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作为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病案主要用于对患者的个人资料、疾病信息、治疗情况以及诊疗建议等内容进行记录,其对于患者诊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基于此,在医疗改革的推动下,医院工作人员针对病案管理工作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在这一问题上,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表示,就目前而言,基于传统病案管理工作模式下,部分医疗人员往往难以合理实现对于病案资料的合理管控,从而导致患者病案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缺失以及内容错误等问题,继而对患者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当的影响[2]。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指出,相关医疗工作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病案管理工作的合理关注,从而有效推动病案精细化管理的开展与落实,以便为患者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与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3]。本次研究针对在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管理对于管理工作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对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期间医院开展精细化管理前后的病案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病案数量850份,其中,男性430例,女性420例;年龄18~75岁,平均(45.01±3.25)岁;研究组病案数量862份,其中,男性452例,女性410例;年龄9~81岁,平均(47.58±3.49)岁;在基本资料上,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无统计价值。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患者病案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做好病案信息填写、执行病案归档以及定期对病案数据进行整理。
1.2.2研究组 采用精细管理模式进行患者病案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做好管理人员培训:医院应积极做好对于病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从而引导其进一步实现对于病案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充分理解;(2)完善管理工作制度:医院应有效做好精细化病案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从而为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与此同时,通过相关标准的建立与完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实现对于病案内容的合理管控,对于病案管理质量的提升与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3)强化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奖惩制度与监管机制的方式有效实现对于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合理引导,从而帮助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实现积极性的提升与优化;(4)完善病案备份与借阅工作:针对部分有特殊需求的病案,应积极做好对于相关资料的复印,与此同时,应有效做好借阅与归还制度的建立,提升对于病案的检查力度;(5)制定监管体系: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患者病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做好病案数据信息监管体系的建立,从而有效实现对于病案数据的核对。
1.3观察标准 研究者将病案管理评分、病案管理问题以及医患纠纷问题作为评价标准,其中,病案管理评分包括完整度、整洁度、全面性以及信息准确性等四个方面,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管理水平越高;病案管理问题包括病案信息错误、病案破损以及内容遗失;医患纠纷主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2.1病案管理评分对比 研究组病案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1。
表1 病案管理评分
2.2病案管理问题对比 研究组病案管理问题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2。
表2 病案管理情况
2.3医患纠纷问题对比 研究组纠纷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3。
表3 医患纠纷情况
研究人员表示,作为重要的医疗工作内容之一,病案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与落实对于患者医疗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4]。在临床过程中,通过对病案信息进行合理查阅,医疗人员可以有效实现对于患者基本资料与既往病史的充分了解,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与治疗药物的选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然而,就目前而言,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病案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工作者往往难以合理实现对于病案的充分管理,继而导致患者病案偶尔会出现记录错误与缺损的问题,从而不利于患者遴选诊疗工作的合理开展与落实。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往往容易导致医患纠纷问题的出现,从而对患者就医体验的优化造成了影响。因此,医疗工作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病案管理工作的充分关注,从而合理实现病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实践表明,通过精细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病案管理工作的细化,对于患者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本次研究显示,与常规管理模式相比,通过精细管理的应用,患者病案管理评分、病案管理问题以及医患纠纷问题等指标均得到了合理的改善,这一结果从侧面证明了该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综上,在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中,为了合理实现患者病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与优化,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积极做好对于精细管理模式的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