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娟
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从少见病转变为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由于其症状复杂多变、进展迅速,其诊断、治疗和护理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并在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表面形成赘生物。在一般人群中,每10万人中就有3~10例患者受到IE的影响,其院内死亡率高达15%~30%,可以说是“心中的魔鬼”,让人防不胜防,危害极大。
按病程,IE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IE。急性IE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亚急性IE的病原菌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还有牛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真菌性心内膜炎常由白色念珠菌引起。
不同于其他器官的感染,心内膜炎的最强“杀手锏”是它在心脏瓣膜上形成的赘生物,因为心脏瓣膜相当于心脏内部通道的第一道关口,致病的细菌首先在瓣膜上不断繁殖,导致心瓣膜关闭不全或阻塞、心肌脓肿及心脏传导功能异常,突破这道关卡后,极其不稳定的赘生物就可以随时脱落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严重的会栓塞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導致猝死。
一般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以下4个特征:首先会出现四肢无力、不明原因的发热和肌肉酸痛的情况,这些症状和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症状相似,很多患者会服用一些感冒退烧药,但是如果停服退烧药而畏寒发烧症状反复。其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有可能出现贫血、心脏还会出现杂音甚至心衰,这些要与感冒引起的心肌炎等进行鉴别。最后,感染性心内膜炎还会造成皮肤和黏膜出现淤点,也可以在手足部位发现,严重的还可能伴有造成脾大、肺栓塞、脑动脉栓塞、皮肤淤斑等情况,这是因为心内膜受到病毒的感染后,会有赘生物产生,这些赘生物逐渐增多就会脱落,顺着血液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一旦堵塞就会造成栓塞和淤点的情况发生。这些特征当中比如皮肤淤点和发热的症状,很容易误导患者诊断成其他的疾病。生活中身体出现此类的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此棘手的临床危重症,一经确诊或者是高度疑似就应该积极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对于它的治疗已经有很明确的方案:抗生素,或抗生素+手术。及时治疗可使死亡率降低,治愈率大大提高。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及家属也要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这对提高治疗效果大有帮助。具体包括——
病情观察 每4~6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准确绘制体温曲线;观察有无皮肤淤点、指(趾)甲下线状出血等及消退情况;观察瞳孔、神志、肢体活动及皮肤温度等。当患者突然出现胸痛、气急、发绀和咯血等症状,要考虑肺栓塞的可能;出现腰痛、血尿等要考虑肾栓塞的可能;出现神志和精神改变、失语、吞咽困难、肢体功能障碍、瞳孔大小不对称,甚至抽搐或昏迷征象时,警惕脑血管栓塞的可能;出现肢体突发剧烈疼痛、局部皮肤温度下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要考虑外周动脉栓塞的可能。
休息 高热患者要卧床休息,同时给予物理降温。心脏超声可见巨大赘生物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赘生物脱落。
饮食 给予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做好口腔护理。
用药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严格按时间用药,以确保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