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娇娇 杨婧 王雨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小儿肺炎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缓解小儿负面心理和不适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肺炎患儿89例,护理模式分组,A组(优质护理干预)44例,B组(常规干预)45例,比较临床不适感、负面心理表现、家长满意度。结果:临床不适感比较,A组不适症状可较快消除,B组较慢(P<0.05);负面心理表现比较,A组[54.55%(24/44)]轻于B组[84.44%(38/45)](P<0.05);满意度比较,A组[93.18%(41/44)]高于B组[80.00%(36/45)](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可快速消除患儿不适感,缓解患儿负面心理,促进家长满意。
【关键词】普儿科;小儿肺炎;优质护理干预;负面心理;临床不适感;肺炎护理
相关调查显示,小儿肺炎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主要疾病类型,患儿以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临床常见间歇性咳嗽症状,合并体温升高、气促,进行呼吸系统检查,患儿肺部出现痰鸣、肺啰音,部分患儿合并呕吐症状[1]。在小儿肺炎治疗中,患儿因身体不适感依从性较差,出现紧张、哭闹等负面心理表现,影响治疗顺利进行[2]。常规护理干预在患儿群体中实施效果不佳。优质护理干预针对目标干预对象设计策略性护理方案,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以此促进护理干预有效实施,执行要求严格[3]。本文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普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病例中选取89例,说明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应用该干预模式后患儿舒适度变化和心理变化,评价护理作用。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89例肺炎患儿资料,根据护理模式分设两组对照研究,A组44例(优质护理干预),男24例,女20例,年龄3.5岁~10.0岁,平均年龄(6.15±1.65)岁。B组45例(常规干预),男23例,女22例,年龄3.0岁~9.5岁,平均年龄(6.17±1.59)岁。两组患儿资料差异较小,资料可予分析(P>0.05)。
纳入标准:①小儿肺炎确诊;②资料完整;③脏器功能正常;④持续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真菌感染;②全身感染;③脑瘫;④免疫系统异常;⑤精神、智力障碍。
1.2 方法
B组行常规护理,进行家长宣教,与患儿沟通和安抚患儿,遵医嘱用药等。
A组行优质护理干预:(1)护理人员培训:学习患儿临床特点,掌握小儿肺炎专业知识,了解肺炎患儿常见心理表现和引导干预方法。(2)患儿心理干预:患儿对陌生环境适用性差,疾病造成生理不适,通常具有不配合行为。借助玩具等道具与患儿构建信任关系,安抚患儿情绪。对低龄患儿采取抚触等干预方法,对大龄患儿可进行沟通、鼓励和播放动画片等方法,促进其情绪稳定。在心理疏导中也应关注家长心理状态,及时安抚家长,引导家长科学看护患儿并配合医护人员。(3)症状护理:应严密监控病情,及时处理发热症状,对呼吸受限的患儿及时清理呼吸道。规范用药,预防用药不良反应。(4)日常护理:提高院内环境舒适度,儿科病房采用温馨设计,人性化控制光照和温湿度。加强清洁消毒管理,预防交叉感染。保证患儿营养平衡,结合病情和年龄等设计治疗期间活动方案。(5)家长宣教:强调小儿肺炎禁忌,说明家庭护理要点,指導病情观察方法,预防肺炎复发,减少再入院次数。
1.3 观察指标
临床不适感:观察咳嗽、咳痰、发热和肺啰音持续时间。负面心理:分析患儿紧张、恐惧、拒绝、哭闹等负面心理表现,统计发生率。满意度:管理组设计问卷,用以调查患儿家长评价。(1)差:评分(0~65)分,家长不满意;(2)中:(66~79)分,家长评价一般;(3)良:(80~90)分,家长比较满意;(4)优:(91~100)分,家长非常满意。满意度=[(3)+(4)]÷(本组n)×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不适感
A组症状持续时间
本次研究中,优质护理干预执行后,A组不适感干预效果较好。症状监控数据表明,A组咳嗽、咳痰、发热症状在3d左右即可消失,肺啰音持续4d左右消失。B组咳嗽、发热控制耗时约4d,咳痰、肺啰音则须5d左右消失。不适感减弱或消除不仅缓解患儿痛苦,而且显示疾病良性转归更迅速。
患儿年龄较小,通常无法借助心理状态评估工具对其进行评价和心理干预,患儿通常也难以通过逻辑性语言主述内心负面体验。在临床干预中,应观察患儿外在情绪表现分析心理状态[7]。紧张、恐惧、拒绝是患儿常见负面心理表现,严重时会发生哭闹等表现[8]。本研究显示,A组55%左右患儿出现负面心理表现,B组发生率为84%左右,提示A组对患儿心理稳定性更具积极影响。
满意度数据中,A组表示满意度的家长超过93%,B组仅为80%。在A组中未发生差评投诉,B组中出现2例差评,占比为4.44%。分析调查结果,A组护理评价较好。
综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小儿肺炎临床护理,对减轻肺炎患儿不适感有积极作用,可有效调节患儿心理状态,缓解负面心理,促进患儿配合医护干预活动,而且可改善家长评价,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姜静,哈海霞.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体温恢复、凝血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3):520-521.
[2] 蒙玉芬.優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7):238-239.
[3] 雷延芳.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3):130,133.
[4] 阎晶晶.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5):721-722.
[5] 关春香.优质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患儿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142-144.
[6] 柏玲.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215-216.
[7] 王瑶.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患者体温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疗效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2):160-161.
[8] 卞凤娥,胡军.小儿肺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护理有效性的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