家争鸣的意义(影响);汉匈战争的起因、过程(内容)、影响(意义)。还如世界史中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原因)、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意义);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原因)、过程(内容)及影响(意义)。这种文本背后的逻辑结构,建立在时空顺序下的因果关系推理之上,而“时序思维能力是历史推理的核心”[2]。
陈述事实—解释事实型结构是历史教材最为基本的文本结构,其本质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物发生的背景(原因)、发生的过程(内容和特点)、事物的影响(意义)的分析和认知,建立历史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种文本下,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时空顺序维度来考察历史事物生成的因果关系,并让学生清楚历史叙事(原因与经过)与历史评价(影响和意义)的区别与联系。
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型结构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型结构的特点,是依照历史内容的属性编写历史文本。文本依据历史内容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等依次并列编撰。这种文本的逻辑结构,在初中教材中,常表现为一个章节中先编撰政治内容的文本,次编撰经济内容的文本,后编撰文化内容的文本。如在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帝国的政策措施章节中,就按政治、经济、文化内容进行文本的分类编撰。在高中教材中,这种文本的逻辑结构,表现更为明显。目前用政治、经济、文化版块编写的教材,其背后的文本逻辑,都是依据历史内容的区分进行文本的编撰。这种编撰逻辑可以让学生通过纵向的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地看到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从而建立起历史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对历史内容进行逻辑分类,形成历史内容的合理分类思想。如中国近代史教材中讲三民主义时有这样的话:“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如果不对这三句话进行内容的逻辑分析,学生们恐怕都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就要留意其中的因果逻辑关系:说民族革命是前提,是因为民主革命需要用武力手段解决,属于军事性问题。说民权主义是核心,是因为民族主义革命的目标就是取得民权,即建立民主制度,属于政治性问题。说民生主义是补充,其本质是说革命后,要解决人民的吃穿住行问题,如果不解决人民的吃穿住行问题,革命还有什么用?其实就是经济性问题。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型结构是历史教材中一种显性的文本结构,也是历史教材文本的另一种基本结构,在教材文本目錄编排中有按政治、经济、文化的分类;在版块类的高中历史教材中,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版块。教师和学生都容易把握其文本编撰特点。教师在讲授此类文本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需要多重合力推动的理论。
三、历史事件—事件性质型结构
历史事件—事件性质型结构的特点,是先叙述重大事件,再对事件的性质进行定位,也具有原因(背景)—过程(内容)—结果(影响)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制度变革时期对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论解释上。如文艺复兴,文本先陈述其起因(背景)、内容,再进行定性。定性的内容是文本的难点所在:形式上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本质上却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又如辛亥革命,也是先述起因,再述经过,最后定性:是资产阶级革命。而定性的依据则是谁是主导事件(或革命、运动)的一方、事件或运动之后建立起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或为谁服务的文化。因此,对事件(或革命、运动)的定性,需要具备历史发展理论和政治学理论的知识,而中学历史教材中对于事件(或革命、运动)的性质,只有结论,没有解释。还如,世界历史教材文本中有这样的表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对此句,如果教师不进行解释,学生多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讲明其背后的历史理论,要让学生明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涵,即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就是要消灭封建性制度,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来取代封建专制思想。而美国南部,竟然建立起奴隶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落后。这正是对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严重践踏。此理论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是不会出现的,但却是教师必须把握并要对学生讲解清楚的。
历史事件—事件性质型结构是历史教材文本中具有一定理论难度的结构,其背后需要历史理论和政治理论的支撑。而这些理论,学生多不知道,教师也可能缺乏深刻的理解。一般来说,学生对于性质这样的概念,都缺乏理论的认知,如果没有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当然也不能深刻领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修养,多学习历史理论著作,以提升自己的历史理论修养,方能对歷史事件及性质的概念进行细致讲解,而不能避而不讲,或干脆让学生死记硬背。
四、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型结构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型结构的特点,是文本背后存在着目的与手段的逻辑关系。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政治制度史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核心特征,就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具体表现为君主集权与百官分权的逻辑关系,其逻辑的核心焦点在于权力的争夺与分配。因此,历史教材文本无不围绕这一逻辑关系书写。如秦朝实施郡县制度,隋唐用三省六部制度代替秦汉以降的三公九卿制,用意都在于皇帝集权,宰相分权。而明清废除宰相制度,表明皇帝专权达到了极限,中央集权达到了中国古代的顶峰。这种编撰方式,其用意是让学生掌握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这一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规律,即分权的目的在于集权。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型是中国古代历史教材中文本逻辑关系较为浅显的结构。因此,老师容易讲解,学生也容易把握。需要注意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强化,绵延了一千多年,中央集权有其缺点,但同时也有其优点。中华民族的强盛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讲解中国古代历史教材中所体现的中央集权制度时,需要让学生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
五、行为目的—行为手段型结构
行为目的—行为手段型结构的特点,是对历史事件的内容进行历史逻辑的直接分析。如中学历史教材中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章节中,《辛丑条约》五条内容的文本编撰,就是根据目的—手段的逻辑展开的。八国联军侵华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获取巨额的经济利益,因此,《辛丑条约》的核心内容,是让中国赔款(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为了达到核心目的以及获得其他利益,八国需要通过军事、政治等手段,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实现这些目的。因此,《辛丑条约》中军事和政治的内容包括: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惩办“首祸诸臣”;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等等。这些内容,都是为实现顺利掠夺中国财富的目的而选择的必要手段。教师通过如此分析,学生也就更容易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
行为目的—行为手段型结构是历史教材中逻辑关系较为隐蔽的文本结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果关系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钻研教材,方可发现这种文本结构背后潜在的历史规律,进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重要事件的内容。
六、中国—世界一体化型结构
中国—世界一体化型结构的特点,是对中外历史事件建立关联。这种关联,是内在性的,表现出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特征,尤其关注近代以来中外历史大事之间的关系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是全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展现。中外历史的综合运用,目前在中学历史教材文本中还未能以较好的文本编撰方式全面体现出来,但是,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比较,以此强化对中西历史相同处与不同处的认知,进而强化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自信。
中国—世界一体化型结构是历史教材中另一种逻辑关系较为隐蔽的文本结构,要通过中外历史的比较,方可展现中国与世界的关联。教师在讲解历史过程中,要通过时空的双重维度,时时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进行比较,强调二者之间的关联,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外历史相互影响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利用时空的逻辑关系,进行比较史学的训练,进而建立全球化的历史观,并增强民族自强心和自信心。
七、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型结构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型结构的特点,是对中国近代以来现代化过程的记述。这是现代化史观在教材编撰上的反映。现代化的本质是工业化,在近现代历史教材文本中,明显存在着西方工业文明碾压非西方农耕文明的历史惨象。西方的进步源于它们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东方中国的落后则因为当时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依然处于农耕社会之中。因此,科技的进步与否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落后或先进的重要因素。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型结构是中国近代历史教材中逻辑关系较为明显的文本结构。这种文本结构的特点表现为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还处于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遭遇前所未有的民族生死存亡大危机,由此,开启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历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深刻体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和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发愤图强的民族观念。
中学历史教材文本历史叙事的编撰,都经过了专家们的精心打磨。为减轻学生负担,中学历史教材文本历史叙事的篇幅都不长,因此,文本都非常简洁,隐含了不少基础理论和历史细节不能在文本中显现出来,需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补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掌握历史教材中直接存在或潜存的文本结构,就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进而在讲课中高屋建瓴,掌控教材的本质,以及各个章节的重点与难点,使讲授的课程更具有历史逻辑。同时,又可培养学生掌握教材文本内容的前后关系,强化学生分析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掌握历史教材中直接存在或潜存的文本结构,也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牧航.论中学历史教材的逻辑结构[J].历史教学,2003(06):9-14.
[2] 齐世荣.略谈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方法的几个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10(06):3-9.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