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治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文分析提升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可行性,以及目前反映出来的责任体系脱节、软硬件分化等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建立系统性思维、强化本质安全水平、完善监督体系等思路和办法。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消防;本质安全
商业综合体作为一种现代经营模式,具有十分广泛的顾客群体,因其良好的体验性、便捷性、延展性,近些年更是呈现出非常快速的发展态势。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充分保障消防安全,2018年下半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2019年,消防救援机构出台《大型商业综合体管理规则》,2020年组织了集中“回头看”,2021年组织各地开展了专家团队教学培训式检查。从近几年的治理情况来看:一方面,大量的火灾隐患得到整改,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一些新的矛盾问题也不断显现,特别是该类场所多数功能布局复杂、业态众多、人流量大,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灭火救援困难的根本特点没有改变[1],这需要有关部门正视并深入研究商业综合体治理过程中反映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提升该类建筑本质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水平的可行性方案
(一)专项治理成效显著。从2019年开始,各地针对商业综合体开展了多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消除了一大批突出的火灾隐患,积累了不少经验,从理论到实践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二)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新旧问题叠加、内外管理交织,许多体制机制性障碍逐渐暴露。如何准备把握其中蕴含的规律性内涵,通过建立有效机制科学解决瓶颈性难题,对降低风险确保安全至关重要。
(三)信息技术提供机遇。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5G、新基建等登上历史舞台,科技赋能进入全新阶段。作为消防安全管理普遍性难题,商业综合体也必须踏上这趟快车,实现管理水平历史性跨越。
二、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的突出问题
(一)责任体系脱节
能否有效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对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而言至关重要。从实践来看,责任体系的不完善,给消防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两个层面认识:一是表面现象,即多种产权、多种关系、多种业态、多个内外部管理部门的交叉与重叠,造成了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混乱、脱节,甚至是缺失;另一个是本质原因,即利益上的博弈,这种利益既有积极的经济效益驱动,比如管理方和商户间对消防投入的各自考量,又有消极的对担责负责的责任逃避,比如内外部管理部门间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这两个层面的因素,有客观的现实存在,更多的是人为的主观所在,不论如何都容易使综合体消防安全置于显性和隐性的危险中。
(二)硬件软件分化
纵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其本身在设计理念、经营模式等方面也是一个逐渐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鉴于此,造成了商业综合体硬件设施参差不齐、软件实力各不一样的自身特点,由此给消防安全同步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难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老旧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先天防火设计无法满足当下业态消防安全经营需求。这种源头性的实际状况,可能在当时并不是问题,但在今天却已无法回避。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整改的难度有时根本无法完成,带病运行自然使风险剧增。二是近些年新建的商业综合体硬件设施过硬,但消防安全管理软件水平没有跟上业态经营的速度,这种现象也较为普遍。这当中有不会管、不会做的问题,但更多的是认识上的原因。必须认识到,硬软件分化给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战,但其中更需警惕的是,思想上的不重视和麻痹大意,某种程度上比这种分化带来的风险还要可怕。
(三)内外管理滞后
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管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单一业态商场、饭店等,具有多维度并存、复杂性较高、动态性显著等诸多内在特点,其消防安全管理规律,需要结合城市发展、受众人群、科技发展等多种因素不断探索实践。从目前情况看,许多商业综合体在管理方略上做了不少积极尝试,但实事求是地讲,管理理念、模式、方式等仍处于较低水平。首先,在内部管理上,精细化管理、精准化实施缺乏很好的抓手,过分依赖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有效形成合力,问题得不到快速高效解决。很多情况下,面对隐患问题时,产权单位之间、商户之间及不同主体之间产生的内耗,在时间和空间上加重了风险成灾的概率。其次,在外部管理上,不能正确处理放管服和安全的关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大大降低了监督执法的效能。再加上监管手段单一,对动态性非安全因素介入迟缓,导致综合体消防安全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现实要求出现分歧,潜在风险再次被升高[2]。
(四)技术应用不足
站在消防安全管理的角度,商业综合体无疑具有不少堵点和难点。值得注意的是,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技术创新和应用占据重要位置。为什么这样讲?有以下方面因素:一是经营效益导致的减员,影响了消防安全管理的质量。消防从业人员的流失和裁减,在不少商业综合体中普遍存在。如果物防和技防不能及时弥补人防的压力,安全的平衡将会被打破。二是商业综合体体量之大,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撑,管理很容易疲于应付,效率低下。当然,一些综合体采用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技防手段,但系统性、综合性、稳定性仍有很多缺陷,技防的展现更多的是“点”,没有形成“线”,距离“面”更是差距较大。三是经营的科技化需要消防安全的同步化。现在一些综合体经营模式来说,智能化、智慧化成为主要发展趋势,消防安全管理能否跟上这一阶段的科技赋能要求,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商业综合体下一步发展。很显然,从各地管理情况看,科技研发和应用必要且紧迫。
(五)本质安全碎片
对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来说,没有比本质安全更为持久和实用的了,怎样能做到本质安全,至少需要三个要素:一是人的问题。目前商业综合体人的情况处于什么水平,客观地讲,消防从业人员流动频繁,整体业务水平和消防安全要求还不相适应。二是物的问题。这涉及消防安全设施的完好有效,也包括非消防设施的应用状况。实际情况是消防投入不足带来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跟不上,以及受效益影响维护短视行为的大量存在[3]。三是技术问题。前面谈过技术应用在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上的应用不足,这只是一个方面,需要关注的另一个方面是,技术应该以提高本质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这种投入也只能昙花一现。之所以说目前许多商业综合体本质安全碎片化,是因为至少上述三种因素还没有得到科学统筹,各个要素过分体现独立性而无系统性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创新性理念
(一)全方位建立系统性思维
纵观各地商业综合体整治,面临的突出性难题普遍较多。要想有效化解这些问题,需要站在系统性思维的高度,在坚持问题导向中科学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老旧建筑和新安全需求的关系,这里有几个原则应该把握。首先,如果能通过技术改造解决的,积极推动技改实施;如果具有重大安全风险,又不具有改造可能性或改造价值过小的,在第三方评估后,坚决予以关闭。第二,减员增效和消防安全的关系。一方面,如果能通过部门合并,提高人员能力,充分保证消防安全的,可以实施减员;另一方面,要坚守消防安全需求底线,比如消防控制室人员数量要求,坚决不能以损害消防安全为代价实现表面的减员增效。第三,消防投入和经营效益的关系。消防投入的产出,需要站在企业全局性、长期性发展的大局、大势中去评估和考虑,系统性思维恰恰是看清短视现象最好的一面镜子,这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质和量。
(二)全要素提升本质安全
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风险,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既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现实发展的因素。只有坚持全要素统筹管理,不断提升自身本质安全水平,才是治本之策。首先,努力提升建筑抗御火灾风险的能力。不断通过技术改造,增强建筑防火的科学性,特别是针对老旧电气线路、消防设施,要从根本上实施提升行动。同时,加强日常维护跟踪,确保完好有效。其次,努力提升内部人员消防安全管理能力。通过积极的岗位消防安全培训,以及完善应急预案和实战化的消防训练演练[4],提升内部专业力量、非专业岗位消防安全能力和素质。尤其是针对微型消防站,要强化人员、装备配置,加强调度,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最后,始终坚持压实逐级逐岗位责任。本质安全要想落实到位,必须严格建立并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并配套制定保障责任体系落地见效的制度举措。
(三)全流程建立监督体系
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工作,不是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事情,其涉及内部多个部门、多个岗位,以及外部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等多个主体,只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助推各主体落实自身责任。首先,内部要通过监督进一步转变非消防管理部门的认识。近些年,随着社会化消防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各部门对消防工作的认识得到了有力提高。比如内部工程部、业务部等非消防管理部门,履行消防职责的意识都不同程度的有所加强。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加强多数仍是松散和表面的,履职尽职的监督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其次,外部对各主体履行消防安全领导、行业主管和监管职责,需要通过完备的监督评价体系推动落实。这种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对商业综合体主体责任落实的动态评价。当然,无论内部还是外部建立的监督评价体系,都应该是科学、客观和富有建设性的。
(四)全链条嵌入信息元素
在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把智能化、智慧化引入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将是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5]。这个课题,不是一两个智能化设备的介入,也不是完全对传统管理的否定,它应该是集体系性、超前性、融合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首先,在体系性上,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化过程,应该综合考虑商业综合体的人、物等各个因素,贯穿商业运营、社会责任等各个领域,既体现独立性,更具科学性。其次,在超前性上,科技水平上要对标当下信息化发展的前沿技术,避免重复投入。当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可承受能力,量力而行。目前,部分商业综合体在建立物理网远程监控系统,应该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需要警惕的是,要坚决避免过分依赖信息化的思想。最后,在融合性上,消防管理信息化不能脱离商业综合体的整体经营需要,不能孤立于广大群众购物舒适性体验之外。换句话说,信息化的嵌入应该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
四、结语
从2018年至今,各地针对商业综合体进行了多次消防安全治理,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然,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给消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深入研究这些新课题,对巩固治理成果、确保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巨武.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危险性及其消防监督检查重点[J].武警学院学报,2017,33(12):51-54.
[2]杨超.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现状及前景分析[J].今日消防,2020,5(10):75-76.
[3]欧阳长云.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居舍,2018(05):18.
[4]路世昌,倪照鹏,刘鑫,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12):1752-1755.
[5]刘新建,张翼凡,孙梦雅.某商业综合体智能化简介[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2):90-92.
作者简介:
章元春(1978.09—),男,汉族,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就职于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忻州消防救援支队,主要从事防火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