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英
山东省胶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青岛 266300
肌醇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动植物体内和微生物组织中的生长因子,参与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活动[1]。肌醇类属于维生素B族、维生素H族的范畴,有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堆积的作用,并有助于提供营养支持, 保障生理功能的正常性[2]。肌醇常被作为营养剂添加于食品中,例如饮料、奶粉等食品,但其定量需严格控制,以确保食用安全性,因此食品中肌醇的检测需要准确、高效的进行[3]。微生物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重现性,有助于提升肌醇含量测定的准确率。本次试验以某品牌的功能饮料作为测试对象,总结测试试验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采用三个品牌同一批次功能饮料作为测试对象,试验器材包含容量瓶多个、高压灭菌器、旋涡混合器、离心机和生化培养箱等。试验过程全部由同一试验员进行。
1.2试验方法 微生物检测方法较为繁琐,本文主要归纳为两个部分,即材料制备和试验培养,其中材料制备包括肌醇储备液的制备和菌液的制备。
1.2.1材料制备 (1)制备肌醇储备液。称取完成干燥处理的标准肌醇物质0.005g,放入250ml的容量瓶内,用蒸馏水定容,定容后的肌醇标准液浓度为0.2mg/ml。然后吸取肌醇标准液10 ml,加入到200ml的容量瓶中, 再次用蒸馏水进行定容。此时容量瓶内肌醇溶液浓度为10μg/ml,制备中间液后,将两瓶肌醇液放至冰箱内低温保存。实验中吸取10ml中间液,分别放入100ml容量瓶和50ml容量瓶内,用蒸馏水进行定容。将肌醇标准液使用高压灭菌器进行为期一小时的高压消化,温度设置为120℃。完成高压消化后冷却至自然室温,再用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调试, 使其转变为pH值等于5的微酸性溶液,然后用250ml的容量瓶定容。(2)制备菌液:选择无菌实验室进行菌液的制备,在30℃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进行酵母菌活化。取培养的酵母菌二至三代斜面中的菌种作为储备菌种,在2℃环境中保存,保存时效控制在半个月以内。于试验前一天取出储备菌种,用生理盐水灭菌,并形成菌悬液,装入离心管内进行3 min离心处理,离心机转速设置为2000r/min。然后使用漩涡振荡器混合菌悬液与生理盐水,完成至少三次洗涤。洗涤后, 放入试管借助分光光度计测量波长,透光率达到60%以上即可。
1.2.2试验培养 将制备好的蒸馏水-肌醇标准液和已测定的培养基放入试管,此时试管内肌醇含量为0~10μg。除0肌醇试管(即不含有肌醇的试管)外,其余试管均加入50μl菌悬液。开启漩涡振荡器震荡所有试管, 使肌醇标准液与菌悬液混合, 调整培养箱内部温度达到30℃后,加入混合溶液进行培养,并测量培养结果。
1.2.4数据处理 本试验数据处理使用软件ELISA的Logistic参数方程进行分析计算,数据结果偏差用RSD%表示。
2.1肌醇、吸光度二变量相关性 经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计算得知,在肌醇变化的标准曲线当中, 肌醇试样0~10μg试管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肌醇含量与吸光度之间成正比。经计算得出肌醇、吸光度二变量的回归方程是y=0.0875x+0.7328,相关系数R2≈0.994。
2.2试验精密度计算结果 本次试验所采取的三种品牌同一批次的功能饮料作为样本,在平行试验中透过试验结果对不同品牌功能饮料进行数据观察, 得出本次试验检测的精密度情况。结果显示,三种功能饮料测试样本存在细微的精密度差别,说明三个品牌的功能饮料所含肌醇水平相对接近。此外, 回收率试验与其他类型食品试验的对比分析, 发现功能饮料实验品在肌醇标准液回收率方面相比于其他类型食品试验相对稳定, 区间基本维持在98.8%~100%, 说明微生物检测法检测食品中肌醇含量准确度较高。
肌醇是饱和环状多元醇,化学性质相对稳定,能对抗多种化学试剂的作用,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化学法、微生物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质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4]。但由于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等要求,需要测试更准确、稳定的检测方法,以保证食品安全等问题[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肌醇的测定》中列举的第一种检测方法就是微生物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高度灵敏性,检测准确,且适用于广泛的食品种类检测[6]。有资料表示,微生物检测法的缺点是试验制备溶液虽操作简单,但步骤繁琐,且操作周期较长,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7]。
统计分析本次试验结果得知,肌醇含量与吸光度之间成正比关系,并由此计算出肌醇、吸光度二变量的回归方程。另一方面,试验证明功能饮料实验品在肌醇标准液回收率方面相比于其他类型食品试验明显稳定, 区间基本维持在98.8%~100%,说明微生物检测法测定食品中肌醇含量准确度较高,方法可靠,且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成本较低,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