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茹 朱金才 王达利
北京市燕山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2500
肩周炎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酸胀甚至肩关节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1],目前,中医外治法是最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中药外敷和针灸两种方法,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科学的治疗方案,探究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方式非常重要[2]。据此,本文将对温针灸联合中药盐包热敷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及VAS评分影响进行评价分析。
1.1基本资料 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挑出已就诊的80例肩周炎患者,筛选标准为:(1)属于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2)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受试。(3)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的具体情况:其中,对照组中有40例病患,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和21例,最小年龄59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64.56±3.41岁。观察组中有40例病患,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和20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64.53±3.3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数据可参考分析。
1.2操作方法 对照组实施中药盐包热敷+普通针灸治疗方案,选择青盐药包热敷:具体用药用量为苍术30g、羌活30g、川椒30g、骨碎补30g、桂枝40g、川断40g、千年健40g、秦艽40g、乳香40g、川芎40g、川乌20g、草乌20g、透骨草50g组成方剂。将500g大青盐与上述中药共同置入白色棉布中缝合,置于蒸屉上待水沸腾后蒸熏10min并取出,待温度降至患者可接受的程度时,贴敷于患处,30min-60min/次,2-3次/天,连续治疗28天。普通针灸治疗过程:选取风池、肩髃、肩贞、肩髎、手三里、外关、后溪、阿是穴进行针刺治疗,根据患者的体型确定针刺深度(肥胖者深刺,瘦弱者浅刺),感到轻微酸胀感为最佳,得气后进行30s平补平泻操作,留针30min,1次/天。
观察组实施中药盐包热敷+温针灸治疗方案:中药盐包热敷与针刺过程与对照组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选肩髃、肩贞、阿是穴行温针灸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将温针灸器(广州海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里的专用小艾饼点燃后,将艾饼有三脚的一端朝下套进灸器针管放入温针灸器凹槽中,准备就绪。行针得气后,把毫针套入温针灸器中,针体及所施部位的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并据此为标准调整温针器的高度来控制温度。温灸30min,1次/天。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天,观察记录治疗效果并进行数据分析,确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内容分为两大部分:(1)统计治疗前后VAS评分,采用VAS评价表进行评分,满分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2)统计治疗总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几个指标,疗效标准:①肩周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②肩周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关节功能有所恢复,判定为有效;③肩周炎临床症状未消失,关节功能未恢复,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X100%。
2.1治疗前后VAS评分评价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
2.2治疗总有效率评价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更高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
中医认为肩周炎属于“痹证”,病因为外感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影响机体气血运行,局部筋脉肌骨失于濡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3]。根据肩周炎的病理机制,温针灸通过针刺特定穴位促进血运恢复,与中药盐包热敷联合使用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瘀阻情况,从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通过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更高且数据差异明显(P<0.05),这说明在中药盐包热敷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更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提升临床疗效。温针灸联合中药盐包热敷治疗肩周炎临床应用价值大,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